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k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jkf

博文

[转载]学导式创新教学提升五元智能与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进展---学导式创新体系漫话7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导创【23919】

已有 1425 次阅读 2019-9-23 19:39 |个人分类:学导式创新体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323学导式创新教学提升五元智能与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进展---学导式创新体系漫话7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斯拉夫语学院 学导创【23919

 

【注:本文取材互联网,经笔者取舍加工整理,在此谨向原作者致谢。】 

 

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批判。人们以主体、实践活动、系统、结构等新概念和新思想,对教学本质、教学中的主客体、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学习书本知识与获取直接经验、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等关系,以及教学原则、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问题展开了全面讨论

2 依托规模空前、议题集中、理念高位、各有特色的教育改革实验,在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策略、教学组织形式等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上形成新思路和新观点。

 

3课堂教学进程结构的教学模式研究

概括为下列模式:

3-1--以教师讲授为主,系统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3-2—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活动中学习的教学模式;

3-3—设置个人的学习情境,严格控制学习进程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3-4—提供结构化材料,引导学生从发现探究中学习的教学模式;

3-5---在创设的情感活动中进行潜移默化学习的教学模式;

3-6—以行为技能训练为主的示范模仿学习的教学模式。

 

4主体教育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尊重差异、体验成功”的教学策略(1995年)。

5 叶澜提出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将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明确定位于人的发展。只有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才能真正揭示课堂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彻底摒弃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压抑学生发展的严重弊端,为学校发展创造活力,并为未来教育的构建提供一个新的解释系统。

11 升学竞争压力,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要减负。

21教学改革要确立什么样的知识观、教学观、文化观和评价观

22 新课程改革具体实施策略还有待形成明晰的操作思路,在教学的基础性、教学面向生活实际、课堂教学的文化性、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定位、群体发展还是个性差异发展、教学中的指导与非指导、有效教学的标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批判与超越等问题上存在分歧。

30从观念、内容、策略、方法到制度全面展开的深刻变革,如何从多种教育思想观念的碰撞与融合中,从更加丰富和复杂的关系中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规律和生长点,成为研究主题。

40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大力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41基于主体教育实验,认为课堂教学是在实践与活动基础上通过合作与交往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过程,因此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社会性和文化性。

42基本共识是:多视角讨论教学本质,揭示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及特点,探索体现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设计与策略的实施、教学内容的选择、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教学水平的评估等。

=43 重新界定“学习”的概念,提出学习是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建构的过程,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重点阐明现代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实践性、社会性和创新性。

=44是形成课堂教学进程设计的新结构。

【】【】四是明确校长和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凸显了校长的战略性谋划能力和领导力、智慧型教师的教学创生能力,并孕育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流派。

 

50 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重大进展

受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直到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课堂教学”词条的解释仍是与“个别教学”相对应的“班级上课制”,即教学组织形式。从300多年前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还是19世纪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理论,乃至20世纪50年代凯洛夫的教学五环节,均未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生存方式和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一,揭示了课堂教学生成发展的核心内涵。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发展观的教学目标及其多元价值取向,实践活动与教学认识,合作交往与教学的社会性,人文、科学统整与教学文化性,教与学方式变革与学生差异发展。

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3个基本命题:

1课堂教学是一种使人找到生命自觉的变革性实践;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是课堂教学阶段性目标实质性的超越;课堂教学是在变革与适应、解放与控制、继承与创新的互动中建构与生成的。

2,重构了课堂教学结构要素及其研究体系。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核心进行重构,形成了“目标理念、内容选择、进程设计、方式策略、反思评价”5个基本要素。

在目标理念上,经历了从“知识点”“三维目标”到“四基”的发展过程,实现了从关注知识体系到关注学生学习成长,从学科中心向学生中心,从应试和知识本位向注重提高素质、育人为本转型,实现了学校教育从“工具论”到“发展论”研究主题的时代位移。

==在内容设计与选择上,批判旧的唯理智主义知识观,关注学科知识的整合,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关注与现实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学习机会。

==在课堂教学的进程设计上,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从教师系统讲授为唯一方式到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探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无论是对已往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目标—策略—评价”,还是以儿童经验习得为中心的“活动—体验—表现”,这无疑都是一个重要突破。

==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以关注生命自觉、主动生成为核心,重建学生的学习方式。

3,创生了课堂教学实践的多种形态---集中在对“要构建什么样的课堂”。创生了名目繁多、各有特色的课堂形态:基于生命自觉的课堂,基于情境教育、生态观、素质教育、教学文化的课堂,基于回归生活的课堂,基于合作交往的课堂,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智慧课堂,个性化学习课堂。此外,除了从国外引进的“翻转课堂”,还关注颇具成效的若干“高效课堂”,体现为区域性推进的“品质课堂”“自主学习与发展的课堂”等,均呈现出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实践性和文化性。

4,构建了基于本土实践的课堂教学研究范式。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是使研究呈现3个主要特点。

一是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多学科的研究视角不仅有教学论、学科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还有教育社会学、语言学、生态学、发生学、现象学以及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话语体现了课堂教学改革开放、多元的重要趋势。

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实验研究。首先,坚守“教育实验首先是教育思想实验”,以高位理念引领,充分挖掘实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呈现出多种类型,既有在一定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由高校及科研单位研究者策划主持的教育实验,也有以解决实践中学生学习成长中的问题为核心、以教育实践工作者为主体的数量众多的教育实验,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理论的验证性实验和以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三是优势互补、联合攻关的研究团队,理论与实践碰撞中共同创造

60 课堂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

课堂教学是当下学校内涵式发展和改革创新的关键。从学生发展状况分析和把握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和把握课堂教学改革在推进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责任。

1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1 是正视环境因素带来的诸多矛盾。例如:

社会压力下工具化、功利化的教育导向和追求与培养现代人的发展目标相偏离;

1-2 考试文化的制约与为学生搭建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平台相悖;

1-3 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多而杂的教育内容以及形式化的教育方法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相冲突。

1-4 现行的学校教育体制还不能真正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2 寻找解决学生学习负担较重的有效途径。课业负担重的深层原因是,各相关群体对分数的畸形追求,应试教育倾向,社会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等。

3 要对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现状进行反思。

教师充分实施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以及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形成课堂教学高位的理论引领和改革思路;关注课堂教学改革丰富实践经验的理性概括提升。

4 把握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力军,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发展,把握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形成教学特色。教师要有发展意识、反思意识、效率意识和特色意识,提升对现代课堂教学科学性的把握。

5 学校应以“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课堂教学的深化研究应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追求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理想课堂,能为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使其主动积极地发展自我,从而让师生共同拥有轻松宽裕的成长空间。

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瞄准“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让教育家型校长和智慧型教师更快成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51-1199190.html

上一篇:学导式创新教学提升五元智能吸纳苏霍姆林斯基的理念 ---学导式创新体系漫话6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导创
下一篇:21-40学导式创新教学提升五元智能见百度学导式教学法索引(21-40)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 学导创摘选24919
收藏 IP: 111.41.13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