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摧毁乡土文明的最后一根稻草
欠一篇文章很久了。
本来是小家伙开学就要写一篇文章的,由于工作原因,很少呆在家里,一直搁置,今天才有点闲暇。
开学已是第四周了,小家伙慢慢适应了小学教育,适应了学校的作息规律,也适应了每天起床、上学、作业、睡觉有节奏的生活。
近个月时间的观察,我对教育又有了些思考,缘于自己曾经一直耕耘过的岁月。
此时,我想从自己求学的亲历者、主管教育的观察者、孩子上学的参与者三个角度来分享我对教育的看法,尤其是对乡土文明的破坏。
一、乡村的命运
还是从孩子说起,现在的一年级真不容易,每天五至六节课,课程有语、数、英、品、体、音、社团等等,放学回家后语数英均会有少量作业,作业需要家长检查并签字。
这对我是一个挑战,因为自己以前上学时,从小学到研究生毕业都没有这一环节,何况父母也不能胜任这一职能。但是,教育需要这样,只能赶鸭子上架,勉强为之。
我在观察,我在思考。我自己曾经求学的地方,那些乡村,那些乡校,是否也有如此的要求?从我的观察来看,很少有。因为,我家乡那里有些小朋友属于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只留七旬爷爷奶奶在家带养,爷爷奶奶不具备检查这一能力,何况英语需要回家放带拼读,爷爷奶奶最多只是督促其完成了,至于完成得怎样则不得而知了。在我曾经主管基础教育的地方,情况也大同小异,曾做过调研,留守的家庭,即便不是留守的家庭,真正能称得上辅导且日复一日的坚持并不多见。
乡村的未来由乡村的孩子建设,逃离乡村及悠居城市的是不会考虑去建设乡村的,城市孩子总体上说比乡村孩子在学业上更能得到精心的辅导,这为他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也拉开了城乡的差距,由于各个环节的慢半拍,乡村被社会远远地抛弃。
二、孩子的未来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成长是多方面的综合,智力只是其中的一个维度,而且这些智能越早开发越受益。现在的教育也是蓬勃发展,日新月益一点也不为过。曾经的我们,除了上课还是上课,体育课在尘土飞扬的操场学做广播体操,能有一副乒乓球拍就是盛宴了,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用木板削一块球拍在下课十分钟到水泥台上挥洒。
而现在小家伙的课程开设丰富,每周三下午有社团活动,时间半个小时,每周六上午有少年宫,时间一个小时。我小孩社团活动选了羽毛球,少年宫活动选了两个项目,国际象棋和巧巧手。我粗略统计了一下,社团活动每个年级约10个左右,约60来个;少年宫活动每个年级也约10个左右,约60来个,社团和少年宫项目重复率约50%。
这些项目应该是近几年兴起的,以前我们上学时没有。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也有学校有社团和少年宫,但似乎只是一种形式,为了应付检查的成分居多,自己曾是亲身参与应检的一份子,至于有多少实用价值则不得而知。但从我小家伙参与社团及少年宫的情况反馈来看,他很喜欢参与这些活动,而且要我给他准备道具,看来这是切切实实的。根据学校安排,社团和少年宫孩子每年一选一换,这样,孩子六年就可以至少了解12种活动,不说心灵手巧,也不说他到底会到什么程度,但至少他对这一方面有所了解,以至于在以后的社际交往中不会倦缩在角落。
而乡村教育,即便配置了硬件,有了房子,有了项目,但师资如何来,家庭如何配合,这或许是一个无法解开的魔咒。而孩子被狭隘的知识所框住,尽管说没伞的孩子善于奔跑,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去奔跑,以后要追上别人的脚步,这又得需花费多少精力与时间。
三、缺失的爱
扶贫济困一直是我们民族的美德,一直被弘扬,在教育领域似乎又被遗忘。义务教育普及后,免除了学费,较之以前确实减负了。从我以前主管基础教育在进行开学工作检查时被知道,学校不收学费了,但资料费、保险、餐费、校服(自愿)等等仍然还是一笔不少的费用。我孩子开学时,我可是给他也准备了一笔钱,但被告知,只需要交60元钱保险费,其余的不需要交。校服每两年发一次,每次发两套(免费),家长只需要报孩子尺寸。而这些,在乡村教育仍然是一个美丽的梦。
四、文明的救赎
城乡差距的越来越大,这是市场配置的结果,市场配置的源头源于政府政策引导。早在六七十年代,费孝通先生就提出重建乡土文化,去年年底一博士生的返乡日记“近乡情更怯”,早些天一湘籍江南大学教授的“乡土文化的失落”等等,均表达对乡村文明失落的忧虑,两元社会的对立,阶层的固化,乡村孩子无爹可拼,没干爹可靠,而在相对公平下的教育领域从一开始就落后一大截,更加剧了后期发展的差距,仅仅从社会自身的功能无法对这失落的文明进行修复,要重建乡村文化,回归守望相助的乡村文明,从近期来看,政策支持是唯一出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