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苍山洱海的深度科学内涵 精选

已有 7229 次阅读 2016-12-16 08:3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提起苍山、洱海,人们并不陌生,地理学名词和地质过程以大理或苍山定名,苍山因特殊的地质作用形成独特的变质岩带,由苍山变质岩组成主体,属寒武纪苍山群地层。大理石国内外闻名遐迩,品质上乘,已有1300 多年的开采历史。苍山是更新期末次冰盖最南的山地,是反映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冰川地貌最年轻、冰阶层次完整、冰进序列齐全以及其断尾冰川特殊性等独具特点的古冰川遗迹,在1914~1918 年奥地利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Hindel-Mazzetti 以及1932 年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德籍教授Credner 和我国著名自然地理学家林超等苍山考察基础上,1937 年南京中山大学奥籍教授von Wissmann 把苍山作为第四纪冰期最后一次冰川活动的典范地,以“大理冰期”命名,得到国际公认,苍山洱海在地质学上具有经典地位。

在生物学上数不胜数的模式标本出自苍山、洱海,以苍山、大理、洱海等命名的新分类群在中外文献中比比皆是。苍山、洱海有着深度的科学内涵、山水林石超尘脱俗的美学价值、保存完整的生物地理景观,特别是山地上部,仍是自然旷野状态,保持着自然栖息地原始性,同时并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积淀和自然文化底蕴。苍山、洱海、大理三元地理要素相得益彰,和谐一体,它是横断山地一颗值得典藏的璀璨的地理明珠,是珍贵的自然文化遗存,在世界上都具有典型的自然、生物与文化范例意义。

世界生物地理研究的热点地区


滇西横断山地,藏东南南迦巴瓦山,以及北缅甸的独龙江下游——恩梅开江流域上大面积连片,水系割裂、植被相对完好,森林覆盖相对连续,至少跨着三个生物地理分区单元,是生物多样性丰富而集中的分布地,是世界著名生物地理学家Ward 于1944 年所指的“中国喜马拉雅”生物地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苏联著名植物分类与植物地理学家塔赫他间在他所著的《世界植物区系区划》这一在世界自然科学界有重要影响的著作中对大理苍山洱海均有较多描述,称其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

1981 年中英苍山植物联合考察团英方领队Mitchell博士曾这样说道:“就在这座山上,我们的植物联合考察团,花了4 个星期研究植物并记述植被。在我们之先,已有5 位采集标本者到过那里,他们的工作是很有价值的”。从1883 年起,法国传教士迪拉维在大理城以北的苍山上研究植物,他曾送给巴黎博物馆4000 多种植物标本,其中约有1500 种为新种,所以这些植物中很多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1904~1932 年,乔治·福莱斯和他组织的采集者曾跑遍了滇西的大片地区,缅甸北部及中国西藏东南部,他于1912~1914 年第三次考察期间,在大理花了大部分时间,进行了彻底的考察。他主要的兴趣放在杜鹃花属、报春花属、龙胆属及百合属等,但他采集的标本无论用什么标准去评价,都可以说是丰富的。

富兰克金·腾华德与其说是一个植物采集者,还不如说是一位地理学开拓家,然而他对发现植物新种方面的工作也是非常卓越的。他在1911~1922 年经常在进入其他采集地区途经大理时,做过有价值的考察报道。

奥地利人汉德尔·麦席迪在1913~1917 年,曾在旅游时到过大理,但他采集的标本很少。美国人约瑟夫·洛克在1947 年到过大理,他算是最后一个旅游者和采集者。他最后的5 次考察是当地人把他带到漾濞和大理的沿苍山东麓及西麓的各个村寨。他所采集的杜鹃现在还正常地生长在各植物园中。

著名的模式标本采集地


苍山洱海在100 多年前就吸引着一大批中外学者,最早在苍山采植物集标本的是法国神父Delavayi(1883~1890)、苏格兰爱丁堡皇家植物园Forresti(1904~1930)、奥地利自然博物馆Handel-Mazzett(i 1914~1918)、美国Roc(k 1920~1927)、神父Ducloux(1894~1906)。尤以英国人Forresti 七次到云南,认为“滇西大山,蔚为大观,植物丰富,尤饶奇异种类,而于苍山植物,数度采集,收集尤详,发现甚多”,把苍洱誉为世界滇西植物富源之一。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外科学界对苍山又进行了多次国内外联合的各类专题考察,1981 年中英苍山植物考察杜鹃花属植物,1984 年中美苍山植物考察种子植物和苔藓植物,1984 年中日蕨类植物专题联合考察。此后,有中德、中澳合作考察,还有丹麦等国植物学家的考察采集活动,1995 年意大利国际树木学会副主席澳斯蒂到苍山花甸坝考察滇黄牡丹野生群落。

