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owlight 编辑,用文字说话;学术,用论文说话

博文

2023,Photonics Research和大女儿都10岁了 精选

已有 8510 次阅读 2023-7-12 10:38 |个人分类:编辑部的故事|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Photonics Research是中国激光杂志社在2013年创办的英文刊,今年恰逢创刊10周年,我近距离地为它工作了10年。我家大女儿,出生于2013年,今年也10周岁了。对期刊来说,出版工作年复一年,期刊慢慢地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影响不断增大,出版的文章越来越多,影响因子也在不断攀升。一个孩子长到10岁,从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到牙牙学语,再到现在理直气壮地跟大人顶嘴,展示出淋漓尽致的叛逆。很多编辑在做总结的时候会说把期刊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真让我回顾过去这10年,思虑越多,竟越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问题。

对于创办这本PR,我是十足的新手。在期刊筹备之时,我也就只有几年的编辑经验,英文刊工作经验更是少的可怜,我的同事们多数也是如此。当时杂志社只有一种英文期刊——COL,所有的英文刊编辑都源于COL,当时对于期刊的国际化、数字化出版都知之甚少,国内也没有现在如此频繁的办刊交流活动。还有,没有英文出版平台,几乎没有出国参加过学术会议,甚至跟外国人打交道的经验都很少。但很神奇的是,筚路蓝缕,我们也就那样开始了。如果说我们的创刊初期还算顺利的话,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创刊主编周治平教授和国际合作伙伴美国光学学会(OSA),当然也很重要的就是团队的努力和无所畏惧的心。周老师让我们对国际化、专业化办刊有了全新的认识,教会了如何按照国际规则做事,当前我们的一些作法也是周老师教诲的结果;OSA则给我们展示了成熟的、国际化的期刊出版管理机制与令人震撼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对于当爸爸,我更是新手。小孩的吃穿主要靠妈妈和老人照顾。当时好像国产奶粉质量声誉不好,还专门找在德国的同学快递Hipp,好像比国内的还便宜。从小吃洋奶粉长大,不怎么挑食,长的壮壮实实,一个地地道道山东小姑娘的样子。三四岁还是比较听话的时候,也会给她讲讲故事背些古诗。记得当时还买了民国的小学语文课本,上下两册,上册念了一半多,故事性还挺强的,虽然不如现在的绘本色彩丰富。一个当编辑的自然是希望小孩在识字阅读书法方面有更多的尝试,但也常常是事与愿违,时间长了就只能放弃一些天真的想法,小孩就是小孩,跟爸爸妈妈的想法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她从小喜欢画画,好像很多小女孩都喜欢画画,跟老师学了一段时间,刚要报名考级就赶上疫情,考级的事情也就放下了。一个事情当作爱好还有点意思,当成考试就少了很多情感上的东西。

要办好一本期刊,特别是英文期刊,一定要经常走出办公室走到实验室。办英文刊之前杂志社就有个活动叫“聚焦中国光电 走进实验室”的活动,编辑借开会或者其他机会走访期刊的编委、作者、读者,了解他们的科研进展和对期刊的一些意见或建议。创办新刊之后,这一块的活动得到了大大的加强,而且形式也较之前有了更多的计划性。开始还是编辑自己去走访实验室,到后来邀请期刊的主编一起走访,这个工作也得到了期刊主编的大力支持,周老师跟我们去了很多地方,为PR打开了局面。在实验室,开始编辑也会壮着胆子讲期刊出版有关的报告,主题多是论文写作与发表的注意事项,主编则会带来高水平的学术报告。走访实验室的活动主要在国内开展,要到国外宣传期刊还主要是参加学术会议。开始大家都缺少参会的经验,于是领导带头参加了很多会议,把PR和其他期刊带到了PW、CLEO等大会上,同时在参会的时候也结识了很多专家,特别一些热心的华人科学家。随着经验的丰富,每年都会有一些编辑出国参加会议,展台上的活动也越来越丰富。

同样,成长中的孩子也需要到外面去增长一些见识。在年龄小的时候去过的地方、吃过的东西经常长大后就忘记了,但旅行当中的情景会成为父母永远的回忆。2岁多的时候,带她去美国看望在UCI访学的妈妈,从西雅图飞到旧金山再自驾到洛杉矶,欣赏1号公路沿途壮丽的风景。时间长了,这些经历慢慢都忘记了,只有近前年去的地方还有点印象。有人说3岁以前的记忆会被抹去,经历过也就经历了过了,当时快乐过最重要。后来还有一次去河南的旅行,现在她也不太会想起曾经去看过的龙门石窟,少林寺,嵩阳书院。走着走着,小孩子就长大了,从要抱抱到牵着手走路,再到后来走自己的路。

回首十年,办一本期刊与养一个小孩还是有很多共同之处。例如现在看来,有很多地方还可以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把工作做的更细一些, 并做出更好的规划来执行。但很多时候,这也只能是一厢情愿,时间变了,办刊的方法与目的都发生了变化。例如,当时办PR的时候,在影响因子上似乎没有很高的目标,能做到行业内代表性期刊OL那样就很好了,当然后来的发展超出我们的预料;但现在的新刊都要求“高起点”,如果不能进到Q1的前列都没有机会申请刊号,PR应该要感谢当时领导部门的宽容,给了期刊较多的发展空间。同时,养个小孩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喜好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教育政策不同,多数小孩都是平凡的孩子,一定的条件下顺其自然,辅以劝导,成人就好,不求一定成才。

面向未来,期刊的发展并不完全以编辑的意志而定,一任任的主编、编辑团队,期刊的作者、读者都向对期刊的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在坚持出版底线的基础上顺势而为。同样,小孩子也在慢慢长大并学会走自己的路,不管是曲折还是顺利,生命属于她自己,成长于整个社会当中。

希望她们在未来能体验到美好也经得起风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76-1395066.html

上一篇:如何用“有限的”英语写好研究论文
下一篇:发表你第一篇英文稿件的COL今年20周岁了
收藏 IP: 210.72.70.*| 热度|

6 吴斌 张亮生 王恪铭 武夷山 崔锦华 宁笔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7 2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