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gd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deng

博文

中国科大的老师们 精选

已有 11305 次阅读 2015-4-30 22:39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傍晚下课,遇到了史济怀老师,心里有些激动,迎了上去,问了声好。老先生有些疑惑,他并不认识我,只笑了笑点点头,算是对我的问候做了回应。饶是如此,我也非常满足,其喜悦大概和歌迷见到大明星差不多。

 

史济怀老师就是一位大明星。科大58年建校时,史老师就来到了科大,直到今天,是元老级人物。

 

我没有在教室里听过他的课,只是在来科大之前,在网上看过他关于“数学分析”的课程实录,课讲得好,很有亲和力。到科大后,有次在郭沫若广场遇到一位老先生,不经意间谈到了史济怀老师,他告诉我说“史济怀现在还在上课”。这都快八十了,还在上课?有机会我得去听听史老师的课,那感觉肯定比守在电脑前强。

 

可惜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间现场去听一次课,今日校园偶遇史老师,也算是圆了我的一点追星梦吧。

 

科大的讲坛,确实是很精彩的一道风景。单从年龄上看,就显得层次丰富。

 

老前辈级,就我所知,除了史济怀老师,数学系的顾新身老师,八十左右了吧,仍在讲微积分。上学期我去听了他半学期的多变量微积分,一三五晚上,老先生从未缺课,当真是声如洪钟,不惜体力的书写板书,其真诚付出的劲头,着实让人感动。近代力学系的李永池老师,也七十好几了,仍在给研究生讲连续介质力学,他是我师爷辈人物,因为上学期在导师的要求下选修了他学生的“弹塑性流体力学基础”。这学期选修了材料系的“陶瓷材料加工工艺”,上课的是两位奶奶级的人物,奶奶们都是有背景,有历史的,举例时“这张SEM是我年轻时做的,很漂亮吧”“我们实验室的某某博士生做的这几项工作”云云,奶奶们的自豪溢于言表。

 

相比于其他系的老师,我们系的老师们就显得精壮些。

 

大概是老师太多吧,几乎每门课都安排了两位主讲,一人讲半学期。有时候主讲老师出差,就请个人来代课,一般来讲,请来的人,学术声望都和自己相当。比如系主任刘世勇就请徐春叶老师来顶替自己讲了一次课。计划是讲徐的看家本领光电材料,结果徐乘机给自己做了一次宣传,讲了一通自己的求学经历,工作成就,以及自己是如何为课题组的研究生谋前程的。听完徐老师的课,大家满满的正能量,心中暗许“真中国好导师也!”。

 

听这些老师上课,老实说,之前对于专家大牛不切实际幻想,全部都会崩塌。经常有老师在课堂上讲“这个我不懂”,至于不懂的原因,正如某老师坦言“我对这东西不感兴趣”。这些老师们都很有棱角,有些火性大的,不时会在课上抨击“某某些期刊是垃圾期刊”云云。

 

有的老师,会在课堂上发出“你们这一届是我教过的最差一届”之感叹,不过也难怪,每次尤业字老师提问,心里都忐忑的很,他经常提问,名字挨个点,绝大多数时候站起来的同学都只能回答“不知道”,一圈下来,全是不知道,他就呵呵一笑,“这么简单的东西你们怎么能不知道呢?”这场景真让我们感觉自己是科大史上最差的一届。回到实验室,向师兄师姐诉苦,才知他们也曾当过最差的一届,心里也就释怀多了。

 

老实讲,听他们的课大多数时候都不怎么懂,其实也不是不怎么懂,是压根一点也不懂。上学期有门叫“高分子研究方法”的课,本以为就是一门仪器分析,结果硬是让老师给讲出了花,讲出了诸多门道,开始还能跟上,可每种方法后面的几节课,真就不知所云了。

 

这学期正在进行的高分子凝聚态物理,是由李良彬老师和梁好均老师主讲。这个阵容算得上豪华了,不过课程内容,也确实令人头疼,尤其是梁老师这部分,围绕着一根长链算来算去,反复折腾几个标度,不禁感慨高分子之博大精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白如科老师的聚合物反应原理专论。这门课第九周开始,刚上了两次课。老白上课除了讲知识,还夹带私货,传授一些成功学,讲一些上课的规矩,青年的责任,以及基本功的重要性等等。老白这门课一讲完,我就进入研究生二年级,从此基本上也就告别在教室了上课了,实验室将是我的学习的主要地方。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这最后的一门课由这么一位唠叨的前辈来上,也算是一种幸运吧,那些真切的提点,都是出门时的锦囊,供立身治学的不时之需。

 

有次去听数学系一位老教授的讲座,他说“科大的数学是全国最难的,这是华罗庚他们定下的内容,谁敢去降低难度”。不仅数学,我想其他系科也是如此,建校之初的老先生们定下的规矩标准,谁敢轻易变动,一代一代下来,也就形成了科大的传统。

 

除了教室课堂,科大的讲座也很有特色。这里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讲座,主要是学术性讲座。我听的第一场讲座是去年来面试时,吴奇院士的讲座。记得当时高分子这边的老师同学差不多都去了吧。讲座固然精彩,提问环节更加有趣。由于讲座内容过于专业,外行以及功力不够者是插不上话的,常常是老师们群起发难,之前我很少见这种场面,多是台上讲完,台下三三两两学生提几个问题,老师们不轻易出手,而这里是老师们问得尤其积极。这一年也听了好几次学术报告了,老师们频繁发难,让我莫名有种担忧,学术讲坛不是那么容易站稳的。

 

从偶遇史济怀老师,拉拉杂杂出这么一篇,算是对这一年的小结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63505-886541.html

上一篇:温故知新
下一篇:为复旦的校庆宣传片叫一声好
收藏 IP: 222.195.80.*| 热度|

37 李天成 姬扬 李宁 罗汉江 余昕 李笑月 郭战胜 武夷山 徐明昆 冯大诚 陈代还 黄永义 刘新建 赵明 蔡辉儒 汪晓军 李宇斌 韦玉程 韩枫 田云川 任国玉 马忠军 尤明庆 杨金波 王伟 王国建 crossing forumkx fumingxu zhouguanghui xchen simon8848 xuexiyanjiu shenlu blackrain007 htli lrx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