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微博以及其他社交媒体有个功能叫“打赏”或“赏”,也就是说,你看着那篇文章写得好,自己看着爽或为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就给作者一点儿钱。网络的功能越来越强,可以直接与信用卡或借记卡相关联。这样就可以把“打赏”的事情办了。作者似乎对得到“赏钱”也很高兴。这是“赏钱”的现代化和电子化。也是对知识产权的一种尊重,但是并非每篇文章都能得到“赏钱”,而且通过我的观察,得到赏钱的人并不多。
实际上,“赏钱”这种事早就有了。譬如说,以前戏园子里看某个演员唱得好,有钱有势的主儿就会叫一声好,然后说“赏”,那就证明他听戏听得过了瘾。所以才给赏钱。唱戏虽然挣得多,但普遍得不到尊重。往往被人们叫“戏子”。这是旧时代文人给唱戏的人起的名字,而且还有“戏子无义”之类更难听的话。戏子,说白了就是社会底层,朝不保夕,而且在那种场合,都要“逢场作戏”况且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步在哪。见过了太多的人情冷暖,比正常人更加敏感。而且认真了,付出的,肯定比一般人更多,如果失败了,会比一般人损失更大。那么我们再回到“打赏”的现代用法,与“戏子”有区别吗?所以千万不要把“打赏”太当真。尤其是不要把“赏钱”看的过重。
话是这么说,可有的行业,如餐饮、旅馆等,那些服务生除了一个底薪外,靠的就是“赏钱”了。可是有个更加“文明”的词,叫“小费”(tip)。这在西方社会似乎已经成为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了,你如果到某餐厅吃饭,最后结账时,有的账单上会明确地标定小费是多少。也有的没有,看客人的大方程度。“小费”在英文中还有一个叫法:gratuity.也就是几个小钱,客人吃完饭,压在盘子下的钱。至于多少,则看顾客是否大方了。当然,西方社会未必就比中国更加文明,可是作为一种礼貌,在餐饮、酒吧、出租车、发廊等地,似乎都要多少给点儿。
然而,给小费这种做法也是因国家和地区而异,有的国家,例如德国,出租车司机就不收小费,似乎小费是对人的一种侮辱;而又的地方又希望从顾客那里获得小费。小费肯定是有限额的,绝对不像中国旧时所谓“捧戏子”那样。有的国家,如美国在每单生意上都标明小费的数额。我想这种办法还是比较好的。消费者心里有底,做服务生的有盼。这个办法就很好。我到美国芝加哥的海军码头吃了顿饭,结账时服务员送来账单,其中就有一项叫gratuity,并标明是多少钱。别看我学了这么多年的英文,楞不认识这个单词。只知道小费叫tip,可这gratuity是否就是小费的意思呢?最后百思不得其解,我还是老着脸问了服务生这个词的意思。她告诉我就是tip的意思。看来这tip和gratuity的区别还是有点儿讲究的。
区别在哪里呢?本来想回国后写篇博文谈谈,可事情多也就耽搁下来。我这个人有个癖好,就是考证词源。我的博士论文“信息化的哲学基础研究”的一大部分就是考据information的词源。当时也没有网络,搬着好几部词典去翻,现在好了,有了网络,查词源相对方便。那么我们就来看看tip和gratuity的词源吧。美国的历史很短,所以这个词还是从英国那边来的。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说法,tip一词一开始是俚语,既然是俚语,词源就不清楚了。但根据《网络词源词典》的说法,这个词始见于1600年,意思是“给点儿买礼物的小钱儿”(give a small present of money)。可是,到了gratuity这里就比较复杂了。常常是出现在短语“给某人赏钱”(give a gratuity to)大约出现在1706年。那么在1755年gratuity就成为名词的形式了。在18世纪就有了短语to give a gratuity。注意gratuity后面的to没有了。这个词较早的意义就是小费(tip),意味着“给、传给、递给”。它出自17世纪的一部叫rogues’cant的书。该书所描述的内容基本上就是些所谓的“行话”或“黑话”,例如我们的《智取威虎山》中的“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之类的,这本书是17世纪的产物。那么tip这个词的这番意思也可能来自低地德语tippen,英语叫to tap(轻轻敲打一下),不过是否如此也不能确定。tip作为动词第一次出现在1707年爱尔兰剧作家法夸尔的五幕喜剧《扮成风流潇洒者的计谋》(The Beaux’s Stratagem)中。法夸尔为我们留下一句名言“金钱是爱情的支柱,犹如金钱是战争的支柱一样。”(Money is the sinews of love, as of war.)那么从法夸尔的意义讲,美女傍大款,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所作所为并非没有道理。可是他在这部喜剧中却这样用gratuity一词。“在罪犯圈子里该词蕴含着某些有关忌讳的可有可无的和需要表示感激的礼品,就像一个笑话,打赌或非法的金钱交换。”
那么转了一个圈子再回到我们今天的“打赏”一词,该如何理解呢?大家自己琢磨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