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el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Kelp

博文

神医话海藻系列之《本草纲目》

已有 4828 次阅读 2017-4-7 21:05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本草纲目, 海藻, 李时珍, 昆布

神医话海藻系列之《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本书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并广泛地向药农、民间医生、猎人、渔人等劳动人民学习与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物学知识,共参考各类典籍八百余种,经过长期的刻苦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卷一-二集录各家本草学序例。卷三-四以证候为纲,分述各种病证所用药物。卷五以后,将药物分为天水类、地水类、火类、土类等62类,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374种),收载方剂一万多首,插图一千多幅。每种药物分列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也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具有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李氏论述药物,在很多方面体现了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本书不仅是一部中药学著作,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举凡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以至于历史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成就。所以也可以说,本书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对科研、临床、教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部巨著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重视,据考证,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曾提到过“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可能就包括《本草纲目》在内。此书在科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已被部分或全部译成多种外国文字。现存数十种明清刻本及石印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和校勘排印本。

姜进举:《本草纲目》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介绍了5种藻药:水藻、昆布、海带、海蕴、海藻。因为李时珍时代没有系统的植物分类学,所以名称叫法不统一,从现代植物分类角度来看,后四者即昆布、海带、海蕴、海藻,在今天统称为海藻。

《本草纲目》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水藻

      【释名】时珍曰∶藻乃水草之有纹者,洁净如澡浴,故谓之藻。

      【集解】颂曰∶藻生水中,处处有之。《周南》诗云“于以采藻,于沼于,于彼行潦”是也。陆玑注云∶藻生水底,有二种∶一种叶如鸡苏,茎如箸,长四、五尺;一种叶如蓬蒿,茎如钗股,谓之聚藻。二藻皆可食,煮熟去腥气,米面糁蒸为茹,甚滑美。荆扬人饥荒以当谷食。

      藏器曰∶马藻生水中,如马齿相连。

      时珍曰∶藻有二种,水中甚多。水藻,叶长二、三寸,两两对生,即马藻也;聚藻,叶细如丝及鱼鳃状,节节连生,即水蕴也,俗名鳃草,又名牛尾蕴,是矣。《尔雅》云∶,牛藻也。郭璞注云∶细叶蓬茸,如丝可爱,一节长数寸,长者二、三十节,即蕴也。二藻皆可食,入药,以藻为胜。《左传》云∶苹蘩蕴藻之菜,即此。

      【气味】甘,大寒,滑,无毒。

      【主治】去暴热热痢,止渴,捣汁服之。小儿赤白游疹,火焱热疮,捣烂封之(藏器)。

      【发明】思邈曰∶凡天下极冷,无过藻菜。但有患热毒肿并丹毒者,取渠中藻菜切捣敷之,浓三分,干即易,其效无比。

《本草纲目》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昆布

      (《别录》中品)

      【释名】纶布。

      时珍曰∶按《吴普本草》,纶布一名昆布,则《尔雅》所谓纶似纶,东海有之者,即昆布也。纶音关,青丝绶也,讹而为昆耳。陶弘景以纶为青苔、紫菜辈,谓组为昆布;陈藏器又谓纶、组是二种藻。不同如此。

      【集解】《别录》曰∶昆布生东海。

      弘景曰∶今惟出高丽。绳把索之如卷麻,作黄黑色,柔韧可食。《尔雅》云∶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今青苔、紫菜皆似纶,而昆布亦似组,恐即是也。

      藏器曰∶昆布生南海,叶如手,大似薄苇,紫赤色。其细叶者,海藻也。

      曰∶其草顺流而生。出新罗者叶细,黄黑色。胡人搓之为索,阴干,从舶上来中国。

      时珍曰∶昆布生登、莱者,搓如绳索之状。出闽、浙者,大叶似菜。盖海中诸菜性味相近,主疗一致。虽稍有不同,亦无大异也。

      【修治】曰∶凡使昆布,每一斤,用甑箅大小十个,同锉细,以东流水煮之,从巳至亥,待咸味去,乃晒焙用。

      【气味】咸,寒,滑,无毒。普曰∶酸、咸,寒,无毒。权曰∶温,有小毒。

      【主治】十二种水肿,瘿瘤聚结气,疮(《别录》)。

      破积聚(思邈)。治阴肿,含之咽汁(藏器)。利水道,去面肿,治恶疮鼠(甄权)。

      【发明】杲曰∶咸能软坚,故瘿坚如石者非此不除,与海藻同功。

      诜曰∶昆布下气,久服瘦人,无此疾者不可食。海岛之人爱食之,为无好菜,只食此物,服久相习,病亦不生,遂传说其功于北人。北人食之皆生病,是水土不宜耳。凡是海中菜,皆损人,不可多食。

