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锦清的博客天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gjinqin 写博客我是小学生,向网友学习,建设和谐友谊乐观豁达的博客天地

博文

我的科学憧憬之二:反网络中心战,怎么转祸为福?!

已有 5530 次阅读 2010-3-1 11:12 |个人分类:学术文章|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科学憧憬之二, 反网络中心战, 转祸为福, 紧迫任务

我的科学憧憬之二:

反网络中心战,怎么转祸为福?!

按语:为了同参与博文大赛的广大网友和同行门交流思想看法,切磋学术,我将响应号召,陆续发表若干个人博文。根据参赛规则,我不参加最后评选活动。这里贵在参与,抛砖引玉,活跃气氛。因此,诚恳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提出各种评论和宝贵建议与意见。我将感激不尽。

                        方锦清2010.2.28

 

在全球已经闹得沸沸扬扬的所谓“网络中心战”(Network -centric warfareNCW)是美国国防部提出来的,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全球信息网格,把各分散的作战要素通过全球信息栅格实现网络化,共享战场态势感知,协调统一行动,将信息优势转变为行动优势充分发挥整体作战效能。NCW也是前任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推行的国防部转型的基石;它亦是美国国防部秘书办公室军力转型办公室五个目标之一。首先,我们来简单回顾其大致发展过程如下。

19974月,美国海军首先提出网络中心战概念.时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杰伊约翰逊上将在美国海军学会的年会上正式提出网络中心战概念。

20017月,美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网络中心战》专题报告,开始试验和验证网络中心战理论和作战效能。

20028月,国防部发布《2003财政年度国防报告》,正式开始网络中心战的全面建设。

200311月,美国国防部部队转型办公室颁发《军事转型战略途径》,首次正式提出网络中心战将成为美军新的作战方式,确定以此作为统一美军建设和作战理论发展的指导思想。

20041月,美国国防部颁发《网络中心战:创造决定性作战优势》和《网络中心战实施纲要》,将建设和发展网络中心战能力作为美军转型的中心环节。同月21日,联合部队司令部颁发《联合转型路线图》,以网络中心战的思路和原则设计联合作战概念。

20051月由美国国防部部队转型办公室发布的《实施网络中心战》文件中进一步指出,网络中心战是一种观念,在最高层次上构成了信息时代条件下军队的相应改变。从广义上说,网络中心战就是综合运用网络化的部队,从战略、战术、技术、程序和编制等各方面创造具有决定作用的作战优势。20055月,美国国防部发布第5144.1号令,规定由国防部首席信息官统管网络中心战建设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200610月,美国国防部首席信息官格里梅斯签发《国防部首席信息官战略计划》,网络中心战建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美国总统奥巴马刚上台不久,于2009529批准公布了国家网络安全评估报告,指出来自网络空间的威胁已成为美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经济和军事威胁之一,保护网络基础设施将是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第一任务……;提出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计划等。与奥巴马公布的报告相呼应,美国国防部正在采取措施加强美军网络战能力,包括计划创建一个新的网络战司令部,为网络战做好准备。美国已拥有越来越多的网络战武器,并在制订关于如何运用这些武器的策略。该司令部将对目前分散在美国各军种中的网络战指挥机构进行整合。目前,美国国防部正在筹建这个新的网络战司令部(听说已经批准成立)。网络战司令部将成为与空军作战司令部、太空司令部平级的单位,由一名四星上将或三星将军领导,指挥所有从事网络战的美军人员。这些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渗入敌方网络系统窃取绝密数据,在对方网络内置入程序,以便在战时摧毁敌方指挥控制系统。 据报道,网络战司令部麾下有多达541个子司令部、65个空军中队、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4个空军网络战联队和陆、海军网络战部队。
      美军预计,网络中心战的全面实现,大约要经历2030年左右的时问。美军计划在2015年建成全球信息网格,2020年能够实行比较成熟的网络中心战。

特别令人注意的是,国防部报告指出:“网络中心作战 可能是美国政府历史上最复杂的任务,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对前苏联的冷战相比,是长期、困难、高费用和高风险的任务。”“这一任务岂止是非常复杂, 所需的知识甚至还不存在。这类似当年美国的曼哈顿‘原子弹工程’、‘阿波罗’登月工程, 需要长期的、动员全国力量的创新”。 按照计划,整个美军的网络战部队将于2030年左右全面组建完毕,届时,它将担负起网络攻防任务,确保美军在未来战争中拥有全面的信息优势。

