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blue196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eepblue1969

博文

为了昨天的纪念

已有 2257 次阅读 2011-8-24 14:3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昨天是8月23日,一直在想着写点东西,提醒自己,也提醒自己的同仁,不要轻易忘了一些该纪念的事情。
    但从网络上,到其他媒体,关于一个月前悲剧的关注是足够多的,说明我们大家的内心没有放弃对此事的关注,没有放弃对不幸逝去生命的怀念(不仅仅是高铁这一个事故中的),也要让活着的人感到慰藉。
    其实昨天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事情,我想也是值得纪念的,那就是处暑节气。我的妈妈过去经常说节气来提醒我们气候的变化,她还能背那个歌诀。我有段时间是不以为意的。但年龄的增长,加上文化感情的因素,我对节气的认识逐渐明晰起来。而昨天的节气对于身处南方的朋友们肯定也是深有感触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电视里的天气预报会把节气也报出来,我个人也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会告诉我周围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今天是大雪啊,看看,多准啊,真下雪了,类似的话。
    我对天文历法不是很懂,懵懵懂懂吧,说的不对的地方请专家指正。节气应该是中国阴阳合历历法的特点,综合了气候和物候的特点。其起源虽然与“夏历”称呼有些距离,但汉朝就有立春、清明的节气以及对应的节日了吧,其作用要依赖于对天文数据精确的观测和计算,以及对现实生活中得现象的仔细观察、长期记录和高明的总结。
    汉朝对应欧洲是罗马帝国时期,日耳曼民族还生活在中北欧的森林里,被罗马人贬斥为“肮脏的人”(因为罗马人喜欢泡澡,而当年的日耳曼人则浑身臭气),斯拉夫民族还在草原上游荡,就像在他们东方的匈奴人一样。当然后来匈奴人被汉朝赶到了西方,害的罗马帝国被一分为二,直到后来匈奴人的后代带来的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拉丁语成为一种古文,当年被用来装点门面;而罗马斗兽场只会为墨索里尼之流带来些许的雄心,以及必然的付之东流。
    而汉朝的历法还在她起源的这个国家中得到不断的精确化,他的文化的继承人还在感受着她的精确,感叹着先人的伟大,一些人会反思自己的不肖,南怀瑾说过,我们的祖先真是非常对得住我们,是我们对不起自己的祖先。
    当然还有为数可观的人则是数典忘祖,甚至贬低祖先创造的文化的灿烂。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无能开脱,更多是为了讨好那些曾经“肮脏的人”,比如在他们开办的杂志上发个文章啦;拉个白肤碧眼的洋人参加“学术会议”,冠以“国际”抬高自己身价啦。从而获得蝇头小利,以咀嚼洋人的残羹剩饭为能、为荣、为乐,美其名曰跟踪、追赶,其实粗话讲就是“跟屁虫”。经济领域则是唯“外资”论,打压民族工商业,科学网,这个就不多议论了。
    我曾经很想让“汉奸文化”的讨论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兴趣。“汉奸文化”不仅仅是个政治上、人格上的问题,更多是对祖先文化的接受、信仰和坚守的问题。宋明以后,汉奸文化盛行,是与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密不可分的。这一小撮人为了小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在销蚀民族精神、摧毁民族的先进文化、有进取精神的文化上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满清和近代的列强侵略,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消失殆尽,而糟粕却大行其道。甚至所谓的“西风东渐”,造成与传统文化的割裂。
    所以今天看上千年前的节气,不是让人感慨,值得纪念吗?
    如果看看老子的思想,他在哲学上的追求,他的关于世界本源“道”的论述,关于“有无”观念及关系的建立和论述,是不是让人对“暗物质”等现代物理观念的提出有很多感悟呢?还有老子及其它先贤关于“动静”、“阴阳”的观念,联想一下正物质、反物质,想一想为什么正物质一定要超过反物质世界才能存在呢?他们几千年前的思想的光辉,让人不能直视,让人羞惭满面。
    中国古代先贤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不但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一个社会能够安定和谐的基石。正是我们对这些文化精髓的不断摧毁,造成中国内乱频仍,举世罕有。反过来这些精髓在内乱中进一步被摧残,“卖国求荣”者猖狂得势,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者比比皆是,“汉奸文化”如何能不大行其道。
    而如此,对人,对自己文化领域的人的关怀、关注、关切,就不会被统治者甚至广大民众所提倡和认同。
    所以昨天为什么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说明我们过去几百年的错误正在慢慢地、小小地被扭转和修正。相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人会逐渐增多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她的发源地能够焕发新的风采,大行其道,我们社会中的悲剧会逐步减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才有可能跨越国界和种族,一个“大同社会”才有可能被我们所期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131-479035.html

上一篇:北洋水师与高铁
下一篇:资料保存
收藏 IP: 60.190.130.*| 热度|

1 王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