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mingzho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ngmingzhou

博文

保罗•格林嘎德 (Paul Greengard) 精选

已有 4941 次阅读 2015-4-26 01:15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保罗•格林嘎德 (Paul Greengard)

我刚进哥伦比亚大学工作,墙上的一排小字:The purpose is not knowledge but wisdom (其目的不仅是知识而是智慧)顿时拨动了我脑中的某根弦,我才主动思考知识和智慧这两个词的真正含意,才开始意识学习和研究所追求的深层意义。200515日我进了保罗•格林嘎德的实验室,很荣幸地成为他的research associate。在这十年的工作经历中,我更进一步地看到一个诺奖得主是怎样让他的智慧闪亮发光,让他的人生充满活力、对社会更有意义。

进格林嘎德的实验室之前,从一些发表的刊物中我了解到:保罗•格林嘎德首先揭示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里存在着生化反应的磷酸化过程,而且他找到了其中的关键性蛋白质(DARPP32),证明了其在神经通道信号传导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功能。因此他摘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桂冠,获得了那立于高山之巅令每个学者都趋之若鹜的最高荣誉。得奖之后,他慷慨地从奖金中抽出一部分建立了一个新的奖项,此奖以他母亲的名字命名,每年专门奖励一位在世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有卓越建树的女科学家,以此纪念他的生母,以此肯定和提升女性科学家在科学界的地位。他的生母在他出生时不幸去世,他认为女人从事科学研究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多。他用部分奖金注册成立了一个公司,专门研发与精神疾病有关的药物。他认为在神经细胞内细胞器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同性质的蛋白质,它们具有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而且可以用来作为控制疾病的靶点。现今,这个公司研发的一个合成药物在进行二期临床检验。

进实验室之后,我才逐渐了解到,实验室不仅仅只关注脑细胞信号传导中的第二信号系统及磷酸化过程,而全室的研究课题涉及到好几个方面。自2000年他虽然在脑神经细胞的信号传导和生化反应的磷酸化已成就显赫,获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荣誉,而他也接近八十岁的高龄,但是他对前沿性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仍然是超凡的敏锐。在他的主导下实验室与学校另一实验室合作研发出了令生物研究领域的人惊奇与叹服的一项技术-bacTRAP,应用该技术可以分化出不同的细胞,把其中合成蛋白质的所有基因给纯化出来。而后,他与学校的另两位教授投资了一个小公司,应用该技术研发新药。此外,他全力支持实验室年轻新秀的新生交叉学科开拓性的研究,比如微小核酸(microRNA)和表观遗传学 (epigenetics)在脑神经中的功能以及与神经发育和疾病的关系的研究,实验室都有优秀的论文发表。

2005年,实验室在世界一流科学研究期刊-自然神经科学(Natureneuro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研究论文(Regulation of NMDA receptor trafficking by amyloid-beta),这一研究阐释论证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引发过程中B-淀粉样蛋白的形成机制,对该领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实验室有几个人在做攻克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研究,该病的形成是由于过量的B-淀粉样蛋白在脑神经细胞中堆积,从而造成脑神经坏死。他的理念就是要挖出生成B-淀粉样蛋白的元凶,进而寻找合适的标靶来抑制B-淀粉样蛋白的产生,将该病消灭在萌芽状态。2010年实验室在自然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项重大研究突破(Gamma-secretase activating protein is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Alzheimer's disease.),文章上了自然期刊封面,因为这向着找到控制B-淀粉样蛋白产生的靶点又迈进了一大步。全世界各国主要报纸都相继报道了此事,之后数月,新闻媒体对他的访谈仍然络绎不绝。

2006年,实验室先后在科学(Science) 和自然 (Nature) 期刊上发表了有一定影响的重要研究论文。其中科学期刊(Science)上的论文揭示了又一个关键的蛋白质-P11在大脑中的部位,以及其在大脑中对于调节神经传递介质,尤其是引发精神抑郁进程的作用机制。这在精神抑郁病的研究圈子里又吹起了一股清风,开辟了一个新的着眼点。在此基础上实验室进而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更深入探讨P11在大脑神经细胞中的功能与作用。几年来又有几篇重量级的论文先后发表,而且目前仍在继续努力全面细致地向纵深寻找围绕着P11,影响着P11的其他蛋白质和转录因子,进一部分化到不同的脑区、不同种类神经细胞的P11表达水平以及其间与其他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