我国早期也有一大批植物学先驱涉足苍山的植物研究,先后有钟观光、蒋英、陈谋、吴中伦、蔡希陶、王启无、俞德浚、秦仁昌、吴韫珍、杨承元、吴征镒等都到过苍山作过广泛的采集和研究。

苍山植物如此地吸引着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共采集发表新种180种,到80~90 年代,还整理出杜鹃等多个新分类群和产自苍山的12 个昆虫类新种。


我国西部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


苍山还是我国西部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主要的停歇点和许多种类的越冬栖息地。每年秋末冬初,无数的候鸟自北方沿横断山脉南下。苍山北部的鸟吊山是候鸟迁飞途中著名的集结点和停歇地,在迁飞季节每日集结停歇候鸟达几万至十余万只,大部分候鸟在苍山短暂停歇后继续南迁,一部分候鸟主要是水禽,选择洱海地区作越冬栖息地(杨宇明等,2008)。

据统计大理地区35 种水禽中,有30 种为越冬水禽,占全部水禽种数的85.7%,绝大部分在洱海越冬,其中记录到18 种雁形目鸟类,占云南省雁形目鸟类31 种的58.1%,越冬水禽有Ⅰ级保护种黑鹳。

苍山以南巍山隆庆关还保存有一块立于明代万历年间,刻有“鸟道雄关”四个大字的勒石碑,已有500 多年历史。这是迄今世界上关于鸟道迁徙的唯一地面永久标志。自1997 年以来,云南省鸟类环志巍山站共捕获鸟类103 种,南涧凤凰山站5 年来共捕获鸟类107 种。苍山北面罗平鸟吊山,南面巍山鸟道雄关以及南涧环志站一线是中国西部鸟类迁徙的重要路径和重要的集结点或停歇地。每年春天鸟类沿此路线飞往北方繁殖,秋天经此路线到温暖的南方去越冬。在上述地点的一些山头隘口有数天夜晚,能看到数万只不同的鸟类密密集结停歇在树林边和耸立的岩石上,蔚为大观。当地村寨从不伤害,视为喜庆和风调雨顺年成之兆,也说明这里钟山毓水,地理灵气,人类与自然和谐一体。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


英国牛津大学著名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学家Myers 等2000 年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优先保护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biodiversityhotspots forconservation priorities)的文章,列出了全球25 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国西南部的横断山脉地区为25 个热点地区之一,大理苍山洱海属于该区的南部(Myers etal.,2000)。

中国著名科学家陈灵芝在他主编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专著中称“云南西部高山峡谷地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云南的洱海区域是湿地和淡水水域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陈灵芝,1993)。《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把苍山所在的横断山脉南段列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陈昌笃等,1998)。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也把苍山洱海所在的横断山脉南段列为亚热带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和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优先重点保护的区域(马克平,1994)。

《中国十年(2002~2010)环境规划》和《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4次国家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9)也把苍山所在的横断山脉南段列为优先重点保护的全国17 个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横断山脉南段是一个大地域概念,其特点是生物种群的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交汇过渡,物种丰富、特有类群多、植被垂直带谱明显,从亚热带河谷一直到雪线。横断山脉地区还是我国植物属的三大特有分布中心之一。而在这一大区域内生物资源分布并不都是均质的,苍山洱海处在南端位置,南北生物区系交汇过渡的阶梯部位,山体高差悬殊,物种垂直分化明显,是横断山脉地区生物丰富度值和特有度值都特别高的南部山体,因而苍山洱海属于全球亚热带-温带生物多样性丰富而集中分布地的典型山地和高原湖泊之一,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


(本期责编:王芳)



本文摘编自王娟 等《洱海高原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11)第四章部分,内容略有删节。


ISBN:978-7-03-050375-6


《洱海高原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是在对云南第二大湖泊--洱海高原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和深入客观的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项原创性综合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洱海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水生植物与植被、底栖动物、昆虫、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等10个生物类群多样性的组成结构、资源现状与动态演变规律,是**次综合报道了洱海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成果。


本书适于从事湿地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及相关领域学者、研究生和大学生、自然保护管理人员。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021056.html

上一篇:小尺寸单层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显著增强光响应 |中国科学:材料
下一篇:NSR综述|Dirac自旋零带隙半导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11 木士春 李泳 黄永义 罗祥存 陈楷翰 蒋新正 xlsd zst498606753 chenhuansheng guhanxian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