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间我做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yhope 说真话,抒真情,与您分享我的心声、我的快乐!

博文

记羽坛一场巅峰对决:“欲望”是拼搏的动力

已有 5780 次阅读 2011-8-15 14:21 |个人分类:心得体会|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林丹, 欲望, 动力, 羽毛球世锦赛, 李宗伟

此文素材源自北京时间昨晚结束的羽毛球世锦赛,五场决赛我全程陪同,但觉得男单决赛是迄今为止我看过的最难忘的一场羽坛对决。特别是赛后记者对“大满贯”得主林丹进行了采访,他的一番比赛感言发自肺腑,激发我写下此文与大家分享。

对羽毛球稍有爱好的人都知道“超级丹”这个名字,他青年时即出名,加上昨天的世锦赛冠军,已经拥有15个个人世界冠军头衔,甚至连他自己都不能清楚地记得是哪十五个。所以,“世界冠军”称号对于他来讲没什么特别重大的意义,已经拥有三个世锦赛冠军的他也无须再用一个世锦赛冠军证明他在世界羽坛的地位,尽管他很久没有排名世界第一了(世界排名是根据运动员参加赛事的积分排榜,林丹参加的赛事相对少),但他永远是国人心中的No.1。世界排名第一的马来西亚名将李宗伟近几年战绩骄人,已占据世界第一位置很久了,但还未曾拿过一个单人世界冠军,可想而知,他对“世界冠军”头衔的无比渴望!

昨晚的羽毛球世锦赛男子单打决赛便在李宗伟和林丹之间展开,普通的羽毛球爱好者对这两名运动员也太熟悉不过了,这绝对是一场针尖对麦芒的巅峰对决;加之新闻媒体的大肆渲染和两名运动员的个人魅力,这场比赛更加令人期待。比赛的气氛令我窒息,有时甚至不敢看,因为我是带着个人感情来看这场比赛的,当然希望林丹可以再次站上最高领奖台。李宗伟长期坐着世界第一的宝座,尤其2010年世锦赛后他状态极佳,打了40余场比三仅输过2场,其中一场是输给林丹的,此次世锦赛他四轮未失一局,均已2:0拿下,对手一局最多得分为17分,其他两局得分加起来还不足15分(一场三局两胜,21分制)。而林丹因为国内的超级联赛等密集的赛事,状态不是特别好,半决赛以21逆转战胜丹麦神童盖德,可见竞技状态一般。比赛第一局两人比分交替上升,李宗伟占先而林丹一直处于追赶位置,二人最多分差不超过3分。林丹的每一个好球我都拍手叫好,终于追到19平了,我跺着脚、挥舞拳头为林丹加油鼓劲儿,希望他可以拿下这一局,也便获得比赛的主动权,在心理上也给予对方很大压力。但事与愿违,李宗伟此时很坚决的猛杀,以21:19取胜,由此可见李宗伟对自己实力的自信以及求胜欲望的强烈,再也不是3年前北京奥运会决赛场上的李宗伟了,如今他技术更过硬、心理更成熟、经验更丰富了。

此时安慰自己:林丹都拿那么多世界冠军了,别人一个都没有,送给他一个也无妨。第二局开局李宗伟便连得三分,我有些失望了,觉得林丹依然那么沉稳,或许“世界冠军”称号已经听得麻木了,多一个少一个真的无所谓。还是目不转睛地看下去,林丹逐渐将比分追平且反超,此时我又激情澎湃、信心倍增,不到最后一球就仍有希望,希望他扳回这一局也给对手泼泼冷水、灭灭士气。果然,之后几球林丹怎么打怎么有,而对手在强大的攻势下频频失误,林丹连得8分,以大比分领先了。李宗伟此时心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到18:13时他深知大势已去,不如保存体力下一局再战。林丹仍势头强劲,最终以21:14拿下第二局,这样两人便1:1战平,进入最后的决胜局。

世界名将果然名不虚传,调整心态的能力也超强,短短几分钟休息,李宗伟又斗志昂扬,完全没受上一局失利的影响,一鼓作气,奋起勇拼。第三局与第一局类似,二人比分交替上升,但不同的是林丹处于领先而李宗伟在追赶,特别希望林丹连连得分将比分拉大,但此时二人已交战一个来小时了,体力的损耗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打几个球二人便喝喝水,擦擦汗,借此机会也休息一下,调整一下思路。因为长期以来两人都将彼此作为最强的对手来研究战略战术,也交战过多次,彼此的技战术打法和球路都太熟悉不过了,要想领先必须变换战法,令对手出其不意而取胜,但经常会被对手识破而反咬一口,所以没有十足把握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18平后,李宗伟连得2分,得到两个冠军点,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趴在电视机前屏气凝神,咬紧牙关为林丹加油并祈祷祝福!此时场上的媒体都扛着相机来到李宗伟所在半场,为抓拍他拿下第一个世界冠军的庆祝时刻做好了准备。林丹仍十分平静,看似少了几年前的霸气,那时因为年少而霸气十足,如今的成熟令其更加稳重、更加强大、更让人捉摸不透,也更令对手望而却步、不可战胜。随之扣杀得分扳回一个赛点,19:20;现场的气氛已经沸腾了,因为黄皮肤的中国人太多了,整个赛场就像中国的主场,一阵掌声、欢呼声后又恢复了平静。林丹仍不动声色、看不出丝毫内心动作,发球、回球…..一如既往,与我砰砰心跳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是一个高水准运动员所具备的强大内心,真是佩服!对手回球下网,20:20平;我又来劲儿了,随全场观众一起鼓掌加油,随着林丹的回球出底线,又送给对方一个冠军点,20:21;此时我都不敢看了,因为我的心理素质远不及运动员,也不想看他失败,林丹又得一分,21:21;对手此时一定很着急,十分想拿下,而内心的变化反应在动作上便是失误,林丹22:21拿到冠军点,此时我相信李宗伟的心已经无法平静了,他是如此渴求这个世界冠军,而且还处于他最佳的竞技状态,也是难得的好机会,却仍然如中魔咒般打得如此艰难,只因为他的对手是“超级丹”。心里防线松动带来有一个失误,林丹以23:21再一次战胜李宗伟,获得他运动生涯的第15个世界冠军。此时想起一句古话:“既生瑜何生亮”。此场比赛结束了,但林李大战并未结束,明年还有伦敦奥运会,仍然在这个场地,相信还会上演巅峰对决。

