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真的很快。一位长者笑着问我一个问题:“时间是不是真的变快了?还是只是感觉快了?”
我当然知道这是一个半开玩笑的问题。但是我还是一本正经地回答:“确实,是时间真的变快了,对大家都是公平的。”
我问边上的朋友时间是什么。体会身边钟表带来的滴答声,因为人为的定义,我们终于把握到了时间的具象脉搏。实用主义很不错,时间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重要。
一个理工科朋友感慨周期性,也就是重复性无处不在。每日生活都从女儿起床和妈妈观点不一的拌嘴中开启,在某些时刻,感觉这种体验既真实又梦幻。其实,周期性是时间的本质,体会到生活的周期性是大部分人的真实感受,也是生活的本质内涵。跳出目前周期行为的人,即刻会陷入另外一种生活模式周期。
网络上的一则信息让我感触。某人厌倦了工作,开启了全球自驾游模式,日复一日,游览全球名胜古迹,看遍绿水青山大草原。最终结果就是,最后变得更空虚,所有的美景不再有吸引力。这就是典型的审美疲劳,陷入了蚂蚁的“死亡陷阱”。没有内涵的周期性贻害无穷。
如何破解这种周期性带来的危害?
答案在于创新,在于善于和自己和外围信息交流。
认识自己其实很难。其难点在于,我们每个人受到自然的传统基因馈赠和知识再塑造的双重控制。一方面作为自然的人,我们要服从于生老病死,对基本需求的索取。同时,我们又拓展了一部分大脑,可以用后天的知识学习来塑造。
这种塑造又是一种周期行为。只有不停地去强化才能养成所谓的习惯。哪怕是完全一样的或者双胞胎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最终也会成为两种人,因为他们后一部分大脑的结构被塑造得不一样。
所以,从养成习惯这个角度来说,重复性本身并不是一件怀事情。只是我们需要选取正反馈的循环,这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理性,创造力也越来越强,人生也会因此而变得宽广。
这就是我对于如何克服重复性副作用的答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重复性养成一种可以对抗重复性的习惯—创新。
我每日的生活就具有高度的重复性。每天早早醒来,洗漱完毕,用过早点,用热情的双眼去观察校园,用自然美景点燃自己每一日的心情,亦或把这种心情和朋友们分享。然后,一天紧张的生活,包括科学、管理、思考、创作等等。晚上加个班,顶着漫天星斗结束一天的劳作。
对于这种重复性,我并没有觉得特别枯燥,其中的秘诀就是在这一天当中,我们到底给它注入了什么样的内涵和灵魂。通过信息交流,心可以无限远,思维可以无限开阔。
知识获取第一重要,每天都要读一读新文献,继续完善知识网。
艺术不能放松。用音乐来震动内心最深层的感情。用绘画表达对世界的色彩认知。
与朋友交流不可或缺。身边真正能起到有效交流的人其实并不多。也不用长篇大论,无论是关心,还是真正的思维碰撞,都足以让一天变得更有趣。
总结能让思维逐渐上档次,这本身又是一种周期性的行为,时常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每日三省吾身,查漏补缺。
我们还可以把这些有趣的行为进行组合,打破生活重复性的规律。其实,这也是迫不得已的行为。因为时间除了具有重复性,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征就是有限性。
我们一天中把时间投给了谁,这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事情。我曾经自诩对时间把控得很好,多线程进行工作学习。随着事情的增多,发现必须要采取更为有效的管理模式。有一段时间,我在画画上面的时间投入增加。尤其是周末,无人干扰,可以连续沉浸在这种色彩的创作中,在一块白布上,逐渐描绘出各种意境。
画画的时间多了,对文字的思考就自然变少。再仔细一想,也不完全是时间量的问题,这还涉及到思维模式的转换。人的思维还是有惰性的,更确切地说是思维惯性。习惯于做某一种时间,无形之中就会侵占对其他思维模式的空间。
这种思维惯性贯穿在生活中方方面面。比如,我们身边的朋友,当我们习惯于和他们交流时,必然会侵占自己之前旧友的时间。更准确地说,身边的朋友量几乎是一定的。目前的朋友大概率阻止了新朋友的到来。在这里,我想表达的是珍惜身边的朋友,他们把最宝贵的时间投给了自己。
从一年的角度,周期性又再一次起作用。2024年第一天,南科大的校园里春暖花开。冬天在前些日的寒潮中有所体现。我喜欢用中性的情感来表达。在我笔下,冬天也蕴含着煦暖、温暖。远方的云朵可以映着红色的霞光,青色的湖面也能泛着淡紫的浪漫。皑皑白雪世界里麋鹿相依而温馨。山顶上,棵棵松树挺拔傲视林海雪原。
时间具有周期性,稀缺性,同时也具有不可逆性。具象一点,就像太阳带着一群行星成螺旋式在宇宙中前行。天地人合一,我们需要符合这种自然规律,体现在思维上,我觉得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是在人生关口,选择方向很重要。第二,就是不能后悔。因为时间不能回头。
冬去春来,带来欣喜。
寒来暑往,情感穿梭。
黑夜,是白色的
天空,一分为二
月儿,藏在云里
水中,波光粼粼
借慧眼
连通自然
路径 像云雾一样的漂浮
像水纹一样的荡漾
路径的尽头
白昼,是透明的
天空,合二为一
朝阳,透过云层
水中,露出笑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