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一万年以后,先进的东西开始也还是要挨骂的。”
不是由于有意压抑,只是由于鉴别不清,也会妨碍新生事物的成长。
“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学习,学习,再学习。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客观规律是客观的;独立于人而客观存在。
“我所追求的东西非常简单,我要以我微弱的力量,冒着不讨任何人喜欢的危险, 服务于真理和正义。”
“追求科学,需要有特殊的勇气。”
[小资料] 丁肇中: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几乎“没有一个考第一名的”
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19-09/07/content_93679.html
求该照片的彩色大图。感谢!
2019-09-06,在复旦大学本科生开学典礼上,丁肇中学生告诉新生:“我认识的诺奖得主没人考第一”。
福泽谕吉“抄袭”褚少孙说:人心、制度、器物。
一、丁肇中:“我认识的诺奖得主没人考第一”
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19-09/07/content_93679.html
1976年,丁肇中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算起来已经过去40多年,这在他看来确实已经很久了。“在这段岁月里,我几乎认识每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中间没有一个考第一名的,尤其是我。”在他看来,原因是,大家只对一两门学科非常感兴趣,为了这一两门科学投入精力、从事研究。
丁肇中随后寄语新生,研究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化学、生物这类实验性科学,更要有创新精神。“书本上的知识都是别人给的,都是别人以前做过,要向前走,一定要推翻书本上所说的,这样的话,还可以继续往前走。”
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核磁共振之父”、被认为是整整一代美国物理学家知识导师的拉比(Isidor Isaac Rabi),在执掌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期间常告诫学生:“如果你决定没有必要拿A,那么你在大学里就能学到很多东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1356088.html
求原文(英文)及其出处。感谢!
文双春 回复 杨正瓴 : (美)德曼( Derman, E.)著,《宽客人生:从物理学家到数量金融大师的传奇》(My Life as a Quant: Reflections on Physics and Finance),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出版。
2022-9-21 20:531 楼(回复楼主)
感谢文老师!
三、[节选转载自文双春老师] 现有考试无法考出学生学习课程的全部收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1356088.html
现有的课程考试和评分制度沿袭了100多年,其弊端地球人都知道,但大学仍不愿也不敢放弃甚至哪怕改进一点点。原因很多很复杂,不是这里讨论的内容。我们只需了解一点:一场考试评估不了你学习世界名校慕课对你是否有帮助。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作者 Paeker J. Palmer 说,实施细称精量的考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我们要测量真正教育情境中值得测量的东西,死记硬背在真正的教育情境中是无足轻重的;其二,我们要懂得怎样测量我们准备测量的东西;其三,我们要重视那些可测量的东西,更要重视那些量化工具测量不到但同样重要或者更重要的东西。他指出,时至今日,我们仍未具备这三个条件,我们的社会会继续痴迷于教育的外在东西。
难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核磁共振之父”、被认为是整整一代美国物理学家知识导师的拉比,在执掌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期间常告诫学生:“如果你决定没有必要拿A,那么你在大学里就能学到很多东西。”
综上,由于世界名校慕课不以帮助学生应试为目标,而大学又以传统精确计分的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这就难免导致学世界名校慕课无助于提高本校课程考试成绩的现象。类似的现象在大学里还有,例如,读公认的经典教材不如读自己老师编的教材有助于考试拿高分。消除这种现象或减少其影响,除了学生改变考试成绩观,更重要的是学校改革课程考试和评分制度。
文双春,2022-01-19,爱因斯坦的课教得一塌糊涂? 精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1321674.html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在《哈佛的变革》一书中说:“高等教育的第一大风险是高等院校从事的许多重要工作往往很难评估。”
求原文(英文)及其出处。感谢!
文双春 回复 杨正瓴 : (美)德里克·博克著,《哈佛的变革》,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年出版。第1章。
2022-9-21 21:041 楼(回复楼主)
参考资料:
[1] 刘昕璐. 复旦大学本科生开学典礼上,丁肇中告诉新生:“我认识的诺奖得主没人考第一”[N]. 青年报, 2019-09-07
第A06版:青年
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19-09/07/content_93679.html
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c/qnb/images/2019-09/07/A06/20190907A06_pdf.pdf
[2] Samuel Chao Chung Ting,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76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76/ting/facts/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76/summary/
[3] 文双春,2022-09-20,为什么学名校慕课不利于考试拿高分 精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1356088.html
难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核磁共振之父”、被认为是整整一代美国物理学家知识导师的拉比,在执掌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期间常告诫学生:“如果你决定没有必要拿A,那么你在大学里就能学到很多东西。”
[4] Isidor Isaac Rabi,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44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44/summary/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44 was awarded to Isidor Isaac Rabi "for his resonance method for recording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atomic nuclei"
[5] 中国新闻网,2015-07-10,中科大举办科学家手迹展 大师忠告“不要考第一”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5/07-10/7398450.shtml
科学大师陈省身给该校少年班学生的题词中提出忠告:“不要考第一”。
早在30年前,就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大师,在给中国科大少年班学生的题词中提出忠告:“不要考第一”。他认为把精力过多地花在提高考试成绩上,是一种浪费,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毫无增益。
[6] 文双春,2022-01-19,爱因斯坦的课教得一塌糊涂? 精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1321674.html
例如课堂教学,老师如果讲得通俗,有人可能说老师讲得不够深入;老师如果讲得有趣,有人可能说老师讲课不够严肃;老师如果讲点学科史或联系一下现实,有人可能说老师讲课爱扯淡,等等。老师如果按照“宝贵”意见和建议改过来呢?铁定又会冒出相反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举世公认,教育的精准评价是个世界性难题。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在《哈佛的变革》一书中说:“高等教育的第一大风险是高等院校从事的许多重要工作往往很难评估。”
[7] 科学网,任春晓,2010-08-06,《科学家》文章:论文同行评审过程有待改革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8/235694.shtm
传统同行评审过程最常见的弊端是它消极对待真正的创新思想,拒绝领域内具革命性的文章。另外,一篇文章的重要性几乎不可能很快地表现出来,真正评价一篇文章在该领域的影响需要数月甚至数年。
同行评审出现了300多年,现在是时候进行改革了。在更广泛的领域进行透明和持续的评审能够减少传统同行评审的不足,而且可以使新发明和新发现在正式发表之前就受到关注。另外,“信誉系统”也许是确保评审过程完美的关键。
相关链接:
[1] 2021-04-08,[请教] 陈省身大师给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第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80949.html
[2] 2022-9-20,[新闻] Science 发文:同行评议偏见的定量实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56141.html
[3] 2019-05-10,基金评审:可以不要“同行评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78271.html
[4] 2022-06-28,[汇集] “同行评议”阻碍原创与量化考核的局限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44936.html
[5] 2019-01-05,[随想] 量化评价,是对人类智力的侮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55462.html
[6] 2016-10-02,量化评价 ≈ 杀头便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06277.html
[7] 2020-07-18,[随感] 原创有多难?从福泽谕吉、黑格尔的“抄袭”说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42533.html
[8] 2019-12-25,福泽谕吉抄袭了褚少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1437.html
[9] 2022-08-04,[科普小资料,复习] 人脑的左右脑功能;思维的分类;多元智力理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49942.html
[10] 2020-03-20,破除论文“SCI至上”:弗拉基米尔·阿诺德1995年的几句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4424.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