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五十年的辉煌: “顶天”的科学、“立地”的成果

已有 8659 次阅读 2016-12-20 16:27 |个人分类:《科学通报》|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水稻, 袁隆平



主 编 的 话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可以成为传世之作,起到传播文化、启迪心灵之功效,《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应该算是这样的巨著;一部好的电影,可以突破票房纪录,赚到盆满钵盈,《阿凡达》不应该不算这里的代表;一篇优秀的科技论文既可以是人类认知突破的“顶天”之作,从而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引领科学潮流,又可以是推动社会进步、造福人类的“立地”成果。50年前袁隆平先生发表在《科学通报》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可以说是这样一篇科学巨作。

     “谁来养活中国人民?” 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是我们被问及的问题,一个人口大国,资源有限,温饱问题如何解决?袁隆平先生就是这样从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中选择自己的科研方向,一步步把自己的科学研究做到了国际、引领了世界科技前沿,用他和团队领先的科学研究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记得我组织翻译诺贝尔奖获得者彼得·杜赫提的自传《通往诺贝尔奖之路》时,请作者为中文版作序,他写道:“其实,如果有诺贝尔农业奖的话,恐怕袁隆平先生早就得了,他的杂交水稻工作是超一流的。至少我认为,袁先生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不二人选。是的,袁隆平先生的工作与科研方向选择值得我们晚辈学习,在解决国际科学前沿问题的同时,解决的是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立足国情、为民服务,这就是我们的科研方向。


     科技期刊在传播文化、交流科学进展、散播研究成果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科学通报》时刻铭记自己的办刊宗旨,即成为科学家交流的平台,国际科学研究的展台,向世界展示的窗口,中文期刊的旗帜。

     一篇好的论文应该是“心灵鸡汤”,不仅告诉读者你为什么做、如何做、得到了什么,还应该对后生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启迪。读一下袁先生的文章,从一开始就把他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呈现给读者:“水稻具有杂种优势……,首先必须解决大量生产杂种的制种技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 “为了获得水稻的雄性不孕材料……,观察到一些雄性不孕植株 ……”。这样的写作风格,当是我们的学习榜样。  

50年弹指一挥间,《科学通报》在袁隆平先生工作的传播与交流上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今后,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努力,传播科学文化,讲好中国科学的故事。



《科学通报》主编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


编 者 按

张启发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水稻遗传改良研究,在水稻功能基因组、杂交稻的杂种优势及产量的遗传基础和相关基因、光敏不育水稻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克隆与分子机理、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基因基础、应用生物技术进行品种资源创新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提出了绿色超级稻的发展方向。


      1966年4月,《科学通报》发表了袁隆平先生撰写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科研论文,报道了他在1964~1965年在安江农业学校工作期间于田间发现的水稻植株的雄性不育现象,并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育种的设想。

       文章发表受到了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此拉开了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的序幕。虽然当时国家财力有限,但一大批行政领导、科技工作者和农技推广人员充分发扬社会主义大协作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拘教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南繁北育,杂交水稻的研究如火如荼、成果辈出,在峥嵘岁月中成为我国科技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70年野败型雄性不育材料的发现,两年后育成野败型不育系、保持系, 三年间实现三系配套,6年后开始大面积推广,创造了作物育种史上的奇迹。随后水稻育种家又相继发现了红莲型、冈型、D型、印水型、K型不育系,并很快实现了三系配套,培育出了一大批优良杂交籼稻组合。与此同时,育种家们还发现了滇型粳稻不育系,从国外引进的包台雄性不育体系,成功培育出杂交粳稻。1973年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发现及其后的温敏核不育水稻的系列研究,为两系杂交稻的培育提供了前景,于1989年首个两系杂交稻培育成功。在我国杂交稻的育种和生产中呈现出多种“雄性不育−育性恢复”体系并存,籼杂与粳杂共荣,三系与两系争辉, 是世界作物育种历史上不可多见的繁荣景象。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杂交稻的种植常年面积已稳居我国水稻总面积的50%以上,很多年份超过60%,大幅度地提高了水稻产量,为我国种业的发展、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杂交稻在品质改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高产优质的品种不断涌现。超级杂交稻的培育,使产量潜力不断攀上新台阶。绿色超级稻的理念,又为杂交稻昭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农业生产体系”的新前景。

