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讯台/科学新闻评论 Science and Media in China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hujun 一位科学记者的观察

博文

继承“环境遗产”

已有 2926 次阅读 2008-8-31 21:57 |个人分类:个人作品

《财经》记者 李虎军  总第218期 出版日期:2008-08-18

奥运会不应只是一个为期17天的烟火盛会,应是中国向清洁发展转型的一个契机

奥运会火炬手阿齐姆施泰纳(Achim Steiner)最关心的,并非这场体育盛会本身,而是主办城市北京的环境问题。
  这位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执行主任,是“绿色奥运”最主要的支持者之一。奥运会开幕前后,他也穿梭于北京各处、场馆内外,以切身了解和体验这座超级大城市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进展。
  北京的空气质量问题一直是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施泰纳则认为,一些媒体的报道比较片面,忽视了北京环境质量的显著改善;在各种公开场合,他多次为东道主辩护,并强调“北京的环保成绩需要更多时间来证明”。
  施泰纳还对北京筹备“绿色奥运”的过程中,国内外多家非政府组织和大量志愿者的贡献表示赞赏。在他看来,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公民社会的积极参与。在此次北京奥运会上,他领导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还宣布,将该机构首个“环保冠军”授予姚明,希望这位篮球明星“帮助提高民众在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意识”。
  8月7日,在联合国驻华系统与北京奥组委联合举办的一个志愿者激励活动之后,施泰纳接受了《财经》的采访。

  《财经》:你是否担心北京的空气质量问题,特别是PM10(尺寸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的浓度?
  施泰纳:自从北京赢得奥运会主办权,联合国系统,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就在环境方面与中国进行合作。
  我们与北京奥组委的合作内容之一,就是探讨“绿色奥运”承诺的具体指标。去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经发布了一份独立报告,评估了北京奥运会兑现了哪些承诺。
  报告显示,中国政府承诺的绝大部分指标都已经实现,甚至超出了当初的承诺。在奥运会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像北京这样利用奥运会,过去七年中在环境方面做出如此巨大的改善。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北京的环境保护已经没有问题。我们都知道,北京的空气质量确实还值得关注,就像你刚才提到的可吸入颗粒物,其浓度仍然是中国公民在今后生活中不希望看到的水平。
  我相信,北京市政府部门在非常认真地对待环境质量问题,即使在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绿色奥运”带来的经验教训和激励也不会结束。

  《财经》:从你了解的情况来看,你觉得奥运会的17天是否可以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空气质量准则?
  施泰纳: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些天很多媒体都在报道的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是2005年更新的版本。对于发展中国家,这个准则提出了过渡期三个阶段的目标。
  公正地说,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当中国在2001年做出申奥承诺时,世界卫生组织原有的空气质量准则还在生效。对于原有的空气质量准则,中国肯定可以符合;对于新的空气质量准则,中国也可以符合过渡期第一阶段的目标。
  我真正担心的是,我们或许会因为过分怀疑而忽略了很多事实。
  当奥运会结束时,有两点是清楚的:
  第一,如果天公作美,北京的空气质量会变得更好一些。
  第二,如果天气不好,空气质量可能会更差一点;但这也无法改变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如果奥运会不在北京举办,这里的空气质量可能会比现在差得多。各种改善空气质量的努力,已经为这个城市留下了巨大的遗产,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信息。
  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其实是为常住居民制订的。对于永久居住在北京的人们来说,这些数据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这些来访者和运动员,也就在这里待上17天;也许我们不用像媒体这些天所渲染的那样,过分担心北京的空气质量问题。当然,运动员希望在比赛时的空气非常干净,希望拿出最好的成绩,我尊重这一点。作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负责人,我每一天都在努力,让各个政府更加积极地承担其责任,而呼吸干净的空气也是人们理所当然的权利。

  《财经》:奥运会结束之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什么时候可以完成对它的环境评估报告?
  施泰纳:北京奥组委、中国科技部和环境保护部目前正在讨论这个问题,以确定怎么评估奥运会(各种环境保护措施)的经验教训,包括对一些数据的评估。
  我不知道他们发布评估的最后日期,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有兴趣合作参与评估。
  我们相信,这里面有大量的经验教训,不仅是举办奥运会本身,还有公共交通的改变、能源供应的改变、公众环保意识的改变等。这些经验教训对其他国家也很有参考价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希望帮助不同的国家相互学习。
  因此,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我们能够拿出第一份北京奥运会之后的环境评估报告。■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20080816/77283.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8-36844.html

上一篇:(观奥杂谈) 奥运冠军的学业
下一篇:北京奥运“碳平衡”悬念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