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的读书笔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bjiang 兴趣虐我千万次,我待兴趣如初恋,努力成为一个有经验的药化工作者

博文

我的国家基金评审意见

已有 4285 次阅读 2013-9-14 16:57 |个人分类:科研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近日在网上看到太原理工王教授的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3458-723830.html),内心感慨万千,也贴出今年我的标书意见,屈指一算,虽然博士、博士后以及目前从事的专业有较大的差别,但也有上十年的研究经历,仔细一想,还是自己做得不够好,让专家有话可说,尽管身处三本学校,硬件平台等条件但无法与他人相比,但内心的兴趣数年如一日,屡败屡战,不求闻达于天下,但求无愧我心。

 

<1> 申请人在药物计算化学领域具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已经完成了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并发表了17SCI学术论文。拟开展的针对XXX糖原合成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优化工作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设计方案及合成路线合理可行,研究条件具备,经费预算合理,建议优先资助。


<2>XX
是目前基于GSK及抗AD活性研究空白的新型母核,具有较好的创新性;本项目的实施,可能发现新型的GSK激酶小分子抑制剂探针和抗AD先导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项目申请人在相关领域有较好的研究基础,本项目前期研究基础工作扎实,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恰当,研究方案合理可行,明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建议给予资助。


<3>
该申请项目拟进行XX化合物作为糖原合成酶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该项目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又有实际应用前景。


但是,该申请项目尚存在如下问题:
1)申请项目所设计的目标化合物与申请人前期研究获得的化合物在结构上类似,其申请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仅属于构效关系研究,因此该申请项目所设计的目标化合物,与申请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相比,略显创新性不足。

 

注明:如第二位专家所言,XX是目前基于GSK及抗AD活性研究基本上是空白新型母核,的确文献报道寥寥无几,我的实验室早几年发现,有一定的积累,但由于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从分子设计,有机合成,生物活性实验三方面做了一些前期探讨性的工作,活性也不是太好,根本也没有发表(原因之一是我的组人数少,进度比较慢,想法一发表,马上就可能被别人抢先,再者工作不系统,很难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天经地义要通过构效关系研究进行结构优化,并且要在这个自己发现的母核上进一步药效学与药理学性质优化,初看母核一样,结构当然相似。这是专家根本没有认真阅读标书,以前虽然失败了很多次,但第一次遇上这种莫须有的罪名。


2)该申请项目与申请者目前主持完成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在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相近,而在申请书并未充分说明申请项目与已经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目标有什么显著差别,其预期研究成果与该项目的关系。

 

注明:再次遇上莫须有的罪名,看到这儿,内心真的在滴血,太不负责任的专家,

本人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基金,是做糖原合成酶激酶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分子模拟研究,纯粹是一个计算化学、计算生物学的课题,本项目做糖原合成酶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地地道道是一个药化的课题,只是都涉及糖原合成酶激酶蛋白,研究内容与目标基本上风马牛不相及,研究方法第一个纯粹计算模拟,第二个是分子设计,有机合成,生物活性实验三者结合。


3)申请人在前期研究中,已经指导至少有5名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毕业,其毕业题目均与糖原合成酶激酶抑制剂相关,这些论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与本申请项目预期研究成果有什么关系,申请书未给予充分说明。

 

注明:因为考虑到自己处于一个三本院校,尽管在分子模拟领域有一点的积累,在药物设计与合成方面虽然有几年的工作,但基本上都积压在手头,担心被专家认为缺乏前期工作,特意介绍了一下近5年指导的研究生毕业生的工作,在专家的眼中,实验室的“糖原合成酶激酶”研究就等同如“糖原合成酶激酶抑制剂”研究,如果这点常识都没有,那实在也无话可说。内心真诚感谢近6年来曾经一起工作与学习的研究生,从事糖原合成酶激酶蛋白结构与功能分子计算与模拟的张同学,孙同学,陆同学,从事抑制剂合成与活性测试的两位姓吕同学、代同学、王同学,衷心祝福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岗位上开心顺利。


综上所述,因此建议对该申请项目暂缓资助。
<4>
根据会评标准,该申请项目上会讨论。但因资助指标有限,专家投票未过半数。

 

注明:我写好标书,就把基金放在一边,如同以前一样,得之,我幸,失之,加油,自己好好努力,迟早一定会上,相对而言国家基金还是干净很多。今日贴出我的意见,不是要指责谁,希望后来者包括自己从中吸取一下教训,为了自己的兴趣,我连续在有机化学口下的药物化学申请了三年,但次次都只能分母,明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回到物理化学口的计算化学领域,申报自己的优势方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2591-724916.html

上一篇:ADME中的药物设计
下一篇:PLX4720与PLX4032 (Vemurafenib)化合物的发现
收藏 IP: 61.153.148.*| 热度|

1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