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对创意、创新和创造的自由探索,是美国作家肯尼斯.斯坦利和乔尔.雷曼合著的一本新奇的书。之所以新奇,这是典型的理工科学者颠覆文科思维的典型案列。这样的书,或者宣传的哲学思维,是基于科学的基础而来。这再一次体现理工和文科思维相碰撞的重要性。
欲速则不达,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些道理在我国古人中早已经是耳熟能详。很多事情,目的性太强,反而遮掩了深入思考,以及发现更大可能性的路径。比如,如果去爬山,把登顶当做唯一的目标,就极可能失去沿途欣赏风景的机会。误入藕花深处,反而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现实中,很多重大的发明和创造也遵循这样的道理。正如书中举的几个例子,比如发明计算机所用的电子管本来和计算机无关,微波炉的技术最初用在雷达等等。作者们给出了一个形象的类比,这些前驱技术的发明是垫脚石。我们并不知道前方的路到底往哪里走,只要把前面每一步垫脚石打好,路慢慢就会铺开。只要大家一起努力,足够多的尝试后,就能发现重大成果。
书中的目标,其实指那种较为宏伟的,涉及重大意义的目标,比如宇宙的目的,人生的意义,人类为什么出现,重大技术如何发生等等。这些目标都不是靠某种设计而来。反而这些都是依据一些简单的规则,只要给足时间,就可以在更多的空间中游历,最终让奇迹发生。就像一滴墨水倒入水中,只要时间足够长,自然就会浸染水的各个角落。
这里面涉及了三个重要因素,第一是参与者要足够多,第二个就是时间足够长,第三个是讨论的意义要足够大,大到无法真正预测。比如,五十年后人类社会会是什么样子?
在大空间尺度上和大复杂度上考虑问题,和我们日常讨论的简单问题不遵循同一机制。对于简单问题,小尺度问题,我们可依据经验预测期结果,逐步实现我们的目标。比如,好好学习,期末成绩有所提升。每天跑步,一个月后减几斤肉,等等,这些小时空问题不需要我们所需的垫脚石,属于内控调节范畴。
而在大空间尺度和复杂体系中,我们设定的目标往往事与愿违,成为实现目标的阻碍。比如,有些国家鼓励抓老鼠,用老鼠尾巴换奖金,于是催生了养老鼠产业。比如,如果我们限定西部地区人才的外流,有可能先阻碍东部地区人才的引入,因为会担心去了西部就无法再调离。为了照顾女性生育子女,给各个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女性保护政策。结果可能是公司不再招收女性。这样的政策悖论比比皆是,防不胜防。
在科研方面也可能会出现这种政策与结果不一致的情形。比如,为了解决卡脖子技术,鼓励一些团队拿大钱去公关。每一项目都是4-5年周期,结束后,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资助方向就可能不会再被资助,反而阻碍了技术的进一步提升。
因此,越是要产生颠覆性的突破以及成就,越需要遵循规律,而不是一厢情愿的目标。巴西足球和中国乒乓球就是典型的例子,一定要在坚实的人才数量基础上,才能自然地产出我们想要的拔尖人才。只想摘桃子,最终很可能变成拔苗助长。
广泛的参与和实践是颠覆性创新的基石。再比如,一所高校,是否可以通过资助几个大团队就可以实现科研的飞跃式发展?依据上述理论,显然阻碍重重。
在社会发展领域,上述理论则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合符这种弥散式的模式。人类文明的发展受限于自然界的地理分布,无法形成各种模式的遍历。比如,无论生活在哪个大陆,早期的人类最终大都选择了定居和农业社会。在这种限定性的社会模式下,目标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因素。即使没有目标,人类群体也要创造出一个可共同遵守和追寻的目标,比如宗教。其实,现代西方科学家早已经知道耶稣不在天上存在,但是他们依旧相信这个宗教存在的意义。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石,我们也承担着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目标。
在这种目标的指引下,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因此,也就无法去制定时间足够长的目标,也无法承担时间成本带来的不确定性。如何在短时间内竞争出头,成为一个群体发展的最大目标。
但是,无论如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个单位一定要区分出哪些是短期目标,哪些是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实现的突破。后者则需要更多的分散与遍历,而不是集中。把这种关系判断反了,就会事与愿违。
对于一个大学来说,目前在科研组织机制上,存在着一些争论。科研人员到底是遵循独立的PI制度,还是要组织起来进行大团队作战。对于探月工程这样的项目,不需要那么多垫脚石技术的集成,大团队作战显然有力,这是有限的目标。但是,对于像完成诺贝尔奖这种成果的研究,独立PI显然更合适。
我们的人生确实也需要从这种辩证思维中汲取营养。人生需要遍历,需要思维开放。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成就。但是,我们决不能把马斯克等人作为培养模式。这些人恰恰是在稳定思维培养中脱颖而出。其悖论就在于,如果没有传统教育的底层基石,也就没有这些所谓创新的冒尖。这就像正反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尊重每一个遍历的人,尊重每一个看似平庸的普通人。如果没有大量单个微不足道细胞的尝试,就不会有多细胞的积累,也就不会有我们人类的出现。人类的出现并不是单细胞生物奋斗的目标,反而是其随机演化的结果。
自信,戒去浮躁,坚持与坚守,张益唐的成功很能说明问题。
高大的目标可能会激励我们前行,但是脚踏实地,建造好每一步的垫脚石,才能真正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
这样的人生也会是开放的,没有目标,上不封顶,其实更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