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gao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ugao012

博文

《海洋与人类社会》前言

已有 840 次阅读 2023-11-19 09:26 |个人分类: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高抒, 2023. 海洋与人类社会.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海, 362pp.

《海洋与人类社会》是南京大学开设的一门本科生通识课程,按授课20~30学时设计。通识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人类知识的能力,在课程上是将整个知识体系划分为一系列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包含多门课程并且将所在模块的核心理念贯穿于其中的每一门课程。学生们只要选修每个模块中的一两门课,就能收到举一反三的实效,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模块的学习。

如果将地球科学(含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理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等学科)看成是一个模块,则其中的各门课程都有以下共同点:(1)时间和空间尺度跨度大,且不同尺度上的主控机制是不同的;(2)地球系统影响因素多、各种现象具有多解性;(3)野外或现场观测工作具有独特的价值。本课程作为地球科学模块的组成部分,以海洋科学及应用为载体,用各种海洋现象来说明时空尺度、系统特征和现场工作的重要性。

海洋科学本身也构成一个复杂的知识体系。因此,本课程力求涵盖海洋科学的重要知识点和理论体系。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先是将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的原理移植到海洋探究,形成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等分支学科,然后再融合为以地球系统演化、全球气候变化、生命体系演化、数据分析方法论为特征的现代海洋科学。

除海洋科学外,还可从工程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视角来看待海洋,涉及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和生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海洋国土和权益、海洋法等问题,只有将海洋科学融合到这些领域中去,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由于选修通识课的学生来自多个院系,先前的基础参差不齐,因此,难以预设一个确定的起点。这一点与专业课的情形有很大不同。但通识课肯定不能上成一般性的知识普及课、“营养学分”课,如何达到《海洋与人类社会》的教学目的,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可行的方法之一,是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对海洋知识体系进行宏观结构的勾画,选择部分重要论题作为讲授重点,以保持知识结构与分析深度之间的平衡。

关于具体教学过程,首先,需阐明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例如,有关“物理海洋学”的部分包含潮汐、洋流、埃尔尼诺和南方涛动、波浪、风暴潮等主题,涉及不同的刻画方法,但可以通过能量来源及其传输方式来构成一个相对容易理解的体系。能量来自天体引潮力和太阳辐射,前者导致潮汐,后者导致不同时空尺度的热能传输和海气相互作用。

其次,选择一系列典型案例来强化说明地球科学研究的特点。例如,在叙述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时,采用时间尺度迥然不同的两个案例,即全新世海面变化与人类文明演化进程加速的关系、以及人类与海洋更早时期的联系(哺乳类的祖先追踪到海洋鱼类的历史),前者涉及千年到万年时间尺度,而后者涉及亿年尺度。尽管供分析之用的数据、信息均来自地层记录,但由于时间尺度的差异,因此所关注的问题、数据采集方式、分析方法都有很大不同。

再次,以海洋科学应用为例,说明学科融合的重要性。海洋科学的应用性很广:古海洋学可厘清铁矿等矿产资源的形成演化,海洋生命起源研究与现代医学相关联,陆海相互作用对海岸带经济发展影响巨大,生态系统多样性事关人居环境质量,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加剧需要新的防灾减灾技术,而国际海洋法的完善需要科学的支撑。此外,人类与海洋的未来还涉及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转变、社会管理等问题,因而历史和人文学科的融合也很重要。针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课程选择海岸带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与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论述的要点。

最后,考虑到选课学生的特点,本课程没有预设地球科学的知识起点,每一个概念、术语的介绍都力求完备,并将数学表达减少到最低限度。如今网上查询、课外阅读的便利条件非常有利于学生自学,为了鼓励学生们通过钻研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本课程提供海洋领域的基本文献,包括主要的经典文献。此外,每一部分都含有“延伸阅读”文章,目的是帮助学生贴近研究者和他们的工作。本课程的考试方式,重在培养刻画特征、比较异同、分析问题、讨论逻辑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要使学生们意识到,科学探究的基本性质之一是问题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因而本课程的许多内容是可以质疑、商榷、讨论的。

时光荏苒,从2011年课程的立项算起,已经过去了12年。在此期间,南京大学教务处对课程建设给予资助;选课的同学们反馈改进意见;南京大学海岸海洋科学系张继才、刘绍文、杨旸、高建华、于谦等先后参与本课程讲授,并提出有益的建议;海洋科研机构的朋友们提供珍贵的现场照片;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包惠芳老师对本教程的出版提供编辑帮助。谨此致谢。

 

高抒,2023630日,南京大学昆山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36082-1410190.html

上一篇:纪念王宝灿老师
下一篇:纪念Richard Davis教授
收藏 IP: 114.222.169.*| 热度|

2 郑永军 黄河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