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非常喜欢探寻家乡的植物,想知道“欢莓撮瓣儿(音)”“指甲菜”“山芝麻”的真实名字,这可能与我喜欢植物学有关。
兴趣使然,慢慢地知道的越来越多,像蛇莓、青葙子、龙葵、商陆、黄果茄、小蓟、茅莓、白头翁、臭牡丹、地梢瓜和杜梨等等,这种自我探寻的解谜过程曾给我带来极大的满足。
蛇莓在我们当地叫“欢莓撮瓣儿(音)”或者“长虫食”,青葙子叫“指甲菜”,黄果茄叫“刺果”,臭牡丹叫“山芝麻”等等。“欢莓撮瓣儿”是我们喜欢吃的野果之一,在河沟溪流边,我们拿狼尾草穿成串提溜着回家,一串一串的吃才过瘾,这有点东北“撸串”的意思。“刺果”的果实黄澄澄的,香味特别的浓郁,由于不能吃,只能拿着它狠劲的嗅,恨不得塞到鼻孔里面去。相反,“山芝麻”的臭味则让我们敬而远之。
每一种植物或多或少都在我成长的路上留下斑斓的色彩或青葱的馥郁,因此每一种认识的植物我都可以讲出一段散发着花香的故事,或长或短。单说俗名与学名也足够和你聊上三天两日的了。
今天说的这棵树,实际上也称不上是树,不过是棵小灌木罢了。它的大名叫珊瑚樱,也是我查了很久才知道的。
(珊瑚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我的家乡,它无名无声地生长在村中的小路边,荒地上,杨林间。到了夏末秋初绿叶间开出朵朵小白花,像辣椒的花。不久长出许多“红豆豆”来,像樱桃。它自生自灭,无人问津,却顽强的生长。
2014年过年的时候,去姥姥家拜年。在姥姥小房子的东边,通往三姥姥家的道旁,那里有一棵大枣树。一丛丛的珊瑚樱,叶子已经半黄近于干枯,上面的“红豆豆”却饱满坚实,格外显眼。顺手揪下一把,揣入口袋中。
就这样,它随我来到了沈阳,自此长期霸占了座位旁边的窗台。
在室内,它失去了四季和雨露,便没有了荣枯,终年郁郁葱茏。我以为离开了家乡它便不会开花,也不会结果了。
很久以后,它终于开了花,像辣椒花那样的小白花!从此,我便期盼它能结出果实,像我给别人描述的那样的“红豆豆”。
(珊瑚樱的花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花落了,却没有果实,即便授粉,也没有一粒果实,三四年了都是这样。离开了故土,或许只是表面活的生机盎然罢了。
在沈阳的第一个冬天,前一天还满树绿叶,一夜之后,千叶落尽,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可能是东北太冷,本身不适应这里的气候,所以我一度以为它要死了,直到后来又冒出了新芽。因此,可能是基因在作祟,让它记起了祖辈的忠告,所以它只是想家了而已。
后来的几年,便没有了这样“自杀式”的落叶,或许它已经被迫适应了这里。
它自身有很浓的气味。虽然气味不是很友好,但是只要不触碰,便嗅不出来,这气味可能是它在野外的生存策略——防御昆虫或食草动物的食用。
但是在室内,它终没有逃过虫袭的厄运。寒暑假期间,蚜虫和白粉虱总会裹树而来,喷药也无济于事。因此总要剪掉所有的枝叶以根治。尽管剪得光秃秃的,它依然很快就再次焕发盎然生机。
后来我考上了博,它就随我“迁徙”到了新的自习室,依旧在我身旁。
换了大花盆,长得更加葱郁。后来自习室人满为患,不得不把他搬离。
去年暑假,参加完10天外出的活动回来,发现它几近干枯,仅存少量发黄的叶子耷拉在枝头。如此惨状,像是猛然看到受到虐待的老友一般不是滋味。
把它搬回原来的实验室,剪掉所有的枝条,浇上水,祈祷它能像以前那样重新长出新芽。
时间悄悄地过,我慢慢地等待,那一抹新绿。终于,它再一次没辜负我的祈祷,重新活了过来。
大难不死,也不是都必有后福。陆陆续续地又遭受了虫灾,掉下窗台,干旱等生存的严峻考验。
上一次,由于虫灾,剪了后,太久没缓过来。我也渐渐地把它忽略,甚至曾想着把它扔掉,然而它仍旧执拗的活了下来。
四年间,几回生死,它依然没有放弃,着实让我感叹生命的顽强和不屈。这棵树让我想起林清玄的一篇散文《发芽的心情》。面对两棵死去的桃树,他感叹道:
“是不是有的果树不是不能复活,而是不肯活下去呢?就像一些人失去了生的意志而自杀了?或者说,在春天里发芽也要心情,那些强悍的树被剪枝,就用发芽来补偿,而比较柔弱的树被剪枝,则伤心地失去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心情。树,是不是有心情的呢?”我这样反复地询问自己,知道难以找到答案,因为我只能看到树的外观,不能了解树的心情。就像我从树身上知道了春的讯息,但我并不完全了解春天。
……
多年以来,我心中时常浮现出那两株枯死的水蜜桃树,尤其是受到无情的波折与打击时,那两株原本无关紧要的树,它们的枯枝就像两座生铁的雕塑,从我的心中撑举出来,我对自己说:“跨过去,春天不远了,我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果然,我就不会被冬寒与剪枝击败,虽然有时静夜想想,也会黯然流下泪来,但那些泪,在一个新的春天来临时,往往成为最好的肥料。
这棵珊瑚樱也正是文中桃树的反面,它顽强的活着,同样给我们正面的人生启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无论多艰难,即便一无所有,就算一次次回到原点,也不要放弃。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相信自己有绝境逢生的勇气和力量。
个人微信公众号“李书生”同步更新,可搜索关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