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liug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coliugy

博文

山红树之死:迷惑的气候变化 精选

已有 6887 次阅读 2015-12-25 16:04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气候变化, 濒危植物, 山红树


山红树的果实,犹如铃铛挂在枝头

你可曾想过西双版纳曾经是一片海水拍岸的海滩?你是否能够想象,西双版纳从海边一路狂升,最终形成热带雨林的沧海桑田?在这片土地之上,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森林、土壤、河流、动物和植物又曾经历了怎样的巨变?人尚不可知,何况乎自然。然而,生活于热带雨林中的山红树却可以告诉我们一丝丝的答案。管中窥豹,或可见一斑。

山红树(Pellacalys yunnanensisi Hu)乃红树科植物,乃云南特有物种,同时也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珍稀濒危植物。山红树有何奇特之处呢?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红树,红树是生长在海陆链接的潮间带植物,能够忍耐海水和海风侵蚀的植物,也是潮间带的保护卫士,是一种独特的植物生态系统。而山红树顾名思义,乃生长于山上的红树。山红树与海边的红树相似,具有红色的茎干和枝条,而且残留有海边红树一样的气生根。故此推测,山红树乃一种地质变迁的残留植物,它随着西双版纳的海拔升高而残留于部分海拔800m左右的箐沟之中。如今,山红树在野外只零星分布于滇南地区,数量极少。

 

山红树与其近亲锯叶竹节树(种子萌发没问题)

自70年代发现山红树之始,人们就对其充满了热情和兴趣。一是它是西双版纳地理变化,历经沧海桑田的见证,具有独特的地理学意义;二是它这么重要,为何会濒危呢。在野外,调查人员发现山红树不仅能开花,而且能够结出大量果实,诡异的是结这么多果实,母树之下竟然没有小苗。所以猜测是山红树种子萌发到幼苗的阶段出了问题。 

1985年,版纳植物园马信祥研究了山红树的种子萌发情况。发现山红树种子在人工条件下萌发率非常高,特别是在30℃以上,90% 的种子都能成功萌发,25℃以下种子便萌发不出来。另外,山红树种子对光照不敏感,光似乎并不影响其萌发。那么一定是温度出了问题。山红树果实成熟一般在10-11月份,此时正值滇南的旱季,降雨量很少,日均温一般都在23℃一下,而且林下温度还要低4-6℃。不巧的是,山红树的种子还是个急性子(顽拗性种子,一落地之后就立马发芽,不会休眠),很快就失去生命活力。偶有种子能撑到4-5月份气温升高的世界,不巧的经过了几个月的旱季,林下湿度很低,种子萌发条件也很不乐观。等过了四月份,雨季来临之后,种子已完全失去活力。这就造成种子的萌发时期和气候条件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被认为是山红树濒危的重要原因。

当然,山红树的濒危还有其他原因。2005年发现,与水杉或版纳青梅等濒危物种相比,山红树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很低。2005年做遗传分析去野外采样时还发现,1985年描述的很多点的山红树都消亡了,仅在勐腊补蚌发现有两个小的山红树居群。乱砍滥伐加剧了山红树的濒危与消亡。现在有30多株山红树已经被迁移保持在植物园中,然而气候变化的威胁依然存在。(延伸阅读:云南水杉化石告诉我们的气候变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水杉在云南的灭绝是因为西南季风形成后,春季气候变干旱,此时恰好水杉种子成熟后,种子不能萌发造成的。


林下温度低山红种子萌发所需温度被认为是其濒危的原因


与之对应的是版纳冬季(山红树种子成熟季节)温度正在逐步升高

颇令人不解的是山红树濒危机制研究所传达出来的气候变化情况并不支持气候变暖的“现实”。 事实上,近几十年(1961-2001)西双版纳冬季的温度是不断持续升高的,幅度大概在2℃左右。而山红树种子所需要的萌发温度却要比现在的林下温度高出5℃左右,似乎山红树正在经历一个寒冷的小冰期。追溯进化历史,红树科植物并不久远,最早化石发现于约6500万年前的古新世,曾经经历过第四纪冰川,随着每次小冰期的进退而消亡或繁荣。现代红树科植物的历史则更短,乃随着近1万年内(全新世)的气候回暖而繁荣起来。

山红树,这种本该生长在海边的植物,却离奇地苟活于热带雨林之中,显得诡异而令人不解。或许,它那望穿秋水的眼眸之间,正期盼着一个新的暖冬来临。我们人类工业革命所驱动的气候变暖,不知是否是山红树所期待的暖冬,让我们拭目以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0114-945835.html

上一篇:一枚桃核化石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中国唯一一种大花草重现西双版纳
收藏 IP: 159.226.249.*| 热度|

17 徐令予 戴小华 赵建民 陈楷翰 吕洪波 黄永义 白龙亮 高建国 刘光银 麻庭光 田云川 孙启高 杨正瓴 李璐 shenlu aliala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2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