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yyjd12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yyyjd123

博文

小结2015的Cornell生活~

已有 2730 次阅读 2016-1-2 02:23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看看自己一年前发的QQ日志,“感谢2014,期望2015”,觉得能够停下脚步思考一下挺好的,小记一下过去一年的感慨,让多年以后的回忆不仅仅有取得的成就和荣誉,那样的回忆很干瘪,也有走过路上经历的点点滴滴难忘的事情。

    去年的元旦是在实验室过的,还记得元旦的时候收到了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面试的邮件,那种开心是觉得不会失学的开心,出国和保研只能选一个,还是挺考验人心智的,觉得自己死磕了一年多的TOEFL的付出是值得的,英语不再是豺狼虎豹,是在不断成长的大学中自我教育的一个很正面的结果,告诉自己:everything is learnable,  那天晚上一个人在操场跑完步,晚上沿着鉴湖走回寝室,看着武汉雾霾天中稀疏可见的星星,觉得自己有一种fully complete的peak experience,人生有此,夫复何求?

      随后的两三个月是幸福的收获季节,拿到了offer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最后拿到了令自己以前无法想象的Cornell和Oxford的offer。 自己是多么清楚的记得自己在大二的时候看到Cornell现在导师Abruna访问武大的时候自己站在他身后的内心的震惊,胆怯,害怕和他目光直视,那时候觉得他像头上有个圣光在照着的God,遥远高大上的难以想象,现在天天可以见到,离我的办公室只有两三米。自己是印象多么深刻自己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两个offer之间的艰难选择,选择的过程反反复复,大年初四去亲戚家喝了五六两的白酒依然灌不醉自己的选择恐惧症,这其中的艰辛大概只有一块参与决策的好哥们曾瑞才懂得,选择的天平两边的砝码都很接近,自己是多么的激动自己有选择的自由,也是多么的惶恐自己如果选错会让自己失去另外一条可能辉煌的道路。一年后看当初的选择,不禁释然,自己现在在Cornell过的很好,进入了一个很好的电化学组,而且又顺利地选了世界上顶级的电镜专家David Muller做另外一个导师,前途一片光明,唯恐自己努力不够。自己当初的犹豫大概是在两种基本选择原则之间久久徘徊:是无所顾忌地冒险,还是采用保险的策略步步为营? 年轻的我多半选择前者,但是岁月的成长也让自己感觉到了步步为营的策略也有可取的地方,自己没有能力看到每个选择的终点的模样,但是会用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选择变成更好的选择,这种态度的背后的动力是:尊重事实的话,自己没有机会回到过去再去选择另外一条路了。

     毕业季那一学期的前几个月是波澜壮阔的offer季节,后面临近毕业的几个月,空气中弥漫着躁动的气息,毕业季,感伤季,分手季,狂躁季,不舍又终将分离。自己可以有机会把前几年一直在加速的生活节奏慢下来,去享受几个月的安静,和实验室几个哥们打打乒乓球,羽毛球。开始有计划地扫荡武大新图书馆的科普书籍和科学家人物传记,然后转看人文和社科类的书籍,看完了莫言的暗黑系列的小说,觉得文采斐然可又太多负能量;看完了高华的《红太阳是怎么升起来的》,对中国的官本位制度有了更多的理解,少了点愤怒,多了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的理解;看完了柴静写的《看见》和白岩松写的《痛并快乐着》,让自己在6月份的河南农村家里,少了份对炎热天气的抱怨,多了份对于新闻记者正直的品格的尊敬;在去广州办Visa的火车上看完了刘瑜写的《观念的水位》,豁然开朗,“政治”本是“公共意识(public awareness)"的代名词,“政治离我们很远,与普通人的生活无关”这样的观点我不会再苟同,看到了作者在透彻地分析中美政治制度的具体差异并发现中国官员的诸多不足之后,依然可以积极乐观地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从此,对政治愈发的关心,对五毛党的精神胜利法越感无耻,觉得未来的更加文明的中国,需要更多像大久保利通那样锐意改革的政治家,少点在庞大官商合体的利益链条上的损害公共利益的官员,商人,还有殷切想加入体制的基层公务员。慢慢地理解到:读书是在和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聊天,这种聊天的乐趣可以伴随自己很久,即使没见过面,也会会心一笑,一件事情的价值多半与创造它的时间长短成正相关,创作的成本的越大,这件事情的价值越大,书本就是属于这类。这么大好的青春年华,用来刷肥皂剧,岂不是有点可惜?

