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锋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feng 希望理解鸟怎么一起飞,鱼怎么一起游;希望和身边的人分享科学的乐趣。

博文

兴趣与纪律

已有 3106 次阅读 2009-12-23 20:54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最近一段时间上专业英语课,感觉很难受。
教室里的学生是大大减少了,只有一半左右,这大概与我向他们公开宣称的不点名制度有关。但这个问题还没有很困扰我,因为我提倡学生有根据自己兴趣选择自己课程的权利,而且认为如果能够来课堂上这么多对我课程感兴趣的学生,我也满足了。但是一上课,发觉来听课的学生也似乎并非如我设想的那样。教室里座位的前一排,有时是两排,上课时都空着,似乎听课的学生都想远离我,让我上课时对着空空的前几排座位很尴尬。另外,总有一些同学在那儿小声嗡嗡嗡,尤其是每节课开头,同学们作presentation,当我背对着他们的时候。为这件事情,我发了几次火,在课堂上苦口婆心的讲了几次道理(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觉得自己像大妈)。最后终于在两个班上分别赶走了两位嘀咕的两位,嗡嗡嗡的声音才有所遏制。更让我觉得难受的是,这几天发觉有相当部分的同学,很可能是听课同学中的大部分,包括在课堂上几个较为活跃的同学,上课时根本连课本都不带。有几个带着一本别的什么量子力学之类的书,大摇大摆的坐在那儿,听一听课,然后再埋头看一看量子力学。我最近根本不太敢往讲台下走,每次走过,一大批同学慌慌张张的把正在干的事情藏起来,稀里哗啦的。或者有的就坐在那儿,看着你,观察你会怎么反应。我确实不知该怎么办了,难道把他们都赶出教室,让教室里只剩下我和我的扩音器。
    这种状况导致我有时甚至都不太想去教室的念头。这种念头是去年上热力学统计物理课时没有的。问题出在哪儿呢?
    我这几天想了想,也许问题出在这门课开始时宣布的考核办法上。当时我宣布因为这门课因为是选修课,所以没有正式的考试,而且好心为了不给同学们再增加负担,所以告诉他们平时不会留作业。这门课的期末总评成绩由三项决定:1,每人要求作一个英语的presentation(每次课安排23名同学),这一项占到总评成绩40%2,写一篇不少于120字的英语文章,占到总成绩的30%。3,平时成绩占30%,主要是课堂上的积极表现。记得因为当时担心同学们拒绝作presentation,还想出了一个小计策,规定如果有同学3月份作presentation,时间只须不少于3分钟,而4月份则不少于4分钟,作presentation的时间越靠后,要求的时间越长。这个小计策效果还不错,大家课间抱名很踊跃。
    现在看来,开始时设计的课程运作方案(包括考核制度、作业制度以及希望大家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导致了目前大家对这门课学习的懈怠。我猜在心理学中有这么一个结论,虽然兴趣对努力去作一件事情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单单凭兴趣是很难办好一件事情,必须要有纪律来约束,两者有效结合才能做好一件事。否则,只是有兴趣,但是因为没有约束,作起事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会持久。而且学习一门课程是一个比较长期的任务(我这门课程是54学时,共18周),如果碰到你不感兴趣的部分,难道就放弃了吗?也许这时候需要纪律来帮助你闯过去。在这门课程刚开始时,我太高估了兴趣的力量,认为自己把课讲好了,自然会有同学来听。而同时,给同学们的约束又太少,他们只需在规定的时间作一个presentation,就可以及格了。这就导致了前面所描述的恶果,而在重庆师范大学,因为总体说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太高,这种后果更是格外的严重。
   前一段时间对这种状况很沮丧,在心里只是怪同学不够努力,不够对自己负责。前几天看MIT OCWPhysics 1999的视频的时候,发现主讲人Walter Lewin教授在每节课后都有一个mini quiz,其测试的题目就是前一到二节课的内容,并且把这些成绩计入期末考核内。我开始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作,按理说MIT的大学生应该是努力的,这让我意识到了上面说的兴趣与纪律关系的问题。我决定在我的课堂上借鉴他的办法,在第二节课开始的时候,也让同学们作一个510分钟的小测试,内容是前面12节课的内容。因为班上的人数多,大家座位靠得太近,为了防止同学互相抄袭,这个小测试分为AB卷,坐在不同列的同学间隔着分别作AB卷。
不知这些办法的实施的效果会怎么样,我也许应该早一点想到,少一些抱怨,希望能够用这种办法来改变这门课目前的状况。
 
                                           200842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547-280889.html

上一篇:再见,07年
下一篇:年终的人均课时达到400了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1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