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国内各个商业银行都在闹“钱荒”,而央行从一开始并未出手相救。银行普遍感到恐慌,就连普通老百姓也感到害怕,怕存在银行的钱没有了。从某种意义讲,如果没有外部措施,银行就会倒闭,金融就要崩盘,经济就要崩溃,覆巢之下无完卵,老百姓那点儿钱肯定也就没有了。不过,这种情况在当前是不会发生的。可是要是放在旧时中国,就曾出现过。例如,袁世凯执政期。下面就来谈谈当时他是如何度过“钱荒”的。
袁世凯自他上任做了直隶总督后,所面临的不再是义和团和八国联军,而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钱荒。那个时代,对袁世凯而言,没钱是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但他却巧妙地度过了这一难关。
袁世凯在1903年5月1日给中央的紧急报告中,描述道:“承平时,(天津)业钱行者仅百余家,自经庚子之变,地面久未归还,官吏无从过问。于是奸商恃无限制,乘便逐利,作伪售欺,一时钱业骤增,几及三百家之多。”国难当头,本就形同虚设的监管更是无影无踪,终于令天津也成了“冒险家的乐园”,“奸商”们迎来了他们的黄金时代。
当时的天津,已经到了只要是个公司,就能出具“钱银贴”(发行本票)的地步,“金融”成为全社会门槛最低的产业。在正规钱庄发行的票据急剧增多的同时,“有若许小钱铺皆开钱票,过于原本”,更有人“冒充银号开写银元票,乘隙荒闭,各商吃亏甚巨”。货币信用体系彻底糜烂,终于成为袁世凯所痛斥的“买空卖空之市面”。
袁世凯深知,博傻游戏之下,“岌岌不可终日”,只要击鼓传花的鼓声停下来,定时炸弹就立即引爆,那时被殃及的,绝不仅仅是怀抱炸弹的人,或许还将搭上整个天津、乃至直隶的维稳大局,当然,还包括袁世凯这位刚刚成为“疆臣领袖”的政治新星的前途。
市场几乎崩溃,各界都十分清楚,以投机获利的“贴水”(如存入90两白银,得到100两的兑票,到兑现本票时给100两),是这场危机的罪魁。袁世凯在写给中央的报告说:“自臣接收天津之后,中外远近各商,咸纷纷以禁止‘贴水’为请。”
袁世凯的第一个救市动作,就是增加流动性,先稳定住几家主要的金融机构。他设立“平市官钱局”,筹集现银100万,以月息5厘(0.5%)借给重要的钱商,以资周转。与之前动辄高达30%的“贴水”相比,这是个相当低廉的利率。
随后,袁世凯在1903年1月下令,严禁“贴水”。作为金融票据的“钱银帖”,必须与现钱、现银等值使用。如此一来,票据的信用迅速上升,但那些已经将“贴水”作为主要收益、甚至唯一收益的钱商,彻底断了财路,相继倒闭。后人因此指责袁世凯的救市用药太猛,导致危机扩大,而这正是其休克疗法。
休克疗法迅速淘汰了一批“无本之商”,市场参与者开始变得相对纯净,袁世凯随即注意,一些真正的钱商,也受到了池鱼之殃。袁世凯坦承:“殷实钱商与若辈(无本之商)交易往来者,亦或受其拖累。”因此,他放缓了力度,一方面宣布“旧欠推缓”(放缓清理之前的三角债的步伐),另一方面则严格票据管理,规定只有拿到特别执照的钱商才能出具票据;而更为关键的,是他计划继续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据各钱商环请拨借官款以资接济”,给金融业输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4: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