另外,实验室也投入一定的精力应用前面提到的bac-TRAP技术在寻找与精神抑郁和帕金森症有关的基因与蛋白质。

2005年接近年底的时候,学校为他举办了八十岁生日庆贺会。会开了整整两天,共十六个小时。与会者除了蒲慕一位是他的好友之外,其他均是他的桃李,从世界各地赶来,每一位给了三十分钟的学术报告。更令人羡慕又敬仰的是他在两天的学术报告中始终都坐在前排,不但认真听讲还时时提出尖锐的问题。真正的寿宴在第二天的晚上举行,会场布满了他喜欢的鲜花,成团的碧绿竹杆有三米高,其上每一节都插满了一束束洁白的兰花,将整个会场装扮得格外典雅。他兴致勃勃地与大家交谈、寒暄、举杯推盏和拍照留念。晚上9点之后,当他看到两个小孙子和外孙躺在地板上睡着了,他也像个小伙子一样顽皮地与这两个小孩平躺在一起让大家拍摄,以留下那珍贵温馨的一刻。

他享誉世界,所以各种各样的应酬肯定也多。然而实验室这么多的课题他都要亲自设计,每周听取众人的工作汇报并给以具体指导,尤其是对待要送发的论文他都逐句反复推敲,仔细斟酌,包括每一个细微的标点符号也要详审慎择。他经常会把一些比较重大的课题讨论会安排在周末,以便他好集中精力与课题成员进行细致深入地探讨,这样的会往往需要一整天的时间,他总是乐滋滋地显现他那旺盛的精力,昂然的神气。

2014年纽约的冬天要比往常冷上加冷,入冬的时候他不幸摔了重重的一脚,而且硬物撞击了他的头部,医生给他的头部做了手术。在医院修养了一个多月,他才得以离开医院。就在他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时候,在一个鹅毛大雪的夜晚,他毅然座轮椅来到实验室,对着视频作报告。原来计划好的他要到中国作一个学术报告,但是因为身体的原因他无法成行,为了履行诺言,为了不负众望,为了置身于中国会议的现场,他坚持在那种恶劣的天气下完成他的视频报告,并与会议现场的人们有互动。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之后,他就开始拄着拐杖到学校出席科学演讲会,每天到实验室检查分析一个个课题的细节进程。为了能摆脱手中的拐杖,他还坚持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无拐杖正常行走。

虽然他自己忘我地工作,但是他很少强硬地督促手下的人,或给手下的人施加过重的工作压力,更没有见他严厉训斥他人。他给实验室营造的是宽松、自由与和谐的气氛。他参与实验室的大小聚会,每年的送旧迎新,实验室举办的迎接新生婴儿的活动。往往他与我们同餐饮,从来没有看到过他有特殊的餐点与嗜好。200412月的一天,保罗亲自给我打电话安排我到他的实验室工作面谈的事项,我接到电话心情非常激动,平生第一次有这么大的人物亲自给我打电话,这本来应该是秘书的工作,况且那时我在前个实验室担当的才是个小小技术员一角。

什么造就了保罗•格林嘎德的憬然神奇?他超然的智慧,他泰然的圣贤和奋然的勇气又来源于哪儿呢?

他出生于纽约,父亲经商。他的生母在他出生时因为难产而亡故。他有个信仰基督教的后母,后母从小就限制他信仰犹太教,禁止他与生母家的人交往。高中毕业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到部队做了三年的无线电技术员。他的大学就读于纽约上州一所很小的文理学院,学的是数学和物理专业。他读生物物理的博士,开始从事脑神经研究。他去英国做博士后几年,而后回到美国。他先后在几所大学做过教授。1982年他坦然来到洛克菲勒大学直到今天。

在他的生日宴会上他恬然地告诉我们,他最喜欢的工作就是科学研究,最喜欢生活在实验室研究的这种氛围中。没有任何常人想象的豪言壮语。他已经得到了众多的小奖、中奖和最高大奖,可是他还是以他高涨的热情继续寻找挑战,显然,得奖并不是他人生追求的最终,不是他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他的目的是要让智慧发出灿烂光芒。

老子曾说:“重积德则无不克”。只有那种人:他们有博大的胸怀,把自己的生存看作是上帝赋予的使命,把所追求的享乐看作是付出,是奉献,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使他人更快乐。他们才会像保罗•格林嘎德这样孜孜不倦,乐此不疲,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迈向理想的巅峰,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4435-885187.html

上一篇:保罗. 格林嘎德
下一篇:我的妈妈
收藏 IP: 100.2.28.*| 热度|

6 田云川 周健 苏光松 柳林涛 陈祖昕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9: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