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月17日贴出“山西史前曾使用尺长18.5 cm和19.7 cm”后,开始阅读山东及邻近地域的发掘简报,确认大汶口文化曾使用尺长17.6 cm,暂定名为“夷尺”;对多个遗址出土陶器确认尺度,再挑选少量照片和线条图略作说明,写成六篇博文贴出。不过,发掘简报是看不完的,更不用说电子版的发掘报告;而其他地域的尺度也需要考察,就此先对山东地域史前尺度作出初步陈述,供学界参考。错误欠妥之处,恳请博友指出。
以下讨论假设尺件长度、测量数据都是准确的;引用数据的单位cm 予以省略。
[A] 吴汝祚. 试论大汝口文化的三处墓地. 考古学报. 1987,(3)
[B] 饶宗岳, 郭珊瑞, 靳桂云. 海岱地区年代学新成果的思考与启示. 东方考古, 2018,(0)
1 大汶口文化早期已使用夷尺17.6 cm
[1] 尹焕章, 张正祥. 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 考古学报, 1962,(1)
[2] 尹焕章, 袁颖, 纪仲庆. 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发掘. 考古学报, 1965,(2)
邳县刘林两次发掘清理的新石器时代墓葬似等级较低:1960年52座,随葬器物最多15件[1];1964年145 座,随葬器物 19~32件的仅有八座[2]。刘林遗址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出土陶器或为普通日用器物,适用夷尺17.6 cm。发掘简报没有给出器物特征数据,只能基于标尺10 cm 合5.68 夷寸调整线条图比例,再量测各个部位的长度。
简报[2]图18介绍探方出土罐形鼎两件(T805:34, T411:4),后者鼎体高六寸可信,尽管未能直接标示。鼎体和足高准确,通高也有预定的目标,但拼接可能使其稍有偏差而不整。
图23 介绍墓葬出土罐形陶鼎11件,皆适用夷尺17.6 cm,(M185:18, F23N6) 和(M182:28 , F23N9) 形体最大,真是尺寸严谨,只是照片稍欠清晰,不必贴出。
钵形鼎(M127:2, F24N10) 三足倾斜,但在鼎体位置是确定的。又,发掘简报[1] 上陶器为素描图,不能用来判断适用尺度。
六十年前发掘的六千年前陶器,展示了先民的制陶技艺和审美情趣;17.6 cm 的尺长揭示了东夷的社会组织和地域范围。邳州梁王城的大汶口文化或许稍晚,同样适用夷尺。
[3] 南京博物院. 1987年江苏新沂花厅遗址的发掘. 文物, 1990,(2)
新沂花厅遗址南区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出土陶器适用夷尺17.6 cm。鼎(M122:10, F10N1,下右),口径15.8 八寸过0.4 mm,高16.8 九寸半过0.8 mm。线条图(省略)上量测,鼎体高6寸,足外侧高5.5 寸;折腹处距沿口4 寸,内径7寸。
鼎(M123:10, F10N2,上左) 口径21.8 一尺二寸半欠2.0 mm,高18.2 不整与鼎足拼接相关。又,折腹处线条图上左右径向尺寸相差壁厚:左侧外径一尺,右侧内径一尺整。参考右侧照片M122:10 形体,或许M123:10也是侧壁较陡而内径一尺,即右侧视图正确。
豆(M122:25, F10N6,下左) 口径24.4 一尺四欠2.4 mm, 高23.5 不整;但豆盘内径和深度以及圈足尺寸表明制胎时使用夷尺。又,口部左侧剖面图稍欠准确,右侧尺寸正确。
豆(M121:7, F10N4,上右) 口径25.3,高 24.7一尺四寸过0.6 mm。线条图(省略)上豆盘内径一尺三寸(22.9 cm),里外高度皆6寸,豆柄高度 8寸,其顶部外径4寸,足底内径9寸。
2 夷尺17.6 cm在泰安、胶县等地使用至大汶口文化晚期
[4] 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 文物出版社, 1974
泰安大汶口遗址后期陶器也适用夷尺,尚未发现肯定使用商尺19.7 cm的器物。前文“五千年前的陶器和五十年前的文章” 介绍,且说“有盖筒形豆(M126:64, F54N4) 高19.7 cm,可能适用商尺(线条图盖高3.5 商寸、豆6.5 商寸);不过,从照片可见该器似质量稍欠,或许尺寸并不准确,需对同墓葬出土器物的全面测算才能确认”。重复贴出照片和线条图如下,图中尺寸数据仍是依照夷尺即 1 寸为1.76 cm。
陶瓶共有 71件出土于七座墓葬,报告[4] 图71介绍10件, 其中5件形制相同出自M126,适用夷尺没有疑问。如 (M126:53, F71N9)口径15.7 九寸欠1.4 mm,高27.7 不整与圈足、口沿相关,照片和线条图如下。
瓶体制胎之后再粘接圈足,瓶底径原为 4 寸;右侧照片显示圈足与瓶体完全分开,支持这样的判断。口沿下有等距的3个鸟喙突饰,左侧剖面含部分口沿,口部尺寸准确。肩部有等距的3个三角形盲鼻,高1.5 寸而径向1寸。
盆仅出土三件,报告介绍早期和晚期各一件:(M81:3, F73N1, 下左) 高15.8九寸欠0.4 mm;(M25:20, F73N2,下右)高10.5六寸欠0.6 mm;口外径为31和34.2 cm,后者有口沿,线条图上测算口内径皆17寸即29.9 cm。