   穿着学士服,6月30号满意地离开了武大,自己没太多感伤,因为要走终究还是要走,因为7月4号马上又要上学,自己估计一辈子要和学校打交道,以后也很可能做教职。在Cornell (康村)的生活的内容丰富多彩,后来回忆这半年学习上,觉得天天都在拼命,lecture-- homework-- teaching assistant -- language course-- 讨未来的导师欢心,并最后加入自己想进的课题组,生活每天都在燃烧生命,英文环境不自说是很挑战自己的学习能力,记得7月份刚来的时候因为lecture听不懂,天天回去想哭的心都有,到学期末和电子显微镜的课程导师Lena 讨论问题,自己提高了的真正很多,这份提高夹在在太多不如意,经常逼着自己离开学习的“comfort zone (舒适区)“的舒适安逸而经常让自己处于学习的”panic zone“的紧张,尴尬中。印象很深的一个故事一直激励着我:一个新进Cornell的Johnson business school的学生问已经在美国从事投行工作六年的学长: 你在国外工作那么多年,有没有某个关键时刻觉得自己英语没练到家? 学长答:All the time. 这个答案也是自己给下学期的一个启示: 机会等不及完全准备充分的人,来美国是学science,不是学语文的,自己不会再去等自己口语足够好再去和实验搭档去用英语argue学术问题,现在就行动起来。

     文化上的差异,到没有语言那么大,和同一个PhD program的老美之间的革命友谊是在一罐罐beer中建立起来的,语言不通不要紧,几瓶酒下去,说鸟语都不要紧;这样搞久了也觉得生活可以简化为: “学习-啤酒- 一群单身汉在YY - 睡觉”,生活挺简单。文化差异有时候觉得不见得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因为中美文化差异,所以在argue学术问题的时候,都格外宽容,对方会告诉你这样讲虽然学术上没问题,换个方式会让对方更加舒服,这份宽容和理解,是友谊的温床,少了些猜忌,多了份直爽。反观自己以前在国内,大家都精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可能是话里有话,这样的权谋文化让自己有点累。我爸经常说我有点木,后来又理解地说了一句:有人一辈子都是直肠子,也学不会圆滑,这样的人也可以潇潇洒洒过一生,孩儿不用太紧张,勇敢地向未来前进,在失败中积累经验和教训。虽然也知道,即使在美国,academic politics也无处不在,既然无法逃避,那就积极面对。O(∩_∩)O 学习之余,ice hockey的惊险刺激,偶尔听的音乐会激活自己本来死去的音乐细胞,夏秋季节的跑步晨练,黄昏时候坐在草坪看日落,大家一块凑个堆吃一下午火锅,给平淡的生活多了很多快乐的点缀。

       来到美国之后,经济上完全的独立,自己打定主意不再花父母一分钱,可以用比较丰厚的奖学金来还自己的本科的学费贷款。和父母聊天时候,他们还在争议说:他们可以帮我还。我说,我和我美国的同学聊天时候,他们都是自己拿PhD的奖学金的剩余还本科的学费贷款的,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理财能力,让自己懂得努力争取来的幸福更甜,更加值得珍惜。现在博士的工资是每月2800刀,是高中三年花销的一倍多,是本科四年学费的二分之一。后面的薪水只会越来越高,但是以前清苦的生活让自己早早地就明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可以稍微放一放,这种思维习惯价值连城。

      美好的2015年已经过去,2016年希望还是一个丰收的一年,是一个成长进步的一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1102-947498.html

上一篇:站在2014的尾巴上~小结出国申请
下一篇:2015届优秀毕业生访谈——杨尧
收藏 IP: 74.79.113.*| 热度|

5 梁洪泽 任胜利 左宋林 王晓明 cross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