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物理学》非常好,每个对物理学感兴趣的人,都应该知道有这么一套书,最好还能抽空翻一翻。我在博文里推荐过两次,当时只是大致翻了翻,最近有了些时间,算是看了一遍吧。谈谈感想。
1、这是一部宏篇巨著,系统地总结了20世纪物理学的进展,其内容涵盖了物理学各个分支学科和相关的应用领域。
2、第一章《1900年的物理学》回顾历史,最后一章《对20世纪物理学的省思:散文三篇》在谈论20世纪之发展的基础上讨论现状、展望未来,都很具有可读性。我建议每个人至少都读读这两章的内容,特别是最后一章。Anderson是大明白人,Ziman也不错,Weinberg风度不错,他们在20年前讨论的问题,现在仍然具有现实意义。Anderson关于大科学和小物理的探讨,对中国物理的发展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3、大概没有几个人会真的把这套书读一遍,除了组织翻译本书的总编辑和审校者刘寄星老师等少数几个人以外,其他人也没有这个必要。就算是通读一遍也是需要很大努力的。但是,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读一读,应该还是会有些收获的。
4、这套书其实挺难的。就我比较熟悉的几个章节来看,无论光学、量子力学还是凝聚态物理,都超出国内当前研究生教育的水平(也许最好的几个研究单位除外)。我想其他领域的内容应该也大致如此——我是读了一遍,可是谈不上读懂了,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难度和水平。
5、这套书有很多索引,包括书刊名录、主题索引和人名索引,这是非常有用的工作,也非常艰苦。
6、这套书也很励志,三位主编在序言中写道:“近代物理学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些学者以及难以数计的其他一些人,尽管并非个个聪明绝顶,但却都具有天才并献身于他们所从事的、他们认为无比重要的事业。这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故事,如果这一套书的讲解能鼓励他人更好地来讲这个故事,我们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7、这套书是英国和美国的物理学会主编的,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主战场也在欧美,所以书里提到的人物和事件也主要是欧美的,其他人都是配角。比如说,大约有50位著名科学家的小传,其中只有3位俄国人,2位日本人。日本科学家的贡献还是挺多的,有在国外做的,也有本土的。而提到华人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在国外做的: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丁肇中、李远哲、高锟;而崔琦、朱棣文的名字都没有出现。玻恩的两个合作者,黄昆和程开甲最后都回国了。高能物理还提到了吴大峻、以及Wu、Han等几个像是华人的名字,Yan D.到底是严东茂还是颜东茂?正文和索引中的说法是不同的。半导体提到了沈吕九。八十年代的工作有朱经武和吴茂昆的高温超导体,肖敏、吴令安(和Kimble)的压缩光。总的来说,与中国人沾点边的工作非常少。
8、这套书能够翻译成中文出版,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来自于十几家单位、约40名科教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以及中国物理学会和科学出版社的努力,才让这套书与读者见面。这也说明,我国的物理研究和教学尽管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但是也有着整体的基础和框架,还是有发展的潜力的。
9、这套书在中国的翻译和出版,说明中文能够负担起科研教学语言的重任。我这样一个普通人,能够读完这本书,而且能读懂相当多的内容,应该是拜了中文之福。同样的英文原著,我应该是不可能读完的,很多专业词汇就不懂。而且我觉得,能够读完英文原著的人数,并不一定比能够读完中文译著的人数更多。
10、虽然现在的科学世界语是英语,但是,中文仍然有可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甚至将来取而代之。英语在科学界的霸主地位也不过是一百年的历史,他是从德语那里抢来的,而德语之前是什么呢,法语?拉丁语?更以前的呢?阿拉伯语?这些语言的统治期不过是一两百年而已。尽管日本出了很多著名的物理学家,对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日文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挑战英文的能力;苏联物理学曾经兴旺发达,俄语也因此独成一派、隐然有挑战英语霸权的可能性,然而随着苏联帝国的覆灭,一切都成了泡影,曾经强大无比的苏联科学消亡了,甚至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被完全遗忘。
11、刘寄星老师在《译后记》中写道:“在这套书的中译本出齐之时,我们谨希望全体译校者用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讲述的这个故事,能鼓励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年人献身于物理学这个‘无比重要的事业’。”我一直觉得,古老的中文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比刘老师的看法更加乐观,甚至觉得自己都有可能看到这一天的来临。
12、最后,这套书的印刷和装帧都很好,放在书架上也是很神气的。你可以考虑考虑了。
这几篇博文专门讨论了这套书。
推荐《20世纪物理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816219.html
再次推荐《20世纪物理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008093.html
[转载]《二十世纪物理学》前言和译后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021527.html
[转载]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历史概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021535.html
[转载]计算机产生的物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021473.html
《20世纪物理学》读后感几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021546.html
还有几篇博文提到了这套书。
力学教学笔记之我欲乘风归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019533.html
松柏本孤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021488.html
2016年科技大事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021574.html
这套书里还经常对科研和教育进行评论。比如说,在第二十一章《软物质:概念的诞生与成长》(刘寄星译,涂展春校)的结束语中,P. G. De Gennes写道:
石英和陶瓷时代以来,硬物质和软物质就已共存。20世纪前半叶见证了诸如相对论、量子力学、微观物理等“科学超新星”的连续爆发,这些更直接地与“硬”系统相关。20世纪的下半叶出现了一颗非常耀眼的“超新星”——分子生物学。两外一颗可能正准备爆发的“超新星”是脑功能。我们天空的某些部分继续黑暗(如充分发展的湍流)。我们观察的所有方向上噪声水平依然很高(垮了台的所谓“发现”,对自然现象的不切实际的模拟等)。
在这个变动激烈的世界里,我们所定义的软物质看起来只是一个很小的部门,不过它代表着日常生活的科学,因此它应当在我们的教育系统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20世纪之前,大多数儿童生活在农业环境中,他们从观鸟、牧羊、修理工具等学到很多。现在这种经验消失了,我们的学校系统完全忽视这些知识,只注意抽象原理。我们需要基于简单事物的教育。
因为自己笨拙的硬壳,昆虫(暂时地)失去了对地球的控制。人类则因柔软的双手允许他们制造工具并因此最终导致他们扩展了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在争夺地球控制权的斗争中获胜。柔软是美丽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05: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