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大汶口文化晚期陶器颇为精美,适用夷尺已专文说明。
3 济南、平阴大汶口文化使用夷尺,但后期曾短时使用商尺19.7 cm
[5] 钱益汇. 山东平阴县周河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的发掘. 考古, 2014,(3)
[6] 钱益汇, 吕慧媛, 李昱龙, 朱雪峰. 山东平阴周河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M8发掘简报. 文物, 2019,(11)
在泰安西偏南约70 km今黄河南岸的平阴周河有大汶口文化遗址。简报[5] 报道五座墓葬,四座出土器物较少且质量略差,而M4出土陶器17件,其中壶11件(M4:6 为轮制,其他只是慢轮修整),可确认适用夷尺17.6 cm。仅对两件陶器说明如下。
鼎(M4:11, F15N3) 口径11.4六寸半欠0.4 mm、高12.7不整与鼎足相关,但鼎体高六寸半与口径相同,而腹径八寸也是准确的。
钵(M4:11, F15N4) 口径9.3、底径5.5、高9;基于线条图,口内径和深皆5寸即8.8 cm,腹内径8寸;而底径3寸过2.2 mm 则是制胎的偏差。
简报[6]介绍的M8 出土陶器19件,似适用商尺19.7 cm。
瓿(M8:4,F21N7),泥质灰陶,口外侧有两个并列圆形钻孔,或与其间存在裂纹有关。口径16.8八寸半过0.5 mm、腹径25.8一尺三过1.9 mm、足径11.6六寸欠2.2、壁厚0.4、高15.7八寸欠0.6 mm。图上量测,圈足高1寸,顶径5寸,底内径5寸;瓿高7.5 寸。
尊(M8:1, F21N8)口径38、足径5.4、壁厚1.2、高31.2,似乎都是不整。但图上量测,深为15 寸,而腹部尺寸也是准确的。
贯耳壶(M8:15, F21N5,下),泥质黑陶,轮制磨光。口径10.4、腹径19.4、底径7.4、壁厚0.4、高19.5。想来腹径和高度的目标值都是一尺 19.7 cm。壶底径3.75 寸以及上图陶尊底径2.75 寸,陶器设计长度是否达到 1/4 寸 约5 mm,笔者不能确定。
双鼻壶(M8:13, F21N3, 下左) 轮制,颈腹部可见明显打磨痕迹,器表打磨不均匀,部分凹凸不平,在壶内颈肩交接处有明显手捺痕迹。口径8四寸过1.2 mm、腹径15.8八寸过0.4 mm、底径7.5、壁厚0.7、高20.2。基于线条图(省略),壶深度为一尺整,颈部外径3.5 寸;此外,两鼻高度不同,分别距上方口沿为4.5 寸和5 寸。
(M8:14, F21N4, 上右) 轮制,器表可见明显的泥条刮抹痕,颈部刮抹不平。口径9.9五寸过0.5 mm、腹径19.8一尺过1.0 mm、底径7.4、壁厚0.4、高19.5 一尺欠2.0 mm。 基于线条图,颈部外径4 寸,两鼻距上方口沿为 6寸。
请注意,泰安大汶口1959年发掘133 座墓葬出土陶器“绝大多数都是手制的,只有极少数器物,如M105:3、M4:2灰陶杯和M25:20灰陶盘为轮制”(报告[4] 第50页),所举器物皆出土于晚期墓葬,时代属于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后段。平阴周河M4陶器仅一件为轮制,其余只有慢轮修整,M8的器物难称精致而多是轮制,两者时代想来不同——M8或许不会是简报[5]所说“大汶口文化中期偏晚”,而是大汶口文化晚期,适用商尺而不是夷尺,或许与其东北约120 km 的济南焦家经历了相同的政权属性变更。
济南焦家遗址是大汶口文化时期东夷重要的居地,已发掘墓葬215座,棺椁俱全的大型墓葬20多座;简报[7]介绍的M57、M55适用夷尺,而被毁的M17 遗物多适用商尺,其时代已属于大汶口文化末期。该遗址有碳14 测年数据,参见“史前毁墓的解读”具体说明。
[7] 王芬, 宋艳波. 济南市章丘区焦家遗址2016~2017年大型墓葬发掘简报. 考古, 2019,(12)
4 龙山文化使用夏尺15.8 cm的相关内容,烦请参阅博文:济南等地龙山文化陶器适用夏尺15.8 cm,以及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曾用夷尺和夏尺。
5 在今黄河南与大运河东的山东及江苏邳县、新沂等地域,大汶口文化时期曾使用夷尺17.6 cm,时间超过千年(注)。就此而言,东夷不仅是史前族属的名称,也具有政权的属性。或许,当然只是或许,在距今五千年之前黄河摆动频繁,上述地域犹如辫状河流中孤立岛屿;进入大汶口文化后期黄河流道趋于稳定,该地可以较长时间居于黄河左岸或黄河右岸。在距今约4600年济南、平阴(今黄河南岸)因其北侧商族入侵而使用商尺19.7 cm;后黄河北徙,在距今约4500年整个区域被夏族入侵,改用夏尺15.8 cm而进入龙山文化时代。
注: 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使用夏尺15.8 cm而不是夷尺17.6 cm,将另文说明。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