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heg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hegao

博文

按标题搜索
机器翻译可以给科学出版带来一个新的革命
热度 2 2016-11-18 16:54
编辑和审稿人总是说英语非母语的作者表达得不好。我们英语非母语的作者在科研上比美英科学家多了一个障碍。我们不仅要做好的科学,还得说好的英语。或者花很多钱请人专业的公司帮忙修改润色。这都是非英语国家科学发展的额外代价。作为一个国家整体这个代价不算小。 为什么我们不能用母语确切表达我们的意思,发表我们 ...
308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2
提高整体科研效率的一个制度改革
热度 13 2016-10-30 08:52
太多人在抱怨投稿花了太多的时间,受到审稿人的不合理刁难。多到已经不需要我在这里举例子了。怎么解决呢? 以前提过办一个不审稿的杂志。这样就可以保护创新。杂志办好了,叫 Authors Journal 。但是投稿的人并不多,因为改变科学领域大众的做法需要很多配套的政策,比如依靠杂志的评价方式不改变,对影响因子 ...
9472 次阅读|23 个评论 热度 13
为什么脑子里的病也该在尿里找标志物?
热度 6 2016-7-28 21:08
脑脊液和脑子的接触更紧密应该受脑子里疾病的影响更大,难道不是最好的脑子疾病的标志物来源吗? 这又得从标志物是什么说起。标志物是和疾病相关的可监测的变化。本质上标志物是变化。身体中的最重要部分都不喜欢变化,都是只有到了身体的稳态机制都完全无能为力的时候才迫不得已地接受变化。或者说血液,脑脊液都不喜欢 ...
6813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6
科学家自媒体给科学带来的改变
热度 7 2016-7-6 14:59
当科学家都用上了自媒体,创新被保护的程度前所未有,科学家获得的自由发表的程度也前所未有。大量的出版前的审稿时间会被省去,出版的费用降低到几乎为零。科研的周期频率大大加快,每个科学家可以有自己的节奏,有的长篇,有的短篇,有的是每日流水账,有的是年终总结。科学家可以有自己的风格。可以是严谨为主,可以是 ...
4870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7
早就有过出版后评审模式的杂志,期待生物医药领域观念的改变
2016-7-1 09:30
很早以前就有了出版后评审的模式,刚在科学网以前 黄晓磊 的博文唐自华先生的评论里发现。杂志名字叫Climate of the Past. http://www.climate-of-the-past.net/about/aims_and_scope.html 这个杂志的经营模式非常牛,保护创新,公正,肥水不流外人田,保证质量和宣传效果。应该是现阶段比较理想的出版模式。 In ...
355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没有出版前的同行评议,科学研究的效率可以显著提高
热度 13 2016-6-12 15:29
科学研究虽然有时是跳跃式地发展,但是更多时候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我们总是想踩在前人的脚印上,踏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高峰。可是我们如果看不到巨人的肩膀怎么踩上去呢? 在一个整个科研过程中,出版所占的时间比重相当明显。当然我们不能说整个的评审过程都是无用的。很多时候审稿人和编辑提出的意见还是 ...
5606 次阅读|68 个评论 热度 13
同行评审后发表是对创新的桎梏
热度 32 2016-6-7 17:43
信息的时代谁都可以发一个博客微博,只要你不是科学家。科学家需要同行允许才能发表。可是科学家的任务是创新。创新就是说同行没有说过的话,做同行没有做过的事。如果同行都能马上理解和支持倒也不是什么问题。可是大的创新并不是同行能够立即接受的。如果同行不能立即接受,创新就不能发表。所以我说同行评审后的发表就 ...
15113 次阅读|131 个评论 热度 32
尿液是发现慢病早期线索的最佳场所
热度 1 2016-4-14 15:31
慢病的病程很长,在其早期机体尚能代偿的时候,血液应该在代偿机制的控制下没有变化。机体整体在代偿状态下。 但是病因已经存在,病情还在缓慢推进,直到有一天血液到达代偿的临界点,开始失代偿。在达到失代偿的临界点之前,疾病引起的变化被血液排除。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废品收集站就是尿液。它以各种形式收集血液在稳 ...
4055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0 16: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