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许是年龄上来了,这一段时间以来基本上在五点钟前后醒来。有时醒来会躺在床上瞎想一会,有时就直接起床干活了。
今天醒来脑袋里冒出来标题中的三个概念,不知道社会学(Sociology)有没有做个这方面的研究。据说,犹太教对安息日的活动有许多严格要求,其中一个比较好玩的是说,人们在安息日的行动范围不得超过多少距离,似乎在三百米以内。早期新教徒们也规定,建立一个新的聚居点,第一件事情就是建造教堂,而不是建造自己家的房屋。由于这些规定,我们看到在北美布局稠密的各类教堂。记得刚出国时,大哥问我,国外有什么区别吗?我的回答是:这里的教堂比中国的妓院多。
尽管成长在中国传统乡村,我对中国的社会结构一直没有多少认识。以至于我在读大学时即便读到钱穆的中国史,也没有什么感触。前不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传统中国社会是一种乡绅宗族文化,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中国南方大多以宗姓为单元形成各个自然村,村里的公共空间大多就是宗祠以及宗祠前面的空地。
人的成长,经历这么三个时期,用英文讲,分别是Dependence, Independence, 然后是Interdependence. 从依赖到独立,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世间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基本上都有这个过程。对于人类而言,这个过程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育【1】。而从Independence 到 Interdependence大概是少数高等级动物才有的社会形式。尽管蚂蚁可以构筑令人惊奇的穴道结构,大雁也能排成非常漂亮的队形,这些都可以算是Interdependence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早期的宗祠、教堂,再到后来的各种社团、党派,以至于现代政治等等,才是人类互存共进的纽带。这些纽带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所有institutions。
沟通是人类的一个基本欲望。这个欲望与人的食欲、性欲是一样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女人比男人活得长,就是女的喜欢叨叨,有效无效是另一码事,但她们的欲望得到了满足,有如性欲,有人就是发泄,有没有从性欲走向性爱,则是另一回事。
宗祠和教堂给早期人类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公共场所,而且这类沟通以某种形式固定下来。 在西方社会,教堂用来驯化人的道德;在中国,宗祠主要用来祭拜祖先,这种祭拜也是道德驯化的一个方面,只是内容的广度和集会的频度不如教堂。
就像中国一直在感叹世风日下一样,西方社会也有相同的焦虑。去教堂的人越来越少。为什么呢?也许是沟通欲望太容易满足了。起初有报纸,接着有广播,然后是电视,互联网,QQ,微信等等。各种八卦、吐槽,哪里还用得着去听什么人在那里叨叨个半天呢?
从这个社会学角度,中国文化弱于西方文化。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各种扫除封建遗毒的口号声中,许多宗祠被拆毁或挪用,乡土文化中最后的文化传承纽带被摧毁。近年来,南方各地又兴起了各种重修宗谱,重建宗祠的高潮,有些地方竟然搞宗祠建设的攀比,去年才建的宗祠,因为临村建的更漂亮,又把自己的推倒重建。可是,这个宗祠的建设,无论如何,只能适应传统的农耕文化,它无法适应现代城市化的大潮。当各种宗姓的人们开始杂居,这种宗祠就变得不伦不类。与之对比,西方的教堂,一开始就超越了种姓,这也就使得它能在历史狂潮中经久不衰,因之也让社会主流文化得以传承。
海外华人素以不团结著名。而这个不团结的根由,也许与我们自小没有一个可以联结各种背景的人的统一场所有关。我们的海外孔子学院,基本无视海外华人的存在,依然走的是自上而下的政策路线,这不摔跟头才怪。
文科重要,还是理科重要?
参考文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