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荐文:文化研究权威约翰·哈特利教授对”中国特色“的思考
热度 1 任翔 2015-7-24 09:41
澳大利亚文化研究权威,著名学者约翰 · 哈特利教授近日撰文,以中国时尚创意产业的国际化为话题,谈了对“中国特色”的一些文化思考,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Next Big (Export) Thing?“ http://blogs.nottingham.ac.uk/chinapolicyinstitute/2015/07/21/chinese-characteristics-the-next-big-export- ...
个人分类: 评论杂谈|12142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科普危机与学术评价的论文导向
热度 2 任翔 2012-4-18 15:22
前两天看到一篇谈论国内科普危机的文章《 直面科学传播的窘境 》,文章列举了一些了造成国内科普不畅的原因,我觉得,忽略了一条根本原因——那就是论文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虽然“ publish or perish” 源自西方,但是 英美等国近些年一直在倡导“开放科学”或者“公民科学”,以此提高社会公众的 ...
个人分类: 评论杂谈|4759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中国离书香社会有多远
热度 3 任翔 2011-9-5 09:31
越来越多的中国出版人和业者倡导“书香社会”。从最近出版业展会看,其组织形式也悄然发生着改变——从以往侧重业内交流转向侧重市民参与。这一转型值得称道。从近期上海书展的效果来看,市民潜在的图书购买力与畅销书作家的现场签售可以产生超强人气,这让很多参会者振奋——谁说中国人不读书?图书还有明天! &n ...
个人分类: 评论杂谈|4070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3
两篇关于我国科研创新的好文章
热度 4 任翔 2011-9-1 12:33
《华尔街日报》近日陆续发表了两篇反思中国创新政策与创新体制的文章,观点犀利,很有启发。特转发过来,共赏。 ================= 观点:“自主创新”政策扼杀中国创新 http://cn.wsj.com/gb/20110901/opn095615.asp 中 国2006年发起的自主创新计划给世界科技巨头敲响的警钟,超过了1978年开始经济改革以来的其 ...
个人分类: 评论杂谈|4862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4
你的成功证明了体制的错误:李娜,我为你欢呼!
热度 4 任翔 2011-6-5 10:44
李娜历史性地夺取了法网冠军,这是中国人,也是亚洲人第一次夺得大满贯赛事的冠军——美籍华人张德培不在统计之列。此事被主流媒体炒的沸沸扬扬,央视记者居然“内牛满面”,黄健翔似的歇斯底里地呼喊,什么“中国人的骄傲”,什么“代表着 13 亿人的梦想”,主流媒体,又打出了什么“亚洲人的骄傲”,等等。 ...
个人分类: 评论杂谈|3834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4
科学与社会的互动:评 《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10-2011)》
热度 2 任翔 2011-5-25 15:01
今天发布的 《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10-2011)》还有点新意。 报告强化了 科学信任的概念,一方面,把科研机构的公信力与政府进行了比较,注重提出了政府与科研 结合时, 导致公信力下降。另一方面,科研道德、科学家的道德楷模作用成为了科学公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的结论还算客观:公众对科 ...
个人分类: 评论杂谈|3586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区分国民智商的几条标准,欢迎补充
热度 3 任翔 2011-5-20 11:12
(1)用百度还是用谷歌,这决定了您的视野 (2)用QQ还是用MSN,这决定了您朋友的档次 (3)用汉王还是用苹果,这决定了您器材硬件的水准 (4) 看国产电影还是看外片:这决定了您娱乐的品位 (5)用360 、瑞星,还是用外版杀毒软件:这决定了您的安全 (6)读中文书还是英文书: 这决定了您获取知识的准确性 (7) 看C ...
个人分类: 评论杂谈|341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3

本页有 3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