|
不管是在充满挑起群体对立事端、贩卖焦虑情绪、恶意误导瓜民的某些自媒体里,还是在人云亦云的高手民间,经常会碰到一些愁眉苦脸的老医生泪流鼻涕飞地控诉:“老了以后,谁来给我们看病吗?”言下之意,是当今的年轻医生只会写文章,临床基本功极差,世界即将完蛋。
有那么严重吗?几乎可以肯定,这些高年资医生从前刚走上工作岗位开始伺候他们上级医生的时候,日子也不好过。当年的医院不多,当年的医生不多,当年的教授更是稀缺,这就使得因为资格特别老而处在医院内生物链顶端的“泰斗”几十年如一年就那么几丁人马。我们年轻的时候,一听到“广西第一刀”或“广西内科祖师爷”或诸如此类泰山压顶的重型帽子,任何时候都双腿发抖。据说很多的这些“第一”们脾气都异常暴躁,动辄将低年资医生写的病历飞出窗外,而且在厉声呵斥小的们时从未吝用极端尖酸刻毒的词汇。我现在想发问:今天发出“以后谁来给我们看病”绝望呐喊的叔叔,当年的第一们有几个曾经对你放心过?
毫无疑问,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老师的老师,我们的老师的老师的老师们,他们从医年代的医疗硬件和软件是极其匮乏的。我认识很多老医生,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职业精神特别令人仰仗,他们对病人的态度无可挑剔,他们掌握的诊疗基本功永远是后辈们学习的楷模。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飞转的,医学科学知识的更新和进步日新月异,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更是“半日新一周异”。今天的医学生和年轻医生的知识面和基本技能必定是老时代医生不能相提并论的。如若不然,这个世界还有救吗?你哪一只眼睛看到有哪一种疾病的诊治水平比19年或者7年前退步了?
我们年轻的时候,还存在一种叫做“支气管断层摄片”的老古董,一些影像科医生还因为能看到不同层深管腔内肿物的模糊影而以大权威自居。到了今天,谁还知道有这样的旧货?无论气管支气管里有啥东东,一张CT片就能一目了然,再做一次支气管镜检查或经皮肺穿刺就解决绝大部分病因学诊断问题,何须去连猜带蒙凝视一张断层照片?再举一个例子,就算年轻医生刚毕业使用听诊器听心脏杂音没有太大的把握,依据线索搞个心脏超声、心脏磁共振、冠脉造影等等中的某一种,天不就大亮了吗?
各位不要跑偏了,千万不要以为我提倡漠视基本功的训练而鼓吹全盘依赖于现代仪器设备提供的辅助检查结果。我的意思是说,医学总是向前发展的。某一个人基本功是否扎实、医德是否高尚、以后能否胜任给你老人家看病,统统与目前强调日常诊疗和医学研究并重的主流理念和管理方式没有关系。医生这个职业,个人努力和奉献精神历来极端重要。
一些人总以少数学科带头人手术做得不如其他医生漂亮为例子,来批评现在只重视科研的体制。如果这是普遍现象,那绝对是不足取的,那样医院就会乱了套。实事求是地说,你见过哪家医院的医生可以不干临床而专职待在实验室里玩弄耗子和细胞?有吗?你真的见过吗?那些活儿不都是他们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干的吗?正宗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根本宗旨不就是为了训练他们掌握规范的科研思维和方法吗?严格说来,论文本该只是这种训练的体现形式。
发达国家的绝大多数医生不从事科研工作,只有不到7%的医生出于兴趣才做研究。咱们国家几乎所有的医生都发表文章,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热闹的劳动景象,其中大多数人是出于晋升职称的需要才赶自己上树。这个话题不是我今天想讨论的,我想强调的是一个学科的发展不能仅仅盯着“病人例数”这个规模指标。到了今天,技术含量越来越重要。
如果一定要为“手术”和“论文”之间的关系下个结论,那也是讲究科学的比较方法。譬如说,可以将一家医院或一个科室拥有研究生学历和不拥有学位的医生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之中手术不漂亮的人数比例,来个卡方检验就能一目了然。再譬如说,假设长期不看书、不写文章、每周有不少于3个晚上打麻将一组医生手术不漂亮的风险比有可能高于另外一个对照组,然后开展一项严肃的研究,最终的结论或许能够证明这个假设。一个临床科室应该拥有这样的3组医生:一组医生既重视研究也重视临床(少数),一组依据自己兴趣开展研究(不能太多),第三组则完全专注了临床(大多数)。
有人出于饭票的缘由去采购论文,我不相信这是体制所逼。你生活有点穷困,没有任何一条体制逼你去抢劫银行是吧?不晋升教授/副教授任何时候影响过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即使有一部分医生做些研究,也绝对不影响你老了以后能够接受越来越优质的医疗服务。作为事实,正是得益于全国内各大医院日益重视学术水平的提高,头先凶多吉少的肺癌已经成为了我国政府核定的慢性病。由于罹患病毒性肺炎而出现“白肺”目前在朝阳RICU救治成功率达到85%以上。在采用ECMO技术之前,“白肺”的病死率几近100%。
总而言之,老医生们千万别悲观,人世间必定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当今和今后年轻的医生再傻也没有理由比你们年轻的时候更傻。真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你就放心老去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