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零碎的想法和美好的回忆,存在科学网博客这个更大的“朋友圈”里。
打算滞后1年整理,这样可以重温一下看过的重要文献,整合进大文章的日记也不必转存。
2016.12.18 舟山朱家尖乌石潭 这些黑色砾石的母岩是什么?如何被剥蚀并搬运到这个海滩?造就这个海滩需要什么样的水动力条件和地形条件?为什么在沙滩为主的朱家尖和普陀山,会出现这个砾石海滩?这些砾石运动轨迹如何,如何跟踪它们的运动轨迹?从砾石层的厚度和分布范围,能够推算这个海滩发育了多久吗?
2016.12.20 河姆渡遗址 7000年前,靠几片石器,河姆渡人发明了隼卯结构,盖起了两层楼的大房子,修了带除污功能的水井。他们是中国最早种稻的人群,他们捏的陶器造型简约,捏的泥巴玩具很生动。他们的陶器坏了,打几个洞,补补再用。他们用鲨鱼牙齿在玉石上刻花。他们喝茶,不小心把饭烧成锅巴,在盆里栽花,花很多时间臭美,吹笛子勾引女人……他们死去,也会被体面地下葬。今天,河姆渡镇上的人依然种稻,还多了茭白。不远处,宏伟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和巨大的风电叶片,彰显着人类征服自然的气魄和创造力。
2016.12.25 广州,随感 我盼望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既会做研究,也会讲故事,告诉大家科学如何有趣迷人,告诉大家科学不仅仅研究数理化天地生,还研究玛雅人为什么消亡,为什么快乐的时候时间过得快,为什么大嘴特兰普能当上美国总统……科学普及类书能荣登畅销书榜首,还有国家领导人作序。
我盼望中国的编剧多从日新月异的科学发现中获得灵感,少点清宫小资、腻腻歪歪。设计师设计出恐龙冰箱贴、星际旅行模型、养蘑菇的玻璃钟,把物理方程写到蛋糕上,但不要将结晶瓶忽悠成能预报天气的天气瓶。
我盼望在中国人眼里,富有科学才华和精通琴棋书画的人一样,都算才子才女。大人和孩子们都喜欢探索自然,问一大堆科学家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大家说话都讲逻辑、摆证据,虽然他(她)可能不知道这就是科学精神。
2016.12.29 广州,读文献 Science杂志的报道Mysterious, ice-buried Cold War military base may be unearthed by climate change说1959年,美军在格陵兰60米深的冰盖下,挖地道,用于发射导弹。这项秘密工程代号Iceworm,1960年代被放弃。2016年,科学家打钻取冰芯样时,无意间发现了这个秘密,大量废弃军事设施随之被发现。由于气候变暖,格陵兰冰盖加快消亡,估计2090年Iceworm工程将暴露地表。这个可以拍一部007电影了。
2017.1.10 广州,好奇 神奇的缀壳螺,习性独特,长到一定大小后,“会选择一些贝壳、砂石、杂物,用分泌液粘在自己的壳体上。它不是杂乱地将其胡堆在自己身上,而是十分严格地从种类、色泽、形状上进行筛选,按一定的形式和方向呈螺旋形或放射状粘合”。至于缀壳螺为什么这么做,原因不明。我想园丁鸟修筑漂亮的巢,来吸引配偶,缀壳螺这样精心点缀自己,大概也是为了吸引配偶。
2017.1.11 广州,读文献 据Science杂志的报道Tumors set time,主流西医开始在人体大系统的框架中研究癌症,他们的专业词汇signaling pathways,homeostatic mechanisms,还有这句话Tumor-secreted molecular messengers (the secretome) can spread over a range of distances……这些和中医理论(如经络)很像呢。
2017.1.25 广州,亲子 面对一叠新奇的代代果,理科生阿真和文科生老爸对话:
文科生: 野生的?
理科生: 不是吧,但一开始应该是野生的。所有的一开始都是野生的,你也是野生的。
文科生: 你是说我这个野种从哪来的?
