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山水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tou 亲而不密 远而不疏 将科网博客进行到底!

博文

道不远人 精选

已有 5190 次阅读 2008-12-16 10:57 |个人分类:随笔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杨玲先生一文《我们留下了什么时代符号》,以犀利的目光,辛辣的笔法,把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剖析得淋漓尽致。上网几十日,感慨一大把.在这里把最想在此时说的话写下来,权作一时之语,不正处期待大家的指正,补充与完善.

 

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小时候看的电影“红牡丹”。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面对国家层出不穷的问题,作为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如果不思考些什么,与机械的器具有何差异?

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科学家,或是政治家.

居里夫人是伟大的科学家,卓越工作的背后是她对祖国波兰深深的爱恋。国家的耻辱给了她向不畏困难勇于攀登的勇气。一个合格的科研工作者,他首先应当具有体察百姓疾苦的温暖情怀。没有这个基点,我不能够期望他所从事的科研课题会对于人类有何真正的价值与意义,顶多是富人玩的一种高级游戏、自娱自乐而矣。

是人,就生活在社会中。是社会,就存在着它必有的管理形式(人们喊它叫做政治,并因为这一领域可以涉及到权力与私人利益,并产生相当激烈的冲突而变得面目狰狞恐怖,这与人自私的秉性是分不开的)。

而从事社会管理的工作者(政治家),若能以国家之苦为己苦,以百姓之难为己难,抛却私自立场,放下“我”的观念,以慈爱仁治广济天下,真正把自己纳入于有效监督中,其个体一定是可以百世流芳的伟人,其团体则更是功德无量,可与天地共存。

当国家出现一个久治不愈的问题时,对一个国家的管理形式进行完善,消除其内在的痼疾,这是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人需要关心的事情。因为这涉及到我们国家所有人的福祉。而理工医科学研究者所从事的领域分门别类,并有愈加精细之势,可以说没有哪一个领域可以与一个国家的政治所涉及的面之宽之大相比。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管理或者说政治,是一个伟大的科学研究课题。从事政治担当一定领导岗位的人,有野心家,更不乏具有远大胸怀以天下兴衰为己任者。

 

二、谈“道”

 

生活的经历使我认识了道。首先请允许我在这里感谢所有丰富我生活阅历的人们。每个人都在启迪着我去感受去思考去收获人生的真理。

在这里谈道,是因为从生活中,从道德经中,从佛法里学到了丰富深邃的道理,或可以在此借理明事吧。

我们中国最早谈道的经典《简易道德经》里对道是这样描述的:简,道之根。易,经之本。道,事物之行径。经,事物之步法。无简之道则曲,无易之经则荒。简生道,道法于自然,失道无恒,循道而长。

事物要是没有这个道,就不会永远地生存下去。要是遵循这个道,不但能长久地发展而且还会不地增长壮大。

  道是产生一切形式的根本,也是主宰一切形式的根本。人们唯有去除一切有为的形式,才能够见道,此谓为道日损。以道为行进的路,可以使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长久不衰。道之精髓,很多道家高手认为是道德经的开头几章。后面的章节是进一步的举例子,把道及其表现在各种事物上的形态交待清楚,加深对道这个虚渺不可见却无时无刻不离人左右之玄的理解。

 

在此援引道德经开头两章,以与读者分享。或可以帮助我们理性地思考,我们国家各个方面,离道有多远?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一章即开门见山讲出了无与有都是重要的,且不可总是常无,不可总是常有。这是道家的世界观。

为何要常无而又常有?好让人费解!那是因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是道家最根本的基点。正如佛法讲空,先修去各种名利情的执着;而小空后可入山林,大空即可入世,即“有”。 贵空而招架不住有的诱惑,是虚空;贵有而不能放弃执着心中空,则是在六道中的继续沦落,无以升华。一个人,要常空常有,要可空可有。精辟而言“为无为”。这是道法。人如此,团体亦不脱此道。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是道家的方法论老子先生洞悟了人们产生喜恶这种差别心的根疾。并给出了旷世断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因为有无是相生的(第一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都是相对的。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种多角度、不偏执于一角的宽阔视野,才会产生没有差别心的圣人。在他们那里,没有那么多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他们宽纳着一切,也因此才可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题外话:可以与糟糠之妻相敬到老的人,一定是圣贤之人。现今社会伦乱之事无不反映了人们的思想中有着太多的差别,不能看到事物的多个方面。如果能够认识到糟糠之妻是多么地安份,具有如水的美德,还不乐坏了才怪呢!当然如果糟糠之妻无有贤德,那就别怨丈夫移情别恋了。人非圣贤啊。

 

在这里我想突出这句话: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欲长久,必先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这是大智慧。也声和了在道德经后面的论述中老子提出的对水之秉性的描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社会,若可以静下心来,学一学我们古代圣贤的处世良方,不去贸然激情于偏隅,于人于己是皆有益处啊!长久之治也并不遥远。关键是我们是否把自己的思想与行动纳入到道法之中。“不道早已”,这是道德经里的劝世良言啊!

