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锦清的博客天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gjinqin 写博客我是小学生,向网友学习,建设和谐友谊乐观豁达的博客天地

博文

参观青海原子城有感(添照片) 精选

已有 38315 次阅读 2015-7-28 16:50 |个人分类:杂谈评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参观, 有感, 青海原子城

参观青海原子城有感:

民族的脊梁  国家的骄

 令人钦佩! 无限惊叹!


青海原子城参观感想20150728 (自动保存的).pdf


我非常高兴在2015年7月24-26日参加了由青海师范大学主办的“超图和超网络专题研讨会”,这个专题研讨会把超图与超网络的两大学科交叉在一起,国内尚属第一次,大约百位来自海内外的学者和研究生欢聚一堂,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取得了圆满成功。我在大会报告《超网络金字塔的探索与挑战》中认为,第一个挑战性课题就是超网络理论中的谱分析和计算问题,从大会得到的最大启发就是,如何利用超图理论中近些年来发展的张量方法来深入分析探讨超网络的动力学特性等,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我个人感到受益匪浅。


研讨会圆满成功闭幕之后,在7月27日为了我圆了一个梦,我特地去参观了敬仰已久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现在称为青海《原子城》。它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原子城建于1958年,原名是"青海221厂"。大批建设者和科研工作者舍家为国,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在金银滩草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就是诞生于此,故称为“原子城”。其实在中国有几个原子城,例如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所在地也是一座《原子城》,它是我国核科学技术发祥地、基础性与综合性核科研基地,我有幸在这里工作51年了。今年是我国核工业60周年华诞展览就在我院所在地原子城《核工业展览馆》举行,其中“两展”有不少共同之处。


然而,我特别想看青海《原子城》,因为它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20世纪60年代,一批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包括我的清华大学的同班同学和许多校友,他(她)们隐姓埋名来到在这里,艰苦创业,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里是最早的我国核武器研制基地。这个最早的原子城"之一,它是1995年5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退役,更名为西海镇,现为海北州府所在地。2001年,青海原子城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原子城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由纪念馆、纪念园、爆轰实验场、地下指挥中心、纪念碑等组成,占地12.1公顷。彰显不畏强暴、艰苦创业、勇攀登高峰的两弹精神基地精神的示范基地。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作出决定撤销221厂,1993年,基地退役后整体移交青海省,成为世界上惟一主动退役的核武器研制基地。1995年5月1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告221基地全面退役。纪念馆前由张爱萍将军题写的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称。

   


原子城被确定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所在西海镇竖立了一块纪念碑。当我走进西海镇,那里的一砖一石平凡设施的的背后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都充满神秘光环,每一座建筑都有一段光辉的的历史,每一位建设者都会讲一段动人的故事。

今天的原子城展览馆里,保留着众多的实物纪念地,向人们展示了我国人民在非常困难时期,艰苦创业的历程。它是巨大的精神财富,是对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2001年原子城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原子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我之所以到那里参观,因为原子城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两弹在此研制成功,壮了国威和军威,是世人向往的神秘地方。参观后,确实深深感受到一次最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我参观的感想是,他们是我国:民族的脊梁!国家的骄傲!令人钦佩! 无限惊叹!那里真正体现了我国”两弹一星(艇)”精神,他们集中展示了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特别是,19999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7位曾在我院建功立业.


现在试验场附近,海北藏族自治州于2008年10月新建了一堵浮雕墙——《民族的脊梁,国家的骄傲》,正中是原子弹爆炸时升腾起的蘑菇云,两边镌刻着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立下赫赫功勋的10位人物: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陈能宽彭桓武周光召朱光亚郭永怀程开甲、于敏。其中有五位在我们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工作过,前二位当任过我院院长,还有邓稼先朱光亚、于敏、陈能宽彭桓武在我院工作过。为此,特赋诗以表达敬意和心愿。

                    科学攀登曲折多,两弹一星奏凯歌。

追梦前行装心中,振兴中华勇拼搏。

网络科学天地阔,鲲鹏万里夺TOP。

凝心聚慧老中青,通力突破超网络。





  我们在雕塑纪念墙前合影(请看PDF)。


展览馆特色:据介绍,原子城纪念馆的外观设计,源起于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生产厂房。在建造的过程中,纪念馆巧妙地利用了北高南低的地形,将纪念馆的一部分置埋于地下,从而形成了掩体的效果。纪念园则用雕塑、道路、纪念墙等元素,展示了核武器研制基地的辉煌历程。宏大的叙事和微观的刻画在这里得到了巧妙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原子城纪念馆无疑就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基地展览馆共有七个展室,第一展室:基地创建的背景;第二展室:基地创建的过程;第三展室:两弹爆炸成功;第四展室:辉煌成就;第五展室:光荣退休闲;第六展室:化剑为犁、和平利用;第七展室:西海新貌。

展室通过大量图片十分引人注目,生动地再现了基地的建设核和发展概况,有的地方比核工业60周年展览更丰富,令人惊奇,因此多年来吸引了大批中外旅游者来这里观光探秘。



据说,美丽的金银滩草原和西部歌王王洛宾在此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名曲,走向了世界、走进了普通百姓生活,金银滩成了人们追寻的并不遥远旅游胜地;昆仑神论深邃的文化内涵,西王圣母悠远而神秘的传说均被展览馆——世人了解海北的窗口。原子城已成为继青海湖、塔尔寺之后中省又一著名的旅游景区。

附件-1镇馆之宝

东风导弹

从陈列在纪念馆里的东风二号导弹展开。这无疑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如果把原子弹比作是车里的乘客,那么导弹就是那辆车。人们知道,1945年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的那两枚原子弹,全部是依靠飞机运输的。这种传统的运输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战争的需要了,导弹成为了现代部队最常见的装备武器。

