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owlight 编辑,用文字说话;学术,用论文说话

博文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老刊带新编辑成长

已有 1464 次阅读 2024-5-22 09:36 |个人分类:编辑部的故事|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今年是《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创刊60周年,与其他编辑相比,这对我来说更有特殊意义。从2005毕业开始工作算起,我已经在编辑部工作了20个年头,开始几年就是在《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编辑部度过的。与老编辑们的共处、学习非常快乐,很多编辑技能(像编校、翻译)也是那段时间开始锻炼的,并拥有自己的第一本《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

记得面试的时候有人问我现有的3本中文刊里面更喜欢哪种。我当时说《中国激光》和《光学学报》只发表学术论文,看起来差不多;《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上有很多有意思的信息,而且我还看得懂。就这样我与这本刊的缘分开始了。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原本是一种信息情报类的期刊,虽然后面也发表少数综述和研究论文,但各种新进展、新动态一直是期刊的重要部分。这本期刊之前用过一个名字——《国外激光》,所以我们的信息源多数是国外的媒体,也包括学术期刊,找到合适的信息源再动手翻译或者编译。这让我很短时间就了解激光、光电子行业内有代表性的媒体。我们经常浏览的网站以英文为主,但很多老编辑身怀绝技,他们不但懂英文还懂俄语、日语、德语等,可以看到更多的资料。

说起翻译,我还用过一种CAT(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工具。把英文稿导入之后,它会给出每个单词或者短语的备选意思,把最准确的选项选出来,再修改个别词语或者调整一下顺序,就能简单成文。这种方法,可以避免重复输入多种术语,减轻工作量。当然,这跟现在很多平台的智能翻译不可同日而语,但的确也是我那时接触到的最“先进”的办法了。

虽然《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发文比较少,但同样有一些固定的作者。跟学术期刊不同,《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的有些作者是从事信息情报研究的,很愿意在我们期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从方向上来说,激光聚变和激光武器是期刊关注的重要领域,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也多是涉密部门。记得到当时去花园路L号拜访R老师,就只是在外围的地方(好像图书馆)聊了一会儿。

有一个重要工作(可能当时没有觉得那么重要),就是开设了“中国光学重要成果”这样一个栏目。这个栏目是我刚开始当编辑时负责的,很明显,这么高大上的栏目肯定不是我一个新手能搞定的。时任副主编的周常河研究员手把手交我如何做,并亲自打电话向一些院士、专家约稿。20年时间,这个栏目升级成为了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评选和年度的高峰论坛。这个栏目的初衷是向国内读者介绍中国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优秀论文,当时中国英文刊跟现在不能同日而语,论文外流相当严重。虽然现在会有中国期刊上的论文入选“中国光学十大进展”,但仍然是少数,所以中国的英文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激光、光电子技术有非常大的应用的市场,《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在早期非常关注相关产业动态,并采写一些关于企业技术开发的稿件。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去到了一些激光、光电子有关的企业了解技术设备的应用。那是我与企业接触最近的一段时间,后来期刊转型为纯粹的学术期刊,就与企业活动渐行渐远了,还觉得挺遗憾的。

起初,数字化出版是很遥远的事情,科技期刊才刚开始网络化,《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还没有使用在线投审稿系统,电子邮件来回是最常用的方式,间或也收到审稿人、作者邮寄来的纸质版信件。作为一个新人,我还试着探索用计算机减少一些重复劳动,例如用word+outlook组合给不同的人群发邮件,打印邮寄材料的信封。后者是节省了一些抄写的人力,但因为信封比较厚,比较费打印机。

有段时间可能真的无聊就开始练习五笔输入法,现在看来一种似乎很过时的技能,我在词库里面为“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创造了一个快捷输入iign,并一直用到了现在。此外还学习过用InDesign排版,制作html网页,长时间不用学习到的一点点东西也都荒废了。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家获取消息的手段越来越多,对于期刊上的信息资讯需求不断下降。这给期刊发展带来危机,大家开始讨论期刊转型发展的问题,观点各异,实是在不同角度上看待期刊发展。不少专家说习惯浏览期刊的各种信息,编辑部则体会到期刊运营带来的实际压力。作为资讯类期刊,主要收入包括发行、广告、活动和少许版面费,需要比较完整的经营团队,而且与其他学术期刊的运营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关于期刊转型的讨论持续了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每个周五的下午杨老师带领大家头脑风暴,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回去用一周时间考虑再相互交流,碰撞想法。最后的结论就是发挥集群化优势,向学术期刊转型。

转型之后,作为责任编辑,我的主要工作就围绕学术稿件展开了。初期稿件质量还是有些参差不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作为学术期刊的《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慢慢步入正轨,质量与影响不断提升。2009年杂志社成立之后,特别重视英文期刊的发展,我的工作重心也转到了英文刊。《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在同事的经营下蒸蒸日上,论文质量、发文量、影响力及各项指标不断攀升。

过去20年,我们共同成长过一些年,虽然不再参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的一线工作,但我依然密切关注着这本开启我编辑生涯的期刊。60岁的《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比45岁的我还要年轻,祝彼此越来越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76-1435104.html

上一篇:创刊10周年,HPL带我们走向世界
下一篇:编校很重要,可把时间都用来搞编校就是你的不对了
收藏 IP: 101.93.179.*|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