理科生: 我是说人都是野猴子进化来的。
2017.2.2 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 从南越到清代,上下两千多年的遗址都叠压在这个大厅里,附近发掘出500多口各个朝代的水井。大概古代广州水道纵横,洪水泛滥,适宜居住的地方有限,各朝各代都看上这块风水宝地。
2017.2.14 广州,读文献 据Science杂志的报道Prediction and its limits,科学家打算借助大数据,创建社会发展和人类行为预测学。他们信心满满,野心勃勃,打算让阿西莫夫的“心灵史学”成为现实。
2017.2.18 广州,读文献 《海错图》,清康熙年间的海洋生物图谱,作者聂璜。绘图精美,工笔技法,卡通风格,现代构图,亦真亦幻。说明精要,给生物们的配诗更妙,风格各异,摘选三首幽默的。
《鲳鱼赞》: 态娇骨软,鱼比于娼。啖者不鲠,温柔之乡。
《墨鱼赞》一肚好墨,真大国香。可惜无用,送海龙王。
《海夫人( 即贻贝)赞》:许多夫人,都没丈夫。海山谁伴,唯有尼姑。
有空细看文字,兴许还能挖掘出一些三百年中国沿海生态系统变迁史。
2017.2.21 广州,好奇 今天看到正牌的木棉花,还有拾花的老人。原来上次看到的是美丽异木棉。
2017.4.5 广州,随想 浏览一位老同事弄的热门科普视频网站,想起别人给我寄的果壳版科普书,感觉中国当下的大众科普(区别于主要以科研人员为读者的科普)路走歪了。1. 基本只是普及知识,忽略普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以及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而后者才深入到科学的本质。2. 不少装萌卖性,哗众取宠,博取眼球。 3.专业的科学家不热心,热心的门外汉贩卖不甚可靠的二手信息,缺乏科学家和艺术家、作家、记者合作的精品。
好的科普作品通过普及科学知识,讲述科学发现的故事,传播科学精神,解释科学方法的精妙之处,使读者领悟到科学体系与人类社会密不可分,共同进化。优秀的科普作品不说教,深入浅出,是原创艺术作品,需要高超的创意和技巧,不比创作科研论文容易,也不比其他艺术作品缺乏感染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47卷4期383-437页发表了“华夏山水的由来”专题。这是否预告中国科学家群体开始关心科普?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是地学科普写作的一个很雅的切入点。
2017.4.7 广州,读文献 “知识分子”公众号上,蒋百川的《科学研究的方法》系列很好,推荐给大创项目的学生看。我的一位作家朋友也看了,回复说“我现在写小说也和你们科学家做实验一样的”。我说:“原创科研和创作文学作品有一点完全相同,就是通过研究/描写某些个体的特殊性/特殊经验,深入阐释自然界/人类的某种普遍规律/人性。完全不同的是,科学论文要给出明确的结论(不确定性也是一种明确的结论形式),对文学作品则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2017.4.25 广州,读文献 灵魂是否存在?现在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研究啦。有兴趣的可以读一下诺贝尔获奖者Francis Crick的新书Astonishing Hypothesis: The Scientific Search for the Soul。注意,作者说的soul不是我们通常说的外部显灵,而是how the human brain "sees",或者说内心通灵。脑科学和意识科学继续发展,一定会有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内心通灵。我想知道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
1. 灵魂(内心通灵)是否存在?如何从科学上定义和度量所谓的灵魂?
2. 灵魂产生的原理,发生作用的机制是什么?
3. 什么人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容易感觉自己遭遇了灵魂?
4.关于灵魂的研究发现,如何应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
5. 科技进步如何改变人类对灵魂的感知和信仰?
6. 人类对灵魂的感知与信仰如何参与塑造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制度(包括宗教)?
2017.5.3 广州,随感 教师,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教师,这个职业和医生有一点很像,对学生不能有个人喜好,不能喜欢就教,不喜欢就不教,更不能因为想到这些孩子长大了,十有八九会变成自己不喜欢的世故的成年人,就不认真教,只能一视同仁地尽责任教。
2017.5.3 广州,读文献 《鞠躬尽瘁 死而不已——追忆吴文俊先生》摘抄。吴文俊:“学习中国数学的历史,我发现中国数学发展的途径、思想方法和现在的科学理论是相反的,是根本不相同的。中国是算法式的。算法是你做了第一步,就知道第二步该怎么做,做了第二步就知道第三步该怎么做(注:数学机械化思想)。而西方的现代数学,每一步的证明都要经过思考,走了第一步不知道第二步怎么做。我受了这个启发,就想是不是在数学的许多领域也可以按照中国这种算法的方式。这在现在的实现条件,就是我们有计算机。”
吴文俊先生总结道,数学机械化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数学,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精髓。源于西方的公理化思想和源于中国的机械化思想,对于数学的发展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应兼收并蓄。如今,计算机科学被认为是算法的科学。中国古代数学以算法为核心的机械化思想,既传统又前瞻,将为信息时代数学科学的创新发挥重大作用。
2017.5.24 广州,随想 科学研究,最关键的关键词永远是科学问题、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毅力与耐心。
2017.5.28 广州,旅行回忆 为了准备学术交流的PPT,翻出十几年前在黄土高原旅行的照片。怀念二十几岁时的独行时光。感谢所有让我搭便车的司机们,展示压箱嫁妆的婆姨们,唱歌给我听的民间歌手们,开开心心大大方方让我拍照的孩子们,感谢收留我过夜、给我做好吃的的人家。尤其是第一张照片里的婆媳。一大早,我着急赶路,她俩怕我滑倒,一路扫雪,从沟那头坡上家中,一直扫到沟这头的大马路我等车的地方。非常感动。
2017.6.18 广州,看片 国家地理纪录片Water and Power:A California Heist (2016)观后感:黄河被改造的深度应该不在加州河流之下,而黄河的流域更广阔,被改造的历史更悠久。好莱坞以资本家抢夺加州水资源为背景,拍了经典电影《唐人街》,吴天明根据山西农民打井的苦难史,拍出了《老井》。为什么尽管人们经常明知工程措施并不可持续,却依赖通过工程措施来解决问题?从人类如何感知和应对环境风险的角度,理解人类的短期行为,才能制定出更可行的环境政策。
2017.6.28 如东长沙镇,出野外 来苏北海岸研究米草盐沼。晚餐上点了一份当地特色菜——炒黄泥螺。不爱吃,炒的不如腌的好吃,不过腌的也不是我的菜。出小饭馆,看见一台奇怪的机器。一打听,原来是专挖文蛤的机器,还在研发中。正在捣鼓机器的师傅说文蛤一斤卖5元钱,其中2块半是人工挖文蛤的费用。这台机器研制成功的话,一台至少可以代替100个工人。
我说英国人挖蛤的办法是在涨潮是用机帆船引擎搅动沙土(因此在潮滩上画出很多圈圈)。师傅听了,立刻说洋人的方法在如东这儿不适用,因为这儿气温高,文蛤活动性强,搅上来后,只要几分钟,文蛤又钻回土里去了。我又半刁难地笑着说:“师傅,您这机器要把海滩耙坏的。”师傅指着车尾,胸有成竹地说:“想到这个了。在这加个部件就可以把泥再铺平,不留痕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3 1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