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2018,我最后一批硕、博士研究生的答辩落下帷幕,我的生物躯体正在逐年累月加速老去,所从事的衰老研究生涯也将风光不再,偃旗息鼓,趋于平静。在我这一辈子近300篇学术文著之外,我深知我的研究生群体的硕、博士论文中其实有着许多丰富多彩,富含科学价值的内容。为了系统地审视回味他们的研究成果,我向我的关门弟子要来了登陆研究生毕业论文网页的方式,首次完整地浏览了我名下的研究生群体——我回国18年科研生涯结出的桃李们——的佳作。
点进CNKI的硕博论文-导师网页,发现我这一辈子名下也算桃李芬芳,硕果累累了。加上今年刚毕业的研究生,我已培育了约40名研究生,其中一名博士后,9名博士(含挂名的),33名硕士。这群学生中已经有了3名出国,5名当上了教授,不少人已成为国内相关领域的骨干。我在湖南的开门弟子去年在《细胞-代谢》发表了高水平限食研究大作,享誉衰老研究学界。我的学生们正年富力强,年轻有为,羰基应激衰老生化研究后继有人,老师为你们骄傲……
由于文-革的耽误,我自己23岁(1978)才从苏北的一个知青点考上了大学。33岁(1988)有幸出国去了瑞典留学,进而在40岁(1995)才拿到了博士学位。我44岁过完生日(1999年底)受聘回国,在湖南的一所211大学当上了特聘教授,从那时开始有了自己的研究生(由于入职的大学起点不够高,仍记得我们当年曾经为所在学院申报博士点苦苦挣扎,呕心沥血!)。18年来,尽管本人不擅长扮演严师学霸的大牛角色,但也基本可算是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的老师。如今小知青成了老顽童,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老骥伏枥,敲敲边鼓,喊喊加油了。
时至今日,尽管当今科技已经高度发达,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仍然不可抗拒,虽然我们已经明白了“Why Aging”(参见本人科学网博客-置顶1-中的博文),但是对于“How to Anti-aging”人类还是很不在行,细胞、基因、干细胞等等等等,依旧在崎岖小道上蹒跚而行 ……
呜呼!
当年小知青,王不留行天留行;
科研探人生,一步一坑夯脚印。
衰老抗衰老,生化本质虽已破,
无可奈何处,痴心笑望柳成林。
部分硕博士论文如下:
巴西红耳龟红细胞血影蛋白质组学及对其低温缺氧抗性机理的研究_高军.caj
丙二醛与丙酮醛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的影响_王硕.caj
MDA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钙稳态的影响_蔡建光.caj
吡哆胺在防御生物衰老过程中羰基应激的重要作用_康战方.caj
血浆RCS水平与NAFLD风险率的相关性研究_刘圣林.caj
注:有些论文的篇幅太大,传不上来,抱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9 0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