 

三、借老子观世的方法观自然界中的相依而存

与佛教相比,中国人更易于接受道教。因为在道教的原始论著里,没有“神”“仙”之词,全是依据着这个自然中的物与事来进行比拟,进行提练与升华。它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智慧。我欣赏这样的观点与劝世良言,因为它不会把人们导向种种神神道道中,它所要讲的就是规劝人们通过认识自然中蕴含的内在法则来明理明事。所谓现代哲学理论中“朴素的唯物观”。

我们也不妨来借其观物之法来观自然中的相依而存。

 

在自然界里,牧蚁和蚜虫是铁哥们,生死相依。因为蚜虫的排泄物(称为蜜露)含有氨基酸和糖分,这种成份很能刺激牧蚁的味蕾。一旦牧蚁肚子饿了,就会用触角去拍打蚜虫的背部,促使蚜虫分泌蜜露。有时,牧蚁还会用树叶和小树枝专为蚜虫搭一只小巢,每晚将蚜虫集中在小巢内,甚至在迁移时,牧蚁也会带上蚜虫一起启程。一旦发现有其他昆虫企图染指它们时,牧蚁则会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保护神的角色,对来犯者群起而攻之。玉米地里的牧蚁甚至还会在秋天来临时,将玉米上的蚜虫卵收集起来,藏到地下的蚁穴中,使之冬天不被冻死。当春回大地时,牧蚁会将蚜虫卵取出让其孵化,孵化后的新蚜虫又可为牧蚁提供新鲜的蜜露了。
  蜜貛是生活在南非丛林中的一种动物。它最喜欢吃的是野蜂和蜂蜜,遗憾的是它发现蜂巢的本领欠佳。指蜜鸟是一种小型的非洲小鸟。它最感兴趣的是组成蜂房的蜂蜡和野蜂幼虫。但是,指蜜鸟要将蜂巢弄碎,则有些力不从心。于是,指蜜鸟与蜜貛这一对飞禽走兽相互依赖,取长补短。当指蜜鸟发现树枝上的蜂巢之后,就会马上飞到蜜貛身边。蜜貛获释最新情报,就会乖乖地跟随指蜜鸟来到筑有蜂巢的树下,然后爬上去,将蜂巢咬碎,美美地吃上一顿蜂蜜大餐。指蜜鸟则不慌不忙地停在附近的树枝上,看着它的搭档狼吞虎咽。待蜜貛饱餐离去后,它就飞过去,独享被蜜貛咬碎的蜂房蜡和野蜂幼虫。

  在这个弱肉强食、竞争激烈的社会,为了生存:你可以选择恃强凌弱,打击吞并,你死我活,有你没我,排除异己,唯我独尊;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互惠共生,各得其所,精诚合作,生死相依,各退一步,不战而胜。这两则自然界有趣的例子,是否令你有了新的主意?

  其实,有些时候,何必一定要竞争呢?换换思路,尝试合作也不错,共同进步也很美,最终双赢更是皆大欢喜。

                 

此处小动物们的故事及引发的观点援引自以下网址:http://www.fo999.cn/qitagushi/xiuxingxiaogushi/2008628/1175.Html

   

 

四、结论

    

     此文有些长。小结一下,以供时间紧迫的朋友速读。

     1.有无相生的道理——— 告诉我们多些“为无为”

     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告诉我们多些“为人作嫁衣”的情怀

     3.自然中动物的相依而存———告诉我们尝试在竞争中合作,共同进步。这个世界并不是你死我才活。道从来都是宽容的,和缓的,从而也是长久的。

 

        此文有失偏颇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正。引用道法来修身齐家治天下,是一剂良药。若读者可以于本篇拙文中洞此道理,并从此去多多体会道德经里的智慧,借用于个人生活中,工作中,社会中,作为虽拙笨却乐道之我,是深感欣慰之事。

    

        愿我们的国家康泰人和!这是我们科学网上每个科研工作者内心的呼唤.上得博网这几十日,对此深有感触,也十分敬佩!向各位深深致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009-51310.html

上一篇:一首歌
下一篇:美国乡村音乐之经典------Greenfields
收藏 IP: .*| 热度|

10 武夷山 杨玲 黎在珣 王桂颖 刘玉平 阎建民 马昌凤 陈绥阳 yinglu mynewyear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