      在美军强化网络战能力、加速网军建设的同时,其他发达国家军事强国也纷纷响应,预示着比"冷战"时期更激烈的军事、文化和社会经济更激烈的一场广阔的竞赛开始了,发达国家正在加强“网络中心战”的应用研究和实施. 例如,英国已宣布将通过三个阶段来发展网络使用能力;北约在完成了网络使用能力可行性研究基础上,正加速推进北约军事战略转型;法国在“网络中心战”理论支撑下开始研发“网络中心战”核心装备;澳大利亚则公布了“网络中心战”新的路线图。如今,网络中心战改变竞争空间、改变基本规则已不仅仅只是理论的探讨,它已成功地在一定条件下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结果。

“网络中心战”,从信息化作战中环节来看,有以下九大核心系统: 1.战场感知系统;2.数据链系统;3.信息传输系统; 4.我识别系统;5.航定位系统;6.电视会议系统;7.字地理系统;8.模拟真系统;9.数据库系统。涉及这些系统的理论方法和高新技术,都是21世纪极丰挑战性课题,迫切需要今后进一步深入探讨。

 

根据报道,美军提出网络中心战有六大建设任务:

(一) 确立首席信息官制度,发展全球信息栅格.

(二) 应用多种系统,加强各军种网络体系建设.

(三) 确立重点建设领域,全方位推进网络中心战建设.

(四) 美军明确了网络中心战的重点建设领域,注意包括:

a)   一是加强文化建设被放在首位,树立网络中心战转型观念,尤其领导者要具备新的作战概念和战术技术程序,通过国防大学等机构,为相关人员提供广泛的培训服务。

b)   二是被认为是网络中心战力量倍增器的数据战略。数据战略包括支持数据发现、数据库的建设和利用,确保数据可视、可理解、可获取、可信任和互操作,支持军事行动中的决策确定。

c)   三是安全保障。国防部首席信息官与国家安全局首席信息官合作建立一种基于全球信息栅格的信息保障组合。

d)   国防部首席信息官还要领导实施软件保障战略.

(五) 在高技术局部战争和大规模演习中验证并增强网络中心战能力.

(六) 主要防务公司成为推动网络中心战能力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上述任务并没有提到绝密的“核武器综合网络系统”,其实,完全可以肯定它是"网络中心战"必不可少的,当然也是绝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之一。

    根据上述国际态势可见:网络中心战适应了信息时代的需 要,是美军多年来寻求以技术优势获取作战优势的必然结果,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美军的文化观念、组织结构、作战理论和装备建设,在美国军事转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网络中心战从上到下,被美国视为比原子弹工程和攀月工程更重要、更突出的、也被叫得最响的国家的和国防的最高的任务。

 无疑,空前激烈的网络战(网络信息竞赛)已经不可避免,并且将越演越烈,我国现在和未来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应该怎么办?我相信:国家和国防部门自有计划安排。

 

对此问题,我的科学憧憬在于:自古到今,有"矛"就有"盾",有"导弹",就有"反导弹".现在出现"网络中心战",就应该有"反网络中心战".问题在于:我国如何采取反“网络中心战”的策略和各种应对措施,怎么转祸为福?!, 或变害为利?!这是一项空前的急迫任务。从历史上,这并不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在国际上旗帜鲜明地反对“网络中心战”,使其成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千方百计变害为利,善于(达到)最大限度地控制,使其无法应用于战争目的,并转变为和平地利用信息网络,为各个国家和人民造福,创造和谐世界的生活环境。为此,我国不仅急需网络科学理论与技术的科研大军以获得自主创新的知识和技术,而且迫切需要不同层次网络的建设基地和试验平台,包括核心装备、实验室、设计院与网络研究中心等。当然,国防系统需要特别加强统一的网络指挥,如组建类似于反网络战总司令部,以便真正担负起捍卫国家安全和保证人民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的新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方锦清等,核科技领域相关的若干复杂网络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43增刊(2009):18-31

2.     王晨曦  王凤岭, 美军组建网络战司令部争夺制网权,新明晚报,2009-06-25www.gxdrc.gov.cn/cslm/gfdy/.../t20090622_128010.htm

3.  美军“网络中心战”的发展www.cetin.net.cn/cetin2/servlet/.../ HtmlDocumentAction.

4. 方锦清, 漫谈原子能领域网络的奥秘,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会议,特邀报告,20091016-18,青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6190-298445.html

上一篇:我的科学憧憬之一:揭开人类大脑运转的奥秘(完善研究路线图)
下一篇:与谭人中互动讨论:管理学与复杂网络如何联系?
收藏 IP: .*| 热度|

1 王青云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