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客观规律是客观的;独立于人而客观存在。
不是由于有意压抑,只是由于鉴别不清,也会妨碍新生事物的成长。
[讨论] 假如胡克先生长命百岁,牛顿会……?
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35-07-18 ~ 1703-03-03)!
就事论事。请不要过度站在牛顿一边!
一、罗伯特·胡克
(1)Horse Poop and the Stars: Robert Hooke, 1673 (No, it Wasn't Pegasus)
(2)Possible protrait of Robert Hooke
https://myhero.com/Hooke_stursula_indonesia_06_ul
胡克,比牛顿大了8岁。就是大名鼎鼎的艾萨克·牛顿(Sir Isaac Newton,1643-01-04 ~ 1727-03-31)。
胡克,1703年仙逝,享年 68岁;此时牛顿 60岁。牛顿1727年去世(84岁),此时胡克离世24年。
牛顿在1703年成为皇家学会会长,并任职24年之久,直到去世那年。
二、按照网页《牛顿和胡克的三大争议故事》:
1. 牛顿与胡克的光学争议,1672 年
争议的结果:这次打击还使得主张光学微粒说的牛顿将大部分内容已完成的著作《光学》一直延迟到胡克过世后才出版。1703年牛顿,60岁了。
2. 牛顿与胡克关于运动的争议,1679 年
争议的结果:胡克的背信无疑增加了牛顿对他的反感,这种反感情绪使牛顿远离伦敦皇家学会,非常低调地呆在剑桥足不出户,潜心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 牛顿与胡克关于《数学原理》的争议,1686 年
争议结果:牛顿修改了《数学原理》第一、二卷,几乎删除了文字中所有出现的胡克名字,并且重新用数学语言写了第三卷。
牛顿也不是什么都对。牛顿也会犯错误。
三、[讨论] 假如胡克先生长命百岁,牛顿会……?
1672 年争议的结果:使得牛顿的著作《光学》,一直延迟到胡克过世后才出版。
假如胡克先生长命百岁仙逝于 1735年。此时,牛顿已经去世8年。牛顿的《光学》还会出版吗?
[讨论] 假如胡克先生长命百岁:牛顿,还是“牛死”?
四、普朗克科学定律
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1858-04-23 ~ 1947-10-04)
https://www.keypoo.com/10-ilmuwan-paling-berpengaruh-sepanjang-sejarah/
不忍心用汉语说出。据说其德语为:
Eine neue wissenschaftliche Wahrheit pflegt sich nicht in der Weise durchzusetzen, daß ihre Gegner überzeugt werden und sich als belehrt erklären, sondern vielmehr dadurch, daß ihre Gegner allmählich aussterben und daß die heranwachsende Generation von vornherein mit der Wahrheit vertraut gemacht ist.
- Wissenschaftliche Selbstbiographie, Johann Ambrosius Barth Verlag, Leipzig, 1948, S.22
https://quotes.yourdictionary.com/author/max-planck/181488
我们应该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参考资料:
[1] 罗伯特·胡克_百度百科 [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D%97%E4%BC%AF%E7%89%B9%C2%B7%E8%83%A1%E5%85%8B
[2] Robert Hooke | Biography, Discoveries, & Facts | Britannica [EB/OL]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Robert-Hooke
[3] 2018-08-28,牛顿和胡克的三大争议故事 [EB/OL]
https://www.sci100.com/kxjs/qwys/6257.html
https://www.pxcodes.com/edudetail/100056.html
争议的结果:这次打击还使得主张光学微粒说的牛顿将大部分内容已完成的著作《光学》一直延迟到胡克过世后才出版。
[4] Historic UK, Dr Robert Hooke,by Paul Michael Ennis [EB/OL]
https://www.historic-uk.com/HistoryUK/HistoryofEngland/Dr-Robert-Hooke/
相关链接:
[1] 2020-08-01,破除论文“SCI至上”:[历史] 艾萨克·牛顿斗不过“同行评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44556.html
[2] 2020-07-25,破除论文“SCI至上”:成就伟大科学成果的,是编辑,而不是科学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43559.html
[3] 2020-07-23,[待考证] Zenas 公理:阿加西教授(Joseph Agassi)于1980年代?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43254.html
[4] 2019-12-02,[随笔] 科技“同行评议”引发美国《大停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8480.html
[5] 2020-05-20,破除论文“SCI至上”:科技评价,到底评不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34068.html
“同行评议”和“不评议”的有机结合。
显然,在靠近“未知”的地方,应该淡化同行评议;
相反,在靠近“已知”的地方,应该强化同行评议。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后记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在没有评法,就恢复“年限”为主的方法吧!
论资排辈: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妇、……,反而安心!!佩雷尔曼不至于“被”下岗。安德鲁·怀尔斯(Andrew Wiles)不至于“被”江郎才尽多年。
确有“特殊贡献”的,适度提前。
参考资料:
[1] 人大教授:“破五唯”对顶尖人才意义更大,计红梅,中国科学报,2020-02-29, [EB/OL]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2/436406.shtm
我建议大幅减少评审数目,通过同行评议将最杰出的一部分人区分出来就可以了。
(2)日本实行“不跟科研成果挂钩的薪资政策”,不也是诺贝尔科学奖“井喷”吗?
参考资料:
[1] 刘庆宽,2019-10-11,又有日本人获诺奖!扒一扒这所诺奖最多的大学 精选 [EB/O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3255-1201481.html
[2] 中国科学报,2019-12-16 第1版 要闻,日本诺贝尔奖为何“井喷” [EB/OL]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12/352012.shtm
(3)人心!人心!!人心!!!
福泽谕吉抄袭褚少孙说: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
司马迁的《陈涉世家》里有:
褚先生曰: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为治也。犹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