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莱布尼茨对我的启发

已有 5724 次阅读 2020-1-8 14:38 |个人分类:科研备忘|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莱布尼茨是对中国很有激情的一位学者。他在世时还没有现在的德国,只有一个所谓的普鲁士。那时中国正在康熙年间,各个方面都比普鲁士要先进得多。莱布尼茨虽不懂中文,但通过与来华传教士白晋的通信,他得到了邵雍的先天易图(方圆图)。也许是受到方圆图的启发,他搞出了二进制算术。尽管那种进位制在欧洲已经存在,可却没有流行开来。然而,莱布尼茨为了证明上帝“从无到有”进行创世,用到了中国的易图。靠着他的关于二进制算术的论文,被法国皇家科学院接纳为院士,这倒是始料不及的。

 

莱布尼茨的二进算术与现代计算机用的布尔代数不是一回事。但在我看来,莱布尼茨对易图的最大贡献是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路径。中国人多少年来从来就没有把阴阳爻写成阿拉伯数字(现在也没有)。可莱布尼茨却将其写成0和1。我认为这是了非常不起的贡献。符号写法的不同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牛顿微积分的流数法所采用的符号,导致英国在微积分上落后于德国100年的样子。其关键就在于人们普遍采用莱布尼茨的符号。这其中自然还有民族主义情绪在其中作祟。


我们知道莱布尼茨对于易图的研究,还是要感谢日本政治学学者五来欣造。他当年在法国留学时发现,中国在17世纪与欧洲的互动如此频繁,感到很惊诧。于是就专门跑道德国(那时有德国了)汉诺威莱布尼茨档案馆进行了一番研究。是他发现了莱布尼茨对于易图所作的贡献。五来回到日本写了一本书,其中就谈到这一点。可五来关于莱布尼茨研究易图的这部分工作在日本未得到重视。倒是中国的刘白闵将其看得很重要,于是便将五来的书译成中文发表了。于是,国人才知道莱布尼茨关于易图所进行的数理研究。

 

由莱布尼茨开辟的研究路径,在国内普遍认为是北宋邵雍开创的先天易学的数理派,它不同于汉代的义理派,也不同于魏晋的象数派。数理派专讲易图,不问卦爻辞。数理派肇始于北宋的邵雍先天易图(方圆图),而莱布尼茨接续邵雍对方圆图进行研究。这就为现代中国进行易图的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在上个世纪曾出版过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书籍,虽然有牵强附会之嫌,但毕竟还是这样做过了尝试。有人甚至把狭义相对论重写了出来。这倒是很有意思的。

 

到了21世纪,计算机的迅猛发展让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而计算机所用的是布尔代数,不是莱布尼茨的二进制算术。计算机只会处理0和1这二个数。那么既然莱布尼茨把易图的阴阳爻写成了0和1,那么如何将其与布尔代数关联起来,就是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我如何超越莱布尼茨的二进制算术,直接将易图与布尔代数做一个等价的数学证明呢?如果能够成功,还是有意义的。

 

格论是离散数学的重要分支,德国数学家Dedekind在1900年研究对偶集时发现了格。后来经过Pierce, Schroeder等人的工作,格的研究向前推进一大步。美国数学家Birkhoff于1940年出版的《格论》一书,是个划时代的工作。在格论的研究中,数学家们发现,布尔代数经过特殊化处理后也是一种格,叫做布尔格。我想格论也许就是我用来将邵雍的易图与布尔代数关联起来的工作。如果可以关联起来,我超越莱布尼茨的工作就可以实现了。那么古老的易图也可以从格论的角度对现代计算机进行解释。

 

数学工具的确很重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如果没有黎曼几何的话,恐怕还是无法问世。那么我的工作要不是有了格论,或许也无法成功。因此,发现相应的数学工具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工作于2015年基本成型,2016年在易学会上进行了报告,2017年在《哲学动态》上发表了根据会议论文修改的文章,“论先天易图与布尔代数的等价性——从格论的观点看”。后来又将这一工作在世界哲学大会进行了报告。中国古老的易图终于和现代的布尔代数联系起来,其桥梁就是离散数学的格论。这样我提出的计算结构论就有了坚实的数学基础。而莱布尼茨给我的启发就是他把阴阳爻写成阿拉伯数字0和1,是他把易图数字化了,符号写法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489-1213355.html

上一篇:可怜的大藏龙华寺
下一篇:著名的10张老照片
收藏 IP: 123.123.101.*| 热度|

8 杨正瓴 郑永军 尤明庆 李毅伟 曾杰 朱晓刚 陈志飞 武夷山

发表评论 评论 (5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0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