       进入21世纪,随着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的迅猛发展,我国科学家在杂交水稻遗传与分子基础方面研究取得成果丰硕。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光−温敏雄性不育、籼粳杂种不育及广亲和性、杂交稻产量和优势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捷报频传,在杂种优势的遗传与基因组学基础相关研究进展不断, 一篇篇高水平论文的发表,写出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杂交水稻的另一个巨大成功是作为中国的原创技术走出国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杂交稻育种技术和种子陆续被推广到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缅甸、巴基斯坦等国家,杂交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美国更是后来居上,近年来杂交稻的种植面积快速上升,得益于成熟的种业体系及机械化制种技术的发展,其杂交稻面积的比例大有超越中国的趋势。杂交稻为世界水稻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综上所述,杂交稻的培育、应用和研究,中国科学家集体创造了我国农业和科学史上的绚丽和辉煌。

       饮水思源。为纪念袁隆平先生“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文发表50周年,《科学通报》编辑部委托我组稿出版一个专辑,记叙杂交稻的历程、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我的理解和相关专家的推荐,连同原文重新发表及对袁先生的访谈, 专辑共组织了17篇文章,希望能从历史和科学的维度反映杂交稻研发和应用的历程与成就。感谢各位专家的通力合作,在百忙之中撰文写稿。通过研读文稿,我进一步学习了解了杂交稻的史实和成果,对我国科学家的创造精神和辉煌成就更加钦佩,也深感自豪。

      专辑于12月20日出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专辑的篇幅以及各位编写者时间所限,必然有很多优秀专家和成果在专辑中未能反映,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在此谨致歉意。



“杂交水稻的辉煌50年”专辑篇目

主编的话

五十年的辉煌:“顶天”的科学、“立地”的成果丨高福

编者按

*杂交水稻的辉煌50年 丨张启发

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原文再版 丨袁隆平

袁隆平科学思维之我见丨辛业芸

五十载论文情深,半世纪水稻逐梦安瑞

评述

杂交水稻研究50年

  朱英国

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任光俊, 颜龙安, 谢华安

中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进展和展望

  牟同敏

中国杂交粳稻发展与展望

 杨振玉, 李志彬, 东丽, 朱崴, 蔡卓, 曲丽君, 华泽田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宋昕蔚, 林建荣, 吴明国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吴俊, 邓启云, 袁定阳, 齐绍武

杂交稻与绿色超级稻

  余四斌, 熊银, 肖景华, 罗利军, 张启发

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发现利用与分子机理研究

   陈乐天, 刘耀光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发现利用研究及展望

  胡骏, 朱仁山, 李绍清, 李阳生, 余金洪, 黄文超, 朱英国

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的研究进展

  范优荣, 曹晓风, 张启发

水稻籼粳杂种不育与广亲和

  欧阳亦聃

水稻杂种优势遗传与分子基础

  湛蔚, 袁梦琦, 邢永忠

水稻杂种优势的转录组基础

  何光明, 何航, 邓兴旺

杂交水稻在国外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谢放鸣, 彭少兵

专辑网址: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CSB?slug=Overview


关于《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至今已有66年辉煌与厚重的历史。它曾经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哥德巴赫猜想”等一系列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著名经典文章。2015年,我国首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的成果——“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就是于1977年首发在《科学通报》上。


相关阅读:

湖南农科院隆重纪念袁隆平《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发表50周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022003.html

上一篇:主动脉夹层与胶原基因突变研究取得新进展|《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下一篇:我社多个刊物再次入选“2016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收藏 IP: 219.238.6.*| 热度|

20 强涛 黄永义 史晓雷 黄仁勇 周雄伟 刘继顺 李颖业 郑俊 檀成龙 农绍庄 杨正瓴 李春杰 zjzhaokeqin xlsd XY ericmapes biofans zousu2010 nuobeier1997 tuner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4: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