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迷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mpenguestc 网络空间做伏枥老马,志在千里育识途小驹!

博文

如何做到教学与科研的二者兼顾 精选

已有 41030 次阅读 2017-1-19 15:08 |个人分类:教坛论剑|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 科研

人说,大学老师教学与科研两手抓的话,两手都不会硬。那么不如兼顾一头,要么教学,要么科研。

也有说法,大学里,教学是根本,科研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可有可无。

这样的对立观点,确实存在。搞教学的人,认为科研型老师只顾科研,实则为了捞实惠;搞科研的老师,则认为教学型老师,纯属纸上谈兵,照本宣科,教学也好不到哪里去。

毋容置疑,在一些好的大学里,科研已经成为主流任务。科研大牛们确实把教学当成了辅助,或者蜻蜓点水式的站站台,以示为学生上过课。能做到像搞科研那样投入搞教学的老师,特别是“大牛”教授,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最为盛行、也相对合理的说法就是,大学老师应该坚持的原则是“以研促教,科教融合”。但实际做起来,或者说要做好,是很困难的。

我虽谈不上科研大牛,但也不是没做过科研,每年或多或少还是主持承担了几项科研任务,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时,也还是20余人科研团队的负责人。

如果非要用是否拥有人才帽子、国家大奖、发CNS论文来衡量是否属于做科研和学术的话,那么,我充其量只能是一个教学型老师了。

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兼顾,我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写出来,希望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找准科研进课堂的契合点:从进校开始,我一直从事本科生“光电图像处理”、研究生“图像处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选课的意图和原则,是因为我的科研方向与此很相关。这样,每年的课堂中,都会有不一样的来源于科研项目的实例添加和介绍。课堂演示代码及软件模块,多半来源于科研课题开发的成果。课堂讲解、举例等不会年复一年的重复,也能把抽象的理论生动、有趣、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学生也能清楚课堂学到的知识,日后到底有什么用。

二、学生实验及课程设计:设计的学生实验、课程设计题目,不是出自教材,而全部来源于科研成果,如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目标跟踪等。

三、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创新创业基金的题目设计,也同样来源于与企业合作的工程应用课题。我们不指望本科生能做到什么程度,但这些题目可以完整训练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提供科研过程的实训平台。

四、实验室建设: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方面,课题组与中科院光电所、船舶X所等合作开发的红外成像仿真系统、“低成本运动目标视景仿真”软件、ATP光电跟踪仿真系统等,通过转化全部形成了学生实验项目。2016年,我院成功获批教育部“光电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并挂牌。以后的建设过程中,我相信前期的科研成果更能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光电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我本人2015-2016连续两年被评为学院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2016年也获得由学生组织评选的“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

我最欣慰还是,不少同学因为上了我的课,而在读研或出国留学中选择了与该课程相关的方向,如机器视觉、人工智能领域等。

要做好科教兼顾,不付出精力和时间,是不可能的。这其中的艰辛,也只有自个心里清楚。

延伸阅读

[1]罗汉江:教学与科研之间

[2]康惠骏:大学应重视教学工作

相关博文

[1]三页PPT一堂课

[2]十年磨一“课”

[3]上好课与教好学

[4]大学专业课课堂教学随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5437-1028614.html

上一篇:实验室组织师生开展户外素质拓展训练
下一篇:虽七年之痒,却一如既往坚守
收藏 IP: 202.115.10.*| 热度|

31 罗汉江 徐令予 李东风 赵美娣 康惠骏 温世正 肖慈珣 秦逸人 郑俊 王林平 岳雷 李曙 史晓雷 吴斌 刘润生 蔡宁 王安良 苏德辰 张士伟 武华 黄健 彭渤 叶建军 黄仁勇 蒋永华 徐向田 钱家骏 陈晨 zouzoukankan dulizhi95 ericmape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