      【附方】旧四。

      昆布,治膀胱结气,急宜下气。用高丽昆布一斤,白米泔浸一宿,洗去咸味。以水一斛,煮熟劈细。入葱白一握,寸断之。更煮极烂,乃下盐酢豉糁姜橘椒末调和食之。仍宜食粱米、粳米饭。极能下气。无所忌。海藻亦可依此法作之。(《广济方》)

      瘿气结核,肿硬。以昆布一两,洗去咸,晒干为散。每以一钱绵裹,好醋中浸过,含之咽津,味尽再易之。(《圣惠方》)

      项下五瘿∶方同上。(《千金翼》)。

      项下卒肿,其囊渐大,欲成瘿者。昆布、海藻等分,为末,蜜丸杏核大。时时含之,咽汁

《本草纲目》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海带

      (宋《嘉》)

      【集解】禹锡曰∶海带,出东海水中石上,似海藻而粗,柔韧而长。今登州人干之以束器物。医家用以下水,胜于海藻、昆布。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催生,治妇人病,及疗风下水(《嘉》)。治水病瘿瘤,功同海藻(时珍)。

《本草纲目》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海蕴

      (温、、酝三音。《拾遗》)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时珍曰∶,乱丝也。其叶似之,故名。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瘿瘤结气在喉间,下水(藏器)。主水(苏颂)。

《本草纲目》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海藻

      (《本经》中品)

      【释名】(音单,出《尔雅》,《别录》作)、落首(《本经》)、海萝(《尔雅注》【集解】《别录》曰∶海藻生东海池泽,七月七日采,曝干。

      弘景曰∶生海岛上,黑色如乱发而大少许,叶大都似藻叶。

      藏器曰∶此有二种∶马尾藻生浅水中,如短马尾细,黑色,用之当浸去咸味;大叶藻生深海中及新罗,叶如水藻而大。海人以绳系腰,没水取之。五月以后,有大鱼伤人,不可取也。《尔雅》云,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正为二藻也。

      颂曰∶此即水藻生于海中者,今登、莱诸州有之,陶隐居引《尔雅》纶、组注昆布,谓昆布似组,青苔、紫菜似纶;而陈藏器以纶、组为二藻。陶说似近之。

      时珍曰∶海藻近海诸地采取,亦作海菜,乃立名目,货之四方云。

      【修治】曰∶凡使须用生乌豆,并紫背天葵,三件同蒸伏时,日干用。

      时珍曰∶近人但洗净咸味,焙干用。

      【气味】苦、咸,寒,无毒。

      权曰∶咸,有小毒。

      之才曰∶反甘草。

      时珍曰∶按∶东垣李氏治瘰马刀,散肿溃坚汤,海藻、甘草两用之。盖以坚积之病,非平和之药所能取捷,必令反夺以成其功也。

      【主治】瘿瘤结气,散颈下硬核痛,痈肿症瘕坚气,腹中上下雷鸣,下十二水肿(《本经》)。疗皮间积聚暴,瘤气结热,利小便(《别录》)。辟百邪鬼魅,治气急心下满,气下坠,疼痛卵肿,去腹中幽幽作声(甄权)。治奔豚气脚气,水气浮肿,宿食不消,五膈痰【发明】元素曰∶海藻气味俱浓,纯阴,沉也。治瘿瘤马刀诸疮,坚而不溃者。《经》云∶咸能软坚。营气不从,外为浮肿。随各引经药治之,肿无不消。

      成无己曰∶咸味涌泄。故海藻之咸,以泄水气也。

      诜曰∶海藻起男子阴,消男子疾,宜常食之。南方人多食,北方人效之,倍生诸疾,更不宜矣。

      时珍曰∶海藻咸能润下,寒能泄热引水,故能消瘿瘤、结核阴之坚聚,而除浮肿脚气留饮痰气之湿热,使邪气自小便出也。

      【附方】旧二,新二。

      海藻酒,治瘿气。用海藻一斤,绢袋盛之,以清酒二升浸之,春夏二日,秋冬三日。每服两合,日三。酒尽再作。其滓曝干为末,每服方寸匕,日三服。不过两剂即瘥。(《肘后方》)

      瘿气初起∶海藻一两,黄连二两,为末。时时舐咽。先断一切浓味。(丹溪方)。项下瘰,如梅李状。宜连服前方海藻酒消之。(《肘后方》)。

      蛇盘瘰∶头项交接者。海藻菜(以荞面炒过),白僵蚕(炒)等分为末,以白梅泡汤和丸。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19157-1047470.html

上一篇:神医话海藻系列之《神农本草经》
下一篇:关于举办第二届国际海藻酸与海洋生物材料大会的通知
收藏 IP: 113.120.8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