祝贺林丹,也为中国有如此优秀的运动员而骄傲!仍沉浸在刚才的比赛中无法自拔,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复,接着看了女单、男双和混双的决赛,并无太大悬念,都是中国选手以2:0取胜。此届世锦赛,中国羽毛球队旗开得胜,包揽了五个项目的金牌,继去年世锦赛后又一次包揽,可见此项运动中国队的强大,祝福中国羽毛球队。也愿他们再接再厉,明年在同一个场馆包揽全部奥运金牌。

因为赛事转播的需要,对林丹的赛后采访直到五场比赛全部结束才播出。林丹对这场比赛给予很高的评价,说两人都发挥出了最高技术水平,谁是最后的胜者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当记者问:“李宗伟对第一个世界冠军十分渴望,而你已经拿了14个世界冠军了,是不是如媒体、观众、教练等所说那样,对这个冠军的渴求程度并不高。”林丹十分坦率:“他的确没有李宗伟那样渴望,但他在落后的情况下可以逆转取胜,因为我是有欲望的,有取胜的欲望。”记者接着又问:“你已经是一个大满贯运动员了,可以说是当今世界羽坛最优秀的男单选手了,你还有什么目标吗?”林丹回答:“只要有欲望就还有拼搏奋斗的目标,今天最后时刻就是欲望让我取胜了,若我没有了欲望便不会有胜利!”接着林丹又感谢整个团队对他的辛苦付出,家人对他的鼓励与支持等等。的确,一个光圈环绕的优秀的运动明星背后,有运动员挥汗如雨的不断努力,更有为他付出艰辛劳动的太多人,站上领奖台虽只有一人,但每一块金牌的取得都不属于运动员个人,而属于整个团队的辛勤劳动结晶。

在很多竞技体育项目中,其实顶尖级选手的能力水平差别微乎其微,就此场比赛而言,其实李宗伟的技术能力可谓世界领先,但他仍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境地,总是在世界大赛中无法战胜林丹登顶,并不是技术实力的差距,也并不是他心理素质不够好,其实就差最后那一口气,坚持与松懈的结果截然相反。这一口气也可以理解为林丹所提及的“欲望”,林丹在困难时刻将这口气转化为拼搏的欲望,最终取胜;而李宗伟在困境中时,他的“欲望”一定不及林丹,他当时可能将“欲望”转化为了“失望”,这口气也就松懈了,难免失败!很多运动员接受赛后采访会说在场上什么都没想,只是比赛而已,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话语。其实我不认同这种说法和观点,我更不认为他们没有任何想法地投入比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若没有求胜的欲望,哪里来拼搏的动力;没有冠军的欲望,你及团队的辛苦付出为了什么;一个没有欲望的运动员,会全身心投入并坚持不懈吗?不光运动员需要求生的欲望,我们任何人都应该有欲望、有所求,很多人说自己“无欲无求”,也看似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但我想问谁能做到“无欲无求”?一个“无欲无求”的人存在于世界上还有什么意义?人需要始终在“欲望”的引领下不断前行,欲望是我们不断奋斗拼搏的动力,欲望让我们在困境中要争回一口气,欲望促使我们不断前进不达目标誓不罢休。没有了欲望也便失去了奋力抗争的动力,也就失去了战胜困难的那关键一口气,也注定将碌碌无为、遗憾终生。

也想借此文引起很多人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看一场竞争激烈的体育比赛会让我们斗志昂扬,拼劲十足,不仅会被运动健儿们的拼搏精神所感染和鼓舞,当五星红旗随国歌冉冉升起之时,更为自己是一个华夏子孙而无比骄傲和自豪!而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蒸蒸日上更彰显了祖国的强大实力,因为在世界的舞台上,他们代表的是东方巨龙——中国!

需说明的是,文中对记者与林丹对话的表述并不全面,仅表达了他们谈话的主要意思。

 

   

——以上图片转自网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3095-475407.html

上一篇:纪念北京奥运会开幕3周年——奥运带给首都太多太多
下一篇:只差半步
收藏 IP: 118.186.202.*| 热度|

3 付碧宏 赵凤光 曾新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