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9月11日, Old Windsor, UK
ALPSP19年会依旧在老地方举行(2020@Manchester),首日下午的会议分3个部分,分别是Keynote报告,大会讨论Breaking the glass ceil,ALPSP创新奖决赛。
DORA
Keynote报告是关于DORA与科研评价,报告人是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Stephen Curry教授。
学术圈对DORA(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科研评价宣言)并不陌生,这个文件2013年在San Francisco签订,网址是www.sfdora.org。巧的是,Dora还是个很有名的少儿英语节目里的卡通形象。
关于学术评价的讨论时有报道,特别强调不能用期刊的影响因子来评价一篇文章的学术价值,同样不能用于评价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
最近Nature还发表了Elsevier调查审稿人操纵论文引用的评论:疑似 “操纵引用”被曝光——爱思唯尔调查数百名审稿人。
期刊有影响因子指标,大学有各种排名,管理部门也希望有类似的系统来管理科研工作与科研人员,但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
从管理上来讲,需要计量指标metrics,但如果指标被不正当使用,与incentive和reward结合得过于密切,指标就会失去其真正的效果。
在某些指标的错误引导下,部分科研人员更关注于能为其带来research credit的东西,而不是真正的Science或者解决实际问题。
开放的科学将带来更好的科学,所谓open science, better science。
preprint能够更快地发表,关注content而不是期刊(container),更多的读者(这一点与OA类似),有利于推动公开的同行评审。
data sharing,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必然结果,可以带来更多的scrutiny与更高的可靠性。
Open Access有助于实现开放的科学,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持有同样的观点,请看The Guardian上的文章:why open access makes no sense。
开放获取之后更开放的是Plan S,同样引起很多出版商的争议。
需要进行科研评价,但什么是success?
reliable, rapidly communicated, accessible, high quality的研究,能够增加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并让世界更加美好。
研究人员能够合作,感到有义务关心团队成员和同事,愿意贡献于其所在的学术圈。
research system要能尊重其成员的价值,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并给予不同的个体以展示创造力的机会。
整个报告中我最喜欢的quota:
“If we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 we need to be unrealistic, unreasonable, and impossible.”
一个国外听众问了个关于中国的问题:中国要求科研人员把文章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Curry教授有来自国内的合作者,对这方面他有些了解,虽然情况在发生变化,但目前依然无解。
报告结束,跟Curry教授讨论一个问题:如果research assessment足够科学合理,preprint会不会终结期刊的生命?我们还要花多少精力去办刊?他认为,短期内期刊还是需要的,很多学会也是支持期刊的。
现实的确如此,但是,我们要出版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要办1000种科技英文期刊才能匹配中国的科研实力。当我们花了很大精力把期刊办成的时候,会不会到时候期刊的功能已经变化或者弱化?我也不知道答案。
ALPSP创新奖决赛
今年有4项产品入围决赛,昨天是产品展示,今天晚上(当地时间)公布最终结果。
进入决赛的分别是BMJ best practice,PreLights,repita和scite。
BMJ best practice是医学临床有关的网站服务和app,不甚了解医学方面的内容,但他们有中文的网页,感兴趣的可以看看:https://bestpractice.bmj.com/info/cn/
PreLight似乎是点评BioRxiv上面的文章,支持在线讨论:https://prelights.biologists.com/
repita为论文提供信用报告(credit report),服务对象包括研究人员、出版商和基金,其宗旨是为了提高论文的可重复性。repita关注论文的report quality和科学方法的robustness,而不是研究本身的创新性。https://www.ripeta.com/
scite基于深度学习展示一篇文章对参考文献是支持、反对,还是只简单提及。最引起我关注是它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Josh Nicholson。这位弗吉尼亚理工的细胞生物学博士之前已经担任过两家公司的CEO。
4个产品或者其创始人都与生命科学、医学、健康有关。
谁会是今天晚上最终的赢家?
最后,大锅吃饭!
重要说明:本文内容源自现场记录及网站信息,不保证全部内容是报告人的本意。
致谢:感谢中国科协提供会议旅行资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8 0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