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中国村镇布局合理性浅析(4): 高山上的村落

已有 3510 次阅读 2015-2-28 06:32 |个人分类:建言新农村|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合理性, 分布, 中国村镇, 高山村居

中国村镇布局合理性浅析(4): 高山上的村落

蒋高明

 

“七山二水一分田”,这是过去中国人对自己版图的粗线条的认识。中国大部分人是生长在山区的,而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是少数。从农业格局上看,中国人必须依靠自己的智慧,在那些高山峻岭中,开辟农田,生产出赖以生存的食物,并获得足够的热量。这样,中国很多的人群尤其是广大的少数民族是生活在山区的。

 

云南省怒江州坐落在高山峡谷中,笔者曾有幸到那里考察约两周,亲自体会了生活在高山上的民族——傈僳族的生存状况。傈僳语在中国境内约有73万人口,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丽江、迪庆藏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盐边、木里、德昌,以及西藏察隅县等县。这些地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村落沿江分布,一些村庄要翻越较高的山梁才能够到达。傈僳族在陡峭的山坡上开辟农田,农田周围有天然植被保护,防治水土流失。人们称这种农田为“大字报田”,虽然产量不高,但在这种机器无法施展,甚至连耕牛都难站脚的地方,那些少量的农田为高山民族生产出来了活命的粮食,周围的山林为他们提供燃料,或牲畜的牧草。几千年来,他们就是过着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活。

 

在中国台湾省有个高山族,望文生义,他们也是生活在高山上的。一首《阿里山的姑娘》传遍了祖国大陆,“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道出了高山民族的柔情;“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则道出了男人的刚强与粗野。高山族也山地资源以为生,农耕与狩猎曾经是他们主要的生活方式,如今也随着城市化进程,仅保留了一些高山文化痕迹。2001年,笔者现场考察了台湾高山族民风,发现了这一现场。

 

那些沿高山峡谷分布的民族,其历史起源可能非常复杂。或者因为躲避战乱,或者因为家族被迫害,被贬过去,或者是整个部落被别的部落打败,而被迫在那些普通人难以生存的深山老林中寻找生存空间,并不断繁衍下来。在高山这样的特殊生态系统下生存的土著民族,对自己的家园是呵护有加的。高山民族非常一致的做法是敬畏自然,他们把一些山视为神山,甚至将一些树封为神树,一些重要饮水点称为圣水圣湖,为的是教育子孙后代爱惜建园,世世代代传下去。他们没有依赖城市生存,相对还为城市提供一些富裕的食物——粮食、野菜、肉和干果等。要是将这些民族都赶下山来,装进城市里,可以相像,中国人都到那“一分田”上去吃饭,且聚集成大都市等人送饭吃,食物供应会成严重问题的。2013年四川芦山县地震,村民保留的食物竟然不能坚持两天,充分暴露了外向型经济引发粮食安全的这一隐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870646.html

上一篇:绝症也不是可怕的:推荐一篇关于健康的好文章
下一篇:中国大米不逊于日本大米 消费者不必跟风
收藏 IP: 153.119.204.*| 热度|

2 陈楷翰 辛晓十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1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