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志的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wenzhi

博文

[转载]现代科普的第一原理,是什么?

已有 1038 次阅读 2023-8-14 10:28 |个人分类:科学普及|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原创 士心 士心察观 2023-08-14 09:48 发表于北京

图片

      提要:第一原理是指一个理论或观点的最基本的、无需进一步解释或证明的基础原理。现代科普的第一原理,即:让公众轻松理解科学,就是要让科普“四贴近”,即贴近公众需求、贴近公众生活、贴近公众偏好、贴近传播媒介运用第一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现代科普的精髓、本质和运行机制。(全文1600字,阅读约需3分钟)


       第一原理是一种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是指一个理论或观点的最基本的、无需进一步解释或证明的基础原理。它是推理或推导其他观点的起点,通常是基于自明的真理或直接经验的因素。第一原理具有绝对的确定性和客观性,并且在不同的领域和学科中都存在。对现代科普而言,其第一原理是:让公众轻松理解科学,就是要让科普“四贴近”,即贴近公众需求、贴近公众生活、贴近公众偏好、贴近传播媒介。运用第一原理,树立第一原理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现代科普的精髓、本质和运行机制。

       一、什么是第一原理

       第一原理是一种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也被称为基础原理、底层原理或不可再分原理。它最初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并在现代科学和哲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一原理的核心,是将事物的复杂现象或性质分解成基本的事实和规律,以最简单的元素和关系进行推导和理解。它追求的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不是仅仅观察和描述现象。通过分析和推演,第一原理探究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真相。

       第一原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基本性原理。第一性原理是构建事物知识体系的基石,它不依赖于其他原理或观察结果,而是自身具有基本性质和真理性。

      第二,归纳性和普遍性。第一性原理通过概括和归纳出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领域和问题的分析和推理。

       第三,不可再分性。第一性原理认为复杂现象可以被分解为更加基本和简单的成分,这些成分无法再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它试图找到事物的最小粒度和基本构成要素。

       第四,真实性和客观性。第一性原理追求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和规律,而不是主观的观点和解释。它通过逻辑推理和科学实验来验证和证明自身的真实性。

 第五,可证伪性。第一性原理赋予了科学方法的特性,即通过实验证据来验证或否定它的正确性。如果某个推理过程或结论与实际观测结果不符,那么就需要重新检验和调整第一性原理的假设。


图片

       二、现代科普的第一原理是什么?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科普的目标是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帮助他们理解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影响。而现代科普的第一原理是“让公众轻松理解科学”,即:将复杂的科学概念和原理,转化为简明易懂的语言和视觉形式,使公众能够轻松理解。


图片

       三、任何应用第一原理,高质量做好新时代科普

       应用第一原理做好新时代科普,关键在于提供清晰、准确、易于理解的科学内容产品,让科普“四贴近”,即贴近公众需求、贴近公众生活、贴近公众偏好、贴近传播媒介,以促进新时代科普的高质量发展。

      ——贴近公众需求。需要耐心和适应不同的受众群体。不同年龄、教育背景和兴趣爱好的人们,对科学的理解和接受方式可能不同,需要根据受众的需求和利益,采用适当的方法和语言来传达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是科学知识的基础,它包括观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进行推理等步骤。通过强调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公众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的过程和不断验证的性质。公众对科学常常存在疑惑和误解。及时解答常见问题,消除误解,有助于提高科学知识的可信度和公众的信任度。

       ——贴近公众生活。将科学知识与公众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解释为什么这些知识对他们是重要的。展示科学在解决现实问题、改善生活和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能够激发公众的兴趣和参与。

      ——贴近公众偏好。提供机会让公众参与到科学实践中,如参观科学实验室、举办科学展览、组织科学讲座和工作坊等。互动和实践能够增强公众对科学的体验和理解。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和复杂的描述,尽量使用大众易懂的语言表达科学概念。简短、明确和生动的句子能够更好地吸引公众的兴趣。使用图表、图像、演示文稿和模型等可视化工具,能够更生动地展示科学概念。此外,故事性的例子和实际应用会使科学变得更具体和易于理解。

       ——贴近传播媒介。通过科学传媒和社交媒体平台,将科学知识传播给更广泛的公众。这些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科学话题,并提供交流和互动的场所。

20230811_125606.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2814-1398964.html

上一篇:[转载]科普内容开源,科学教育加法中研学旅行的关键
下一篇:青年科技人才,如何深度参与决策咨询?
收藏 IP: 111.192.100.*|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9: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