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xun123 行为上循规蹈矩,思想天地放荡不羁。

博文

人才有“鹿茸”现象吗? 精选

已有 6267 次阅读 2008-10-2 21:57 |个人分类:随笔

人才有“鹿茸”现象吗?

 

                 黎在珣

 

我们都知道鹿茸是名贵药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称鹿茸“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但有人把茸和角混为一谈(市场上就有把鹿角当鹿茸卖),其实两者之间有明显区别。

古代医家认为,鹿之精气全在于角,而茸为角之嫩芽,气体全而未发泄,故补阳益血之力最盛,是峻补无阳、益寿延年的滋补佳品。

医学上的鹿茸是雄鹿额部生长出来的尚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嫩角,俗称鹿茸角,是雄鹿的第二性征。在中国,梅花鹿、马鹿在生下后810月龄的雄性小鹿,额部开始突起,形成长茸基础,2足岁以后,鹿茸分岔,鹿茸以36年所生的为佳。茸角的外表有毛皮组织,上面布满天鹅绒色的茸毛。皮内是结缔组织、软骨组织(富有弹性,摸起来软软的),布满血管有血液流通可以输送营养,代谢旺盛,生长很快。根据现代科学分析,鹿茸中合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所含25种氨基酸的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临床实验证明,它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造血功能、促进伤口愈合、改善心血管系统、增强体力、增强生殖能力。这与中医以它作为强身、补血、养颜防老补药的看法,不谋而合。

而鹿角是鹿茸脱皮后经骨化过程形成的骨质硬角(没有弹性),补肾强筋之效远不及鹿茸。所以,两者之市场价也相距甚远:一公斤鹿角只卖一百多元,而一公斤上等鹿茸则高达十多万元。

在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考察后,似乎也可以从中发现鹿茸的踪迹。就创造力而言,三十岁左右的科研人员就有如鹿茸般珍贵。他们朝气蓬勃,勇于进取,锐意创新,敢于向未知的世界进军,加上思维较少束缚,创造力和想象力进入最旺盛时期,往往能超越前人的成就。世界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明都是在青年科学家手里创造的,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是在风华正茂的年龄就完成了他们最重要的科学发现。牛顿和莱布尼茨创立微积分学,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爱迪生发明电灯,贝尔发明电话,李政道和杨振宁共同发现宇称不守恒,海森堡建立量子力学中最为重要的理论,钱三强发现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都只有二三十岁。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时,邓稼先是四十岁。生化学家沙克发明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也只有四十一岁。

这种现象好像不只是存在于自然科学领域,在文学界似乎也存在(在《破除对知识的迷信》一文中曾提及),五十岁以后取得很高文学成就的很少,歌德六十多岁完成《浮士德》似乎是难得一见的文坛风景。

如果鹿茸现象果真在人才领域存在,那么,至少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创造力和想象力极其活跃的年轻人不用因为自己资历浅和经验不足而在工作中畏首畏尾,须知,人为知识、工作经验的不足可能更容易让我们接近世界本真,从而更有利于我们发现、发明和创造;功成名就的前辈也没有必要因为曾经站在高处而轻视当下年轻人的实力,须知,过多的旧知识和过于丰富的工作经验不只可能部分抵消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它们也许会像一副深度墨镜,影响我们对真实世界的判断。

 

鹿茸知识主要来自:

雅虎知识堂

百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17-41209.html

上一篇:从“猪论”看中国企业家的境界
下一篇:咏物两行诗选
收藏 IP: .*| 热度|

1 李侠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8: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