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经济真相系列——经济范式的改变

已有 1296 次阅读 2023-3-20 21:29 |个人分类:经济真相|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本文借用了科学领域中的“范式”概念。“范式”多用在科学领域,因为科学家讲求精确性,所以科学范式“专指某个领域的基本假设、概念体系和研究方式”。为了容易理解,不妨把“范式”简化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前面加上“经济”二字,则专指经济学领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包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我国对世界的整体看法是什么?不妨举两个例子。

   “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根据“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句话,可判断出我们可以不用像过去一样艰苦了,可以过小康日子了,可以多少享受点生活了,不用紧紧巴巴。那么,一些度假村、旅游区的建设就要安排上日程。一些低劣产品线、污染环境的产品就要慢慢被淘汰。相对应,教育就要增加投资,让教育更有效。高质量产品、耐用消费品,比如汽车等就要进入千家万户。相应的配套设施自然要建设。

    发展经济,肯定要考虑系统性、协同性和完整性。发展汽车制造业,需要建设高速路,需要建设充电桩,需要建设加油站,需要石油、需要钢铁。进而带动生产线、原材料、管理等全方位发展。

    根据“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主流”这句话。意味着不着急搞备战备荒,意味着主要任务是发展,提升自己,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经济范式专指经济学的思维模式、前提假设等等。比如很多经济专家动不动就把“三驾马车”拿出来进行分析。这些专家内心中假设:发展经济需要三架马车,一架马车就难以发展好。这就是一种思维模式。当然,还有经济人、理性人的假设。

    一些大企业合并,通常的思维模式则是:船大抗风险,通过整合可以提高运行效率。还有一些专家根本就没有思维模式,完全追逐利益,属于墙头草模式。这也是一种世界观,不过与经济学无关。

   假如世界观和方法论有问题,经济发展思路自然会出错,结果自然悲催。比如日本、韩国经济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虽然从GDP上来看,数据很不错,然而人口数量下降、生活质量徘徊不前,都源于经济发展思路。从日本在新能源汽车掉队,也能感受到两个不同的思路。

   在20世纪70年代,很多国家开始研究氢能源汽车。氢气在燃烧过程只产生水,也就是说整个过程都是绝对的零污染,是国际公认最清洁的能源。而从能量密度,氢气是燃油车的3倍、普通锂电池的7倍,再来说充能速度,正常的电车都是按小时计算的,但是加氢气的速度接近燃油车。毫无疑问,氢能源汽车碾压燃油车和电车,然而氢能源汽车已被边缘化。

   由于日本在氢能源上的早布局,2011年的一项统计中,日本的在氢能源方面的专利达到了54%。日本试图通过专利授权方式获取高额利润,并控制其他国家的汽车产业。其它国家只能等到专利过期。可日本一直在研发新技术,一直有新专利,等并不是一个好选择。在2014年6月,巨头特斯拉宣布开放绝大多数专利,包括特斯拉的电池热管理技术。日本选择了自我封闭,特斯拉却选择与群狼共舞。

    日本和韩国经历了从贫穷到发达,科技经历了从跟随到领跑。然而,思维模式没有转变。思维模式不变,则带来麻烦。在跟随阶段,跟着别人跑,可通过控制、压制等办法来提高效率,最后利用便宜产品竞争。

    到了领跑阶段,思维模式没变化,还是控制、压制,问题出现了。在领跑阶段,思维需要新范式——创新。在国家贫穷时,不得不用体力来获取初级的资本,以进行资产积累。在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要转换思路,考虑创新。类似于家庭生活,贫穷时,不得不早早辍学打工,维持家庭生存。在富裕时,就要上大学。当大量高素质人才出现时,创新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当代科技有很多不足,在医疗领域,无法为每个人提供最顶级的医疗服务,也无法让每个人过上最上流的生活。然而,当代科技已足够让每个人有尊严地活着,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衣食住行。当代社会已有了创新的基础。

    关于如何支持创新,有很多具体例子和方法,比如原始创新、组合创新等等。本文只分析经济范式的改变。

    1、"创新"原则

    还是从批判日本韩国开始。日本韩国要追美国,只需要肌肉发达就好,还要把脑子尽可能缩小,脑子小才能减少能量消耗,效率才能高。

    在追赶阶段,经济模式是“高效”。为了提高效率,就要减少交易摩擦,就要提高组织性,就要搞“集中”,搞“大一统”。为了提高效率,日本韩国搞了大工厂,组成了大财阀。从短期看,效率提升了;从长期看,则压制了创新。从美国和日本的竞争来看,日本在二战后短期内提高效率,终于在全民加班下和自我压抑下,汽车、半导体等工业品短暂打败了美国。

    然而,美国人却在创新上痛击了日本人。“效率”只是代表着“成本低”,只代表着短期内的优化。而创新则是从“0”到“1”,实现无中生有。“创新”需要不确定性,而“效率”最大的敌人则是不确定性。为了创新,就要减少限制,增加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为了”创新“就必须舍弃一部分效率。

    其实,很多的研发活动舍弃了高效,采用了冗余策略。美国、前苏联在研发各类武器装备时,就搞多路并进,多个设计单位竞争比赛,优中选优。

    2、“规则”就是规则

    日本很多企业资不抵债,却不破产,不愿意辞退员工。因现已进入富裕时代,人们就算失业,各种救济也能保证人们过上吃喝不愁的生活。“企业”必须从“规则”维度,该破产就破产,该清算则清算。可能短暂失业几十万人,可马上因为破产企业”腾出市场“,又有几十万的新就业。 企业不怕破产,真正害怕一直占用资源。

   科技提供了人类折腾的条件,允许人们胡乱折腾而不至于丢掉性命,也不至于出现天灾人祸。一些大银行,大企业破产也许会带来经济的巨大波动,但只要遵守规则,影响则只是暂时的,也不会出现人道主义灾难。

    3、“人本”主义

    现代科技快速发展,而人本身的能量消耗并没有增加。既然创新的主体是“人”,“人”的思维则需要得到充分释放。社会福利足可以保证人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在新冠疫情期间,欧美国家给失业人群定期发钱,并没有影响到美国经济发展。

    “人本”主义,说来就是不怕花钱,不怕消费,不怕投资,不怕折腾。从而保证人们自由发挥天性,做出更多的成果。

    高效率是占领市场的一个手段,比如日本和韩国。效率提升了,通过竞争打败美国了。我们必须提一个问题:假设人们按照日本的方式搞工作,一个月出产的物质财富就足够全年消费。那剩下11个月应该怎么办?

    因此,欧美国家就做了两件事,一、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环境,实际变相降低生产效率。二、提高大家的工资、让大家舒舒服服过一声,让大家使劲造,使劲折腾。

    总之,现在是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必须按照科技发达的模式来生活。不能像日本人韩国人一样,天天一副苦大仇深的脸,必须让大家享受科技带来的财富,让大家不断折腾。

    要想改变对经济的理解,首先必须理解现代社会最大的财富不是物质财富,而是人才。过去,我们认为摩天大楼、钢铁厂、水泥厂、汽车厂是财富,是资产。现代社会,“人”才是最大财富。从一个资本家来说,手里哗哗作响的货币也许可以认为是财富,从一个国家来说,货币就不是财富,只要有需要,央行随时可以印刷。只要有需求,钢铁厂、水泥厂、汽车厂可以很快建设起来,“人才”缺乏是无法弥补的。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范式已经改变,与各位朋友共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346-1381051.html

上一篇:什么是生命?——乱扯一下生命起源
下一篇:经济真相系列——解读当前银行业危机
收藏 IP: 223.193.1.*| 热度|

2 李升伟 周忠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