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大师——陆志方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stone2009 云水随缘,清明在心 何妨向红尘深处借青山

博文

加拿大看病排队过长为那般

已有 3281 次阅读 2019-5-4 14:36 |个人分类:疾病控制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疾病控制论, 标准化困境, 医疗, 完美医疗

关于排队看病,最近发生了两件事。一是上海仁济医院一位患者看病过程中,不满意要等候几小时,起冲突而报警,专家被警察拷到派出所,视频迅速传出,引起轩然大波;二是一篇网文《加拿大母亲控诉因排队过长成癌症晚期,中国为什么不会发生》说一位年轻的母亲因为两年约不到医生看病,结果看到医生时已经直肠癌晚期。

这两个事例,既不是分级诊疗所造成,加拿大的分级诊疗做得很好,中国要做好分级诊疗,岂不是也要越等越久,根本不是几小时就能解决了;也不是免费医疗的错,加拿大“免费”医疗,所以等那么长时间,中国也有不少人是免费医疗,他们要等多久呢?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效率低下”,倒是搭上点边了。而这效率低下的原因,除了供给量之外,最主要的则是医疗服务的标准化过度,归根结底是标准化过度。

在加拿大、美国这些国家,规定了一个诊所医生每次诊疗患者的确切时间,我在美国新泽西州的诊所考察了解到,严格的规定使得医生一天的就诊量大约是20个患者左右,一个医生可以服务的人口数量大约在2000人左右,根据这个数据确定合适的医生数量。在患者发病率总体稳定的情况下,如果医生数量不足,就会存在排队现象,排队总是越来越长,除非增加医生;增加医生后,排队会缩短,只至医生出现空闲,诊所可以辞退多余的医生,又将出现排队增加现象。即使医生数量合适,由于医生的水平、服务态度等总是有差异的,好医生的患者总会增加,他的患者排队就会持续变长,即使不再增加他的服务人口数量,也还会增加。那些不太受患者喜欢的医生,可能不怎么需要排队,但有可能遭遇其他麻烦。

标准化过度问题,还存在于医学院校招生的控制、医生培训过程的控制,实际上致使医生数量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在这种标准化要求下,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赤脚医生制度是不可思议的。

对于中国的情况,则是处于标准化不足的状态,缺乏标准化约束,仁济医院那位患者觉得自己为什么要到最后呢?于是十分不爽,以致冲突、报警。如果,管理进行了相应的标准化约束,并且深入人心,并且有严格的惩戒措施(包括计入全国就医黑名单),那位患者就应该有所顾忌了。缺乏标准化或标准化不足的好处是,医生可以看更多的患者,可以加许多好,也可以随意调整挂号人数,还可以加班看,那么就不会出现加拿大的排队了。

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困境、医院管理的标准化困境,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人们尚认识不足。根据我们的观察和研究,一方面需要基于非标准化的理论工具和制定相应的方法体系;同时也要在诊疗实践中,结合不同的医生水平、专业特点等,建立适当的标准化程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6242-1177039.html

上一篇:IBM的医疗AI为何失败
下一篇:中国思想之渊源
收藏 IP: 117.82.187.*| 热度|

1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