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erdai的柠檬茶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serdai 品茶、喝咖啡、闲话、科学八卦、与聊天

博文

英国学生私下请家教补习如火如荼

已有 6643 次阅读 2013-9-7 07:40 |个人分类:社会文化历史|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英国, 补习

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一直都是私下补习热——开小灶。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学生都有做家教热,这还都是私下性质的。到了本世纪,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补习班快速升温,席卷全国,如火如荼,明显过火。其实,英国那边,情况类似。最近,英国对11岁到16岁学生所作的调查显示出,英国国立学校学生兴起了私人补习热潮,尤以富裕家庭和在伦敦的学生为甚。


英国教育慈善机构萨顿信托(Sutton Trust)的最近调查发现,有31%来自家境较好的学生参加私人补习,只有15%来自较贫困家庭的学生补习。而在伦敦,参与私人补习的学生达到40%,但是在威尔士却只有9%。

这项调查访问了1500名英格兰及威尔士11岁到16岁的学生,结果显示几乎四分之一(24%)的学生曾经接受私人补习或家教,高于2005年的18%。单单在去年2012年,24%的受访伦敦学生说他们曾经接受额外功课辅导,威尔士学生的比例只有5%。

一家私人补习网站本年初的分析说,补习的价钱一般要每小时22英镑,在伦敦则上升到30到40英镑,因为这些父母都希望为孩子付出最好的。在曼彻斯特为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免费补习的“导师信托”(Tutor Trust)的尼克·本特(Nick Bent)说:“在补习方面,某些地区的中产家庭有‘武器竞赛’的迹象,特别是在伦敦。”这句话就显露出和国内一样的端倪。这家一年多前才开办的“导师信托”计划在50多家学校为两千多名学生提供补习服务。

这样的情况就会产生一个必然的结果:家境较好和较差的儿童之间会产生学习鸿沟。好家庭的孩子得到了私人补习,会把父母负担不起补习费的孩子推向弱势。

我怎么觉得,英国的教育在向我们看齐。


几个月前,英国考虑拟实行家教行业自律。

报道说,近年来英国中产家庭的父母为孩子请家教辅导学业、提高成绩越来越普遍,对家教素质的担心随之加剧,而出现的问题也在增多。有些家教的辅导与学校的教学效果相抵触,更普遍的问题是孩子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少。更有一些利欲熏心的家教不顾孩子的实际需求而“过度辅导”。

英国政府考虑对日益兴旺的私人家教行业将步向正规化,并开始实行行业自律。为此,英国一个智囊机构,教育界市场改革中心(CMRE),倡议成立一个全国家教协会,在这个基础上制定行业质量标准,实施行业自律。这个计划得到英国几家主要提供家教服务的公司的支持。

CMRE 就成立家教协会(Tutoring Association)开始公共咨询,征求意见。这还包括要求家教接受背景审核、达到最低专业资格水准。根据规定,持有相应的大学本科文凭者才能为11岁以上学生担任这门功课的家教;为小学生作家教,则只需持有任何专业的大学文凭。如果家教行业缺乏统一的专业标准和资格界定,造成鱼龙混杂、滥竽充数现象。因为,有调查发现,90%的家教是家长通过别人介绍、推荐聘请的,并且,一些正规的家教服务机构似乎对提供家教者的学历和教学资格也没有明确要求。

其实,英国媒体2011年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家教情况,题目就叫做:

经济衰退,家教生猛

越来越多的英国家长开始效仿中国家长,勒紧裤腰带,给孩子请家教补课。家教行业成为英国低迷经济中少见的亮点。

萨顿信托(Sutton Trust)2011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3%的受访学生都表示请过家教,高于六年前的18%。对2739名年龄在11至16岁的学生进行的调查还显示,伦敦地区请家教现象最普遍,多达38%的人表示加码补过课,亚裔(主要指印巴)和黑人孩子的家教率最高,分别为42%和38%,白人孩子为20%。按年龄阶段划分,15至16岁以及11岁的孩子家教率最高,平均为27%,这说明大家都在“临时抱佛脚”,前者备考普通中学毕业证书(GCSE)考试,后者是小学毕业考试(11-plus)。至于为什么要请家教,60%的学生回答都是“备考”,这当然不奇怪,因为考试指挥棒在英国也一样凑效。

英国“好学校指南”(Good Schools Guide)负责人说,富裕家庭的家教现象更为普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9360-722933.html

上一篇:英国已成“欧洲滥用酒精和毒品之都”
下一篇:新华社外文太差造乌龙?称伊斯坦布尔获奥运主办权
收藏 IP: 92.25.172.*| 热度|

8 曹广福 刘全慧 武夷山 林中祥 张骥 吴吉良 杨正瓴 yaowan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4 0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