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m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ilman

博文

来自一个材料人的星辰大海

已有 2373 次阅读 2020-12-16 09:50 |个人分类:工业互联网+新材料|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图片

图片

沉寂了半年之久,很多朋友也曾不断询问,为何迟迟鲜有文章发表,难道已经退出江湖了吗?当然不是,思索了近一年时间,很多困惑终有所悟,从一个材料人转变到工业人,是时候谈一些个人的见解了。

图片


图片
  其实近期以来,我主要在思考这么一些问题。


面对美国的制裁,后疫情时代,中国的材料行业,尤其是新材料行业究竟会何去何从?

国家推进制造强国战略,推进互联网+制造业,这些跟材料行业有多大关系?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材料行业的高质量到底是什么?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材料行业有什么机会?

材料行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供关键材料的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否也能促进材料行业的蓬勃发展?

大量的制造企业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材料企业是否也有机会参与其中?

材料行业提到的大数据(含材料基因工程)和产业大数据、工业大数据、云计算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

图片

诸如此类的“疑难杂症”,或许每个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仔细推敲,在此针对几个问题简单谈一下个人的想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首先,材料领域相关的行业很多也是制造业,何况一代材料,一代装备,所以谈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一定不能落下材料及其制品的生产企业。材料作为制造业的基础支撑,没有好的材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从国家层面,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也为了让企业长期生存下去。中国是材料的制造大国、消费大国,但始终没有进入材料强国序列,在2019年,从工信部、中科院、工程院乃至省市地方,都曾梳理过卡脖子技术,其中就有很多关键材料的制备工艺和装备。所以提倡攻关卡脖子技术,提倡强链补链,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前的一些准备。


谈到高质量,其实可以简单拆成三个字,“高”,就是要认识高,水平高,模式高,“质”,一定要注重品质,本质和实质,“量”,强调生产数量,更注重销售量,营收量,懂得衡量。如果从这个层面去推敲,中国的材料企业除了强化技术,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其中就有一项,材料企业是否要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从现有情况来看,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工厂是践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行动,而制造业集群,更多是为了集合全行业的优势,提升整体水平,强调先进,依然是为了呼应高质量。当然目前鲜有材料生产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反而是使用材料的企业,如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屡有示范项目公布。(其中缘由和情况,待下次解读)


物联网、云计算、工业互联网、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本身是一类赋能技术,一定可以服务于材料企业,准确的说,会优先服务于材料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毫不夸张的说,这些会重构材料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使用等各个环节(重构企业乃至全产业链业务形态和模式),届时所有的参与者(产学研用等)都会改变参与模式,关于这个话题,在后续的内容中我会详细介绍。值得注意的是,谈“工业互联网+”有些喧宾夺主,既然是赋能技术,应该是“材料制造业+工业互联网”。需要区分的是工业互联网明显有别于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工业互联形成的网,而且应该是立体的网,而绝非是工业的互联网。


从行业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所谓的材料行业大数据(主要是技术、产品、市场、科研人员等)远没有产业的大数据、工业的大数据重要。因为后者更关注材料在工厂的生产、使用和流通,实验室的成功还似纸上谈兵,真正把材料做成好的产品,畅销的商品才是王道。在业内,从技术转移到商品真正推向市场,始终有一条鸿沟,随着产业不断融合发展,单纯提供技术的模式似乎会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龙服务、交钥匙
工程


从材料大国转向材料强国的路还很远,如果拆开来看,需要逐步实现材料研发强国、材料生产强国、材料使用强国

图片


  

图片

此去星辰大海,归来依旧是少年。来自一个材料人转向工业人的内心独白。

图片

图片



    下一期,

探讨一下“后疫情时代,中国的材料行业,尤其是新材料行业究竟会何去何从?”,畅谈材料行业发展的几个趋势。敬请期待!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sekCb9OcrY8CEEh7jtV76w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8870-1262698.html

上一篇:从植物到塑料:Worley助力Avantium公司,将下一代可持续塑料推向市场
下一篇:『前沿热点』Toraphene推出全球首个石墨烯增强生物塑料
收藏 IP: 115.197.24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2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