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现在科学界每年也有不少成果出现,但是似乎很难再出现以前“两弹一星”这样的大成果。而现在科研经费投入比以前还多得多。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和人有关。
以前那个年代搞科研的人,是真心喜欢科研的,可以为了科研废寝忘食,能够专注投入里面,不计较个人利益。而现在科学界绝大多数人,都只是把科研当成养家糊口的职业生涯,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爱好科研到如此地步。当搞科研的人心态如此的时候,就必然丧失真正的创造性。创造性来自灵感,灵感来自人们执着地投入某件事情而偶然间产生的,没有那种真心想创造的心,很难产生真正创造性的成果。
当然,这样愿意全身心爱好科研的人也是有的。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大家都为了房子和养家糊口拼命的时候,这样的人纵然有全身心投入科研的心,身心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真正发明创造成果的大小不在于人多,而在于人精。所以,在我看来,现在科研界砍掉一半以上的人员都不为过,淘汰掉那些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搞科研的人。例如,我这样的人就是。我觉得类似我这样的人如果有一天被淘汰掉了,科学界才有更好的发展。
我觉得为了养家糊口而混学术界的人,更应该去企业发展,去企业相关的研发部门发展。
我认为企业的研发部门不像现在学术界这样容易玩虚的。发SCI容易,出多少专利容易,然而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真正用于实际生产,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却寥寥无几。一群科研人员如果去了企业研发部门,需要真刀实枪地为这个企业提升科技实力做出贡献,才能在企业中立足。所以,一部分科研人员去企业,也可以激发科研人员的潜在势力,逼着科研人员能够研发出真正有实用的成果,而不是一篇篇论文。现在民营企业重视研发的不多,一些大国企是有实力并且也有意愿来搞研发的。这几年来,民营企业逐渐失去发展活力,逐渐被一些大国企给并购。我认为,以后是大国企的时代,这个时代下会出现以大国企为主导的科技创新潮流,科研人员会在大国企中会逐渐被重视起来,有更多更好的待遇。
再说了,其实为了养家糊口而混学术界的科研人员,内心深处也都希望能多赚点钱,在企业有个好处是,自己如果真正有实力,那么就能拿到更多的薪水,哪怕是一个企业不重视自己,自己还能很容易跳槽到其他企业去。在学术界可能一年只能赚10-20万,去了企业,如果自己真正有实力,可以到年薪百万。有些实力强的科研人员,还可以自己创立公司,自己当老板,这样赚得更多。现在科研人员的压力其实也很大,每天为了科研非常忙碌,多数人都很累很辛苦,如此辛苦赚的钱还不够多,何必呢?
如此一来,真正愿意为了科研废寝忘食的人可以在学术界留下来,并且还有更好的待遇保障和科研资源,那些只是把科研当成养家糊口的人,也能够赚到更多钱。是双赢。而真正淘汰下来的,是那些水平实在不行的科研人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5 2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