共和国的导弹研制事业,同样也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1967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自行设计制造的中程地地导弹; 1970131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自行设计的远程地地导弹;而入驻原子城纪念馆的东风二号导弹不仅是这段历史的见证,更因为这枚导弹曾经在19661027日在我国本土完成了带核空中爆炸试验而成为了共和国核工业发展史的见证。

测量探头

221厂撤销后,大部分职工和设备分别安置到了四川绵阳、河北廊坊等地。他们手里一定会有相应的实物,从2003年开始,只要有机会,李成君都要向这些居住在外省的老同志以及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征集实物。纪念馆展陈的近二百张图片除了少量是从那些曾经在221厂工作过的老同志手中和相关部门征集来的外,其余的都是从上世纪6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反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纪录片《东方巨响》中截取的,不少画面还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

一封信

221厂退役后,221厂址的命运,牵动着许多曾经在221厂工作过的老同志的心。2002年,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之父朱光亚同志致电中央有关部门,希望有关部门能成立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达到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后人,教育后人的目的。在这封信中,朱光亚还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了两弹爆炸成功的原因和经验,以及自己所理解的两弹一星精神。这封信引起了中央和青海省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相继在信上做出批示。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的争取下,这封信的复印件将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纪念馆展出,字里行间流落出的老一辈科学家那颗拳拳报国之心令观者动容。

核梦想

原子城纪念馆第三展厅以11的比例复原了221厂一分厂和二分厂的部分生产车间,在一分厂的复原车间里摆放着一台球面机床。这台机床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捐赠的,它很可能进行过第一颗原子弹的加工制作。

   球面机床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甚至摇把上的镀镍也光可鉴人,平整的床面上见不到一块锈迹,足可见当时的工人对这台机床的爱惜。球面机床在当年是加工原子弹弹头的,在原子弹的加工工序中十分重要,能把这台机床来,肯定会为纪念馆锦上添花。

摄像机

第三展厅的一面墙壁,被装饰成了防爆墙,在防爆墙前,摆放着一台长达2.8米的摄像机。这台摄像机叫高速度转镜摄像机,它原本是安装在221厂六分厂的。六分厂又称靶场,221厂历次核爆炸试验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高速转镜摄像机是靶场必不可少的仪器之一。这台摄像机的运转速度要比普通摄像机高十几倍甚至几十倍,221厂的技术人员就是从这台摄像机拍摄到的录像截取画面,分析出各种数据的,可以说这台摄像机为共和国的核事业立下过汗马功劳。

高速转镜摄像机不仅体态硕大,而且很重,布置展厅时,纪念馆的10名工作人员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才把它安放在了展位上。

巨型天平

这是一个天平的砝码,与它配套使用的则是陈列在旁边的一台高达1.5米的巨型天平。这巨型天平是称轻水用的,轻水是制造核武器不能缺少的材料之一。用这么大的天平称轻水,可想而知当年研制原子弹需要轻水的量有多大。

221厂退役后,这巨型天平就被转移到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在这次征集展品的时候,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又将它转送给了纪念馆,在离开金银滩多年后,巨型天平终于回到了老家。

两弹模型

221厂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基地,它在我国核工业发展史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展现221厂的历史地位,按照预先设计,纪念馆展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模型。

两份旧报纸

196410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人民日报》分别增印了《号外》和《喜报》。在《号外》和《喜报》中,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了中国进行必要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庄严承诺。这两份报纸,无疑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这两份报纸成为了原子城纪念馆最珍贵的展品之一。

爆轰试验场

1995511日对外开放的爆轰试验场又称靶场,位于221厂甲区西北部东西宽约10公里、南北长约3.4公里的坡地草原上。占地面积3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270平方米。爆轰试验场是专门用于爆轰试验的场所,由于试验的目的和规模不同,试验场由6个整体浇筑的钢筋混泥土机械室、炸药或武器存放室、观测室、钢板试验墙、土质防护坡、砂坑等构筑物组成的试验工号以及1个天然临时试验靶场、2个试验废物掩埋坑等三部分构成。分别进行爆轰冲击波试验、核武器试验、常规武器试验。1964620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11冷爆试验就在这里的656工号成功进行;当年1016日下午3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上空爆炸成功,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

爆轰试验场的三个展厅,通过实物、蜡像、模型、图片、影像等,生动展现了当时进行各项爆轰试验的工作场景。别看这只是一座低矮的混泥土建筑,它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试验场附近,海北藏族自治州200810月新建了一堵浮雕墙——《民族的脊梁,国家的骄傲》,正中是原子弹爆炸时升腾起的蘑菇云,两边镌刻着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立下赫赫功勋的10位人物: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陈能宽彭桓武周光召朱光亚郭永怀程开甲、于敏。


 现在原子城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青海湖的组成部分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原子城示范基地。


原子城有关照片请看前面附件PD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6190-908923.html

上一篇:2015国际超图与超网络专题研讨会开幕式
下一篇:呼吁和建议:改善国防领域退休人员的待遇
收藏 IP: 123.123.94.*| 热度|

34 许培扬 曹聪 任胜利 唐朝生 杨正瓴 张江敏 罗祥存 石磊 赵建民 孙立杰 黄永义 叶建军 文克玲 汪晓军 李健 武永军 徐耀 李伟钢 王桂颖 陆绮 赵凤光 韦四江 李本先 秦占杰 杨建军 苏光松 徐洪亚 吴卓晶 张子柯 ljxm biofans zjzhaokeqin husselfist wo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