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ICE039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LUEICE0396

博文

年·匆匆

已有 2455 次阅读 2019-2-27 18:41 |个人分类:故乡|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老人, 催婚


对于奔波在外的人,年的长短取决于假期的长短,但是无论多长似乎在感觉中都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团团圆圆,是我们迁徙的动力。久别重逢的欢喜与温暖将会涤荡去千里奔波的疲惫和隆冬的寒意,回家过年是我们的约定。过年就是这样千万个相同的约定,集中在短短的数天内,在不同的时空中上演与谢幕。

一年半载没回家了,说起来不过是房子一直闲着,没人住罢了。回家,小院里的草要拔,屋里的卫生要收拾,水电要重新接起来,锅碗瓢盆要刷洗一遍,菜米面要买,油盐酱醋要准备。柴米油盐酱醋茶,尘封的房子终于有了烟火味,也就有了家的样子

“二十三(儿),小挂鞭(儿),火烧豆腐汤(儿)”。这句话说的是我们这一带小年的风俗。这一天祭灶神,晚饭抢吉时,饭前放鞭炮,吃的也基本是火烧和带有豆腐的烩菜。“二十八,贴花花”,说的是二十八这天就要贴春联了。色彩艳丽的门画,喜庆的春联将年味烘托得更加浓郁。小时候的年特别长,也特别有味,过年习俗可以从二十三背到除夕,如今记住的只有这两句了。

早年乡村的除夕是喝酒打牌、烤火说笑,还有押宝放炮。如今的更添了“大型乡村烟火秀”,天刚擦黑,十里八村便不约而同的燃起烟花,流光溢彩肆意,此起彼伏,绿了村庄,红了生活。


二十七八岁,过年回家的你被催婚了吗?尽管催婚源于关心,但是对被催的人无形中也是一种压力。一人催是一份压力,三姑六婆的群催足以让一个人对家产生距离,甚至成为年轻人回家的屏障,所以有人选择不回家。对我而言,虽然被催略显尴尬,但也能够理解老亲旧眷的迫切关爱之情。我能理解的事,就能坦然面对,所以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尊老爱幼嘛,这是传统,也是和气。

过年也并不都是开心的事,姥姥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匆然的走了。二十八是“五七”,根据习俗闺女们要在前一天烧“迎七”纸。腊月二十七,姨和母亲回去祭奠。看着青柏黄土新坟,想起童年往昔,昨日今朝一幕幕,唯有坟前一跪,千言万语说不出,两行泪。熊熊燃烧的纸火,一瞬间我在想或许对姥姥来说是这一种解脱。可即便这么想,仍然心痛。回家的时候,回望松林边上的一棵独松,兀立清静,却显得孤单,惹人心怜。自此也对一些人,一些事,看的明白,却介怀于心。


回家前一周,爷爷腿骨骨折住院,年二十六出院回家,但只能卧床,一刻离不开照顾。过年天气骤变,肺气肿发作,初八一早又送医院。呼吸科室的走廊两边都住满了病人,托熟人才办了入院。医院的“生意”向来都是好的

老人是一个大家庭团结凝聚的根本所在,这个年体会最深的莫过于“老人的健康是子女的福气”这句话了。“希望所有的老人像辣椒那样,越老越厉害”这是同病室一位老爷爷的新年愿望,借此祝福所有的老人。

这个年总感觉过的匆忙和沉郁,回家便去了医院照顾爷爷,回校的时候还是从医院走的。那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雪来,午饭过后便出发了。比计划早了两个小时,因为这两个小时,更加重了匆忙的感觉。至于沉郁,可能是阴雨天太多了吧。

老哥两年前就开始有一个愿望——一大家子一起吃个团圆饭。但是想要集齐四五十号人似乎太难了,所以这个愿望就变成了奢望。城里的小弟有一个愿望——回村里过年。但是赶上爷爷生病,需要静养,所以愿望被搁置。看似简单的愿望,背后却牵扯了太多复杂的牵绊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弹指一瞬间,年味越来越寡淡。

虽是如此,我们仍满心期盼,不是吗?


该文同步在【李书生】微信公众号发布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NjgwODU5OQ==&mid=2247483831&idx=1&sn=8defc4abb2b476a9ac6a41edf78f4b75&chksm=fe5c474fc92bce59b3c32362c9631fcba61fca1692a0e2764b7bb846e3048a6e8a8792213235&token=42175685&lang=zh_CN#rd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63057-1164587.html

上一篇:一剪梅·一八往事
下一篇:一棵来自家乡的树
收藏 IP: 210.47.1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