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jaminli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jaminliu

博文

让大学生的亚文化在励志书中闪光

已有 5054 次阅读 2012-9-30 13:18 |个人分类:其他|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化学, 北京大学, 徐光宪, 比喻, 科普理论

让大学生的亚文化在励志书中闪光

  (“我评获奖科普作品”系列之二)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编《分子共和国》(知识出版社,20093月)是获得第二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提名奖的作品。因为我本科就毕业于北大化学学院,所以对这本书很感兴趣。从北大图书馆借来之后,翻了几页,却哑然失笑。

  我大致了解这本书的一些创作背景。几年前,化学学院鼓励学生写介绍化学元素的科普,于是很多感兴趣的学生便在北大未名BBS(电子公告板系统,相当于论坛)化学学院版上试笔,讨论也很热闹。估计后来学院又让大家转换主题,改而写分子,这本书应该就是这些写分子的BBS文章的合集。尽管可以想象,这本书在成书之前经过了多次修改润色,但是稍微一翻,BBS味道还是扑面而来——比如有些文章后面的署名是fyjqtshijfhughtwo之类,显然都是BBS上的ID(用户账号)。

  我不知道“分子共和国”是谁的创意,但允许我大胆说一句:这是一个非常失败的比喻。在徐光宪院士所作的相当于引言的“开国大典”一文中,单个的分子被比喻为共和国公民,每一种分子(比如氢分子、水分子)被比喻为民族,而化学元素被比喻为祖宗民族,元素原子则被比喻为祖宗民族的个体。如果是这样,问题就来了:按照这样的比喻,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那么“氢分子民族”的每个公民,都是由其祖宗民族“氢民族”的两个个体组成的?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那么“水分子民族”的每个公民,都是由三个祖宗个体组成的?如果再考虑到化学反应,那更可以推导出:一个公民的身体可以被大卸八块,每一块都是它的祖宗,都可以自由和其他公民身体的碎块(那也是祖宗)拼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公民的身体——这越想越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诚然,比喻总是蹩脚的,本体和喻体在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完全同构的。但是,比喻的目的在于强调本体和喻体同构的部分,淡化异构的部分。作为一本介绍化学知识的科普,原子结合成分子是绕不开的知识点,因此在选择喻体时,必须注意选择和这个知识点同构的喻体,才会让人觉得比喻自然而高明。而遗憾的是,“共和国”“公民”“祖宗”“个体”这些比喻,和原子结合成分子的知识点完全不同构,所以虽然在表面上具有生动性,但读者越深入琢磨却越觉得思路混乱,这就完全背离了科普的初衷。

  正因为如此,所以书中相互矛盾抵牾的地方非常多。试举几例:

  徐光宪本人在后面的“酒分子国和醋分子国——乙醇和醋酸”一文的开头又说:“《开国大典》中提到的分子共和国其实不是一个国家,而是许多分子国家的大联盟,……这里要介绍的酒精分子,不是写地球分子国中的一个民族乙醇,而是写宇宙中间有一个乙醇分子国,……”自己否定了自己前面的比喻,实在令人错愕!

  “保护人类的卫士——臭氧”一文说臭氧是“庞大的氧系家族中的一分子”,既然“氧系家族”包括了氧气和臭氧等几个“民族”,那就应该叫“民族集团”才对,而“家族”显然是比民族小很多的概念。

  “棕色幽灵——溴”一文把氟气称为溴的“大哥”,把氯气称为溴的“二哥”,把碘称为溴的“小弟”,这显然是把原本作为“民族”的每一类分子比喻成个体,而不是把每个分子比喻成个体。事实上,书里大部分文章都是把每一类分子比喻成个体,早就背离了“开国大典”的“宗旨”。

  与此相反,“氢和氟之间的热恋——氟化氢”一文中却又把氢原子和氟原子分别拟人,把二者结合成的氟化氢视为一对情侣——可是,氟化氢难道不应该是单独的一个“人”吗?

  “没有我就没法活——氧气”一文的作者则发现,如果发生化学反应,作为反应物的分子就不复存在,对应的比喻是有分子共和国的公民“死亡”,因此这位作者说氧气分子“喜欢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分享别人电子的权利”。但是,其他所有的作者都把分子写成具有跨越化学反应的永生本领,化学反应不过是让它们变换了形态而已。

  甚至在每种分子的形象拟人上,这本书也不能统一。氟气在“别理我,烦着呢——氟气”一文中被比喻成肌肉发达、脾气暴躁的壮汉,但“氢和氟之间的热恋——氟化氢”一文却把氟气(实际上是氟原子)比喻成面容俊朗的花心大少。季戊四醇在多数文章中被比喻成熟知分子共和国掌故、受其他分子尊敬的老爷爷。但是在专门介绍季戊四醇的文章“天生的贵族——季戊四醇”中,又被比喻成一个年轻的贵族(虽然也可以说这只是一个人的不同年龄阶段)。

  此外,因为是BBS文章的文集,整本书虽然大致安排了一个逻辑顺序,但文章中突兀的语句仍然很多。比如“开国大典”之后的第一篇文章“微小与简单的魅力——氢气”的第一句是:“我本来是分子共和国中最独特的分子,但没想到大家竟然把我给忽略了,……”让人莫名其妙——谁忽略了?这不是放在第一篇的位置上吗?细究起来,可能是在BBS上有人先写了别的很多分子的文章,然后这篇文章的作者发现没有人写氢气分子,才写了这篇文章,所以有了这个不知所谓的开头。既然在成书的时候重排了文章的顺序,这些反映旧顺序的提示语就应该全部删掉才是。

  然而比起上面这些问题来,这本书最大的问题是:有些文章的作者不是把文章当成科普来写的。比如“傲视群雄——碘”“江湖剑客——甲醛”等篇,把化学反应写成武侠故事,使用的武侠词汇比化学术语还多,对不熟悉武侠的读者来说反倒更加重了思考的负担。“失窃的龙皇之冠——硫”则写成了一篇奇幻小说,“护城河”“龙族”“魔法卷轴”之类奇幻词汇触目惊心。“问世间情为何物——硫酸”从标题就能看出是一则凄婉的古代言情故事。至于“此间的分子”,不用说,是一位喜爱著名校园小说《此间的少年》的作者写的模仿作品。“演绎生命的旋律——葡萄糖”的最后是一首不短的抒情诗;而“一首小诗——环己烷的自述”全篇都是诗(其中没有做任何科普)。从这些文章中能够看出,现在的理科大学生群体中的亚文化基本上还是我们上大学时(21世纪初)的那些。对这本书的很多作者来说,这本书的编写,其实是学院为他们提供的一个借科普的外壳表现自己在校园亚文化方面的造诣的机会。

  既然如此,我上面这些批评,大概都要落空了——对一本不是照科普来写的书,又何必按照科普的标准来要求呢?我不知道高中生们看了这本书会是什么感觉。也许他们在被书中众多劈头盖脸砸来、讲述得含含糊糊的化学名词弄晕的同时,其实会更多地被这些亚文化所吸引,憧憬自己将来在北大这样的名牌大学中享受这些亚文化的美妙场景,从而激励起好好学习、加紧高考备战的斗志。如果是这样,那这本书和杨利伟的《天地九重》一样,都是励志书。

  在这个“读书无用论”又有所抬头的年代,多一点这样的励志书似乎也不错。让大学生们的亚文化在励志书中闪光吧——只是,别叫做科普。

 

 

2012.09.30



科普“乱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5599-618087.html

上一篇:《现代汉语词典》的现代名物问题
下一篇:对《心外传奇》的一些意见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1 李天成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