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龙珠 阅读,思考,体验宁静

博文

多层住宅沿高度振动放大效应实际如何? 精选

已有 10505 次阅读 2014-8-9 09:05 |个人分类:防灾减灾|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多层住宅, 振动放大效应

在《多层住宅建筑地震损伤敏感部位在哪? (2014-08-04)文下评论栏,[10]周金元(2014-8-5 23:27)提出要是有实验结果支持一下就好了· ·这样更有说服力啦 ··计算,有时不靠谱 ··呵呵··见谅··我还是相信事实多一些·】。除该文给出的【参考阅读映秀漩口中学学生宿舍楼震害疑惑(2013-5-13)映秀漩口中学学生宿舍楼震害疑惑(续)(2013-5-15)可作例证外,本文再间接给出一例,以便感兴趣的博友深化讨论。

【续2】隔震建筑动力特性辨析:中日教材有误吗? 2014-07-13对6层剪切型建筑结构第1振型及其动力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由其中图9(b)alfa=3的曲线可见,6楼楼板的水平振幅将被放大到1楼地面的5倍有余。


在实际的浅基础多层住宅建筑结构中,由于沿高度受力的差别,上面几层往往比下面几层的层间刚度设计得略低,这使得建模取各楼层等刚度进行理论分析会产生一些误差(大小有待于具体分析)。

如下截图是上海某六层住宅楼的环境振动实测与理论分析的部分结果,可见,其第6层楼板水平振幅达到了底层地面的5倍(抱歉:与上述博文中楼层编号不统一)。测试分析全文:《地震工程学报》文章.pdf


在远处公路重型车辆运行激励的环境环境振动,在深厚软土地区,传播到浅基础多层建筑时,结构动力响应大多由结构的第1振型起控制作用。这类结构的地震响应的近似分析大多也是采用这种假定。但环境振动与设防地震的地面加速度量级不同,结构动力响应对应的应变量级也会有所差别。因此,由环境振动实测分析的结论,不能完全用于描述结构的地震响应特性,但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070-818235.html

上一篇:科普博文应避免“屁股决定脑袋”现象
下一篇:市场行为规律:修订成语与艾略特波浪理论对应关系
收藏 IP: 180.171.63.*| 热度|

6 黄永义 赵美娣 曹广福 逄焕东 李健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