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王国裕:我国芯片产业的出路在于创新思维(受托发布)

已有 3297 次阅读 2024-1-10 16:45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主按:王国裕教授是我大学同班同学。作为CMOS摄像芯片奠基人之一,王国裕于2008年获得The Rank Prize(兰克奖)。他在芯片领域摸爬滚打几十年,颇有心得。现在,他愿意在我的博客上公开交流一些他的想法,敬请博友们期待!

我国芯片产业的出路在于创新思维

王国裕

1. “生态”之说

系统芯片设计和加工已经形成大家所说的“生态”:基于ARM核,开发或购买算法和软件,完成芯片设计,选用先进的工艺加工芯片(也就是拼工艺)。

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大家都按这个路径,得益于EDA软件和ARM等IP公司的技术支持,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但这个“生态”有很多弊病,首先系统越做越大,工艺要求越来越高;功耗越来越大;专利费和IP核使用费及技术支持费用高;关键技术其实不在自己手上,在贸易摩擦形势紧张时,很容易受制于人。比如国内某大型企业的芯片,尚不能转移到境内加工,因为这样的芯片必须拼工艺,而境内外加工总会有几年的差距。如果我们换一个思维,在系统、算法和架构方面大胆一些、主动一些,不是亦步亦趋地按照人家的套路,就有可能化解系统和芯片的复杂度,从而对工艺线有较大的宽松选择范围,也就是说可以不拼工艺,国内已有生产线就可发挥更大作用。如果做到这一步,企业不仅有了更多选择,而且芯片的开发成本和加工成本有可能降低,反而提高了竞争力。进一步地,如果摆脱ARM核“生态”,企业将获得更大自由度,也可能提高芯片集成度和性能指标。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在芯片开发上,在目前所谓的“生态”下,大家却走一条道,绕不开人家的伏击圈。所以必须改变观点:芯片开发路径不是唯一的,“生态”是可以改变、改善的。

 

2. 芯片系统和算法

大部分系统芯片如此复杂是没有道理的(核越来越多),是因为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就像大城市摊子越铺越大。很多算法也是可以简化的,我们曾优化过一个IP核,芯片面积可节省一半多。

国内一些整机企业在系统和算法方面是比较强的,应有能力在顶层优化芯片设计,但搞算法的与芯片设计的团队往往脱节,关键是没有这样的要求和意识。如果从系统和算法上挤出较多水分,即使仍采用ARM核的架构,也可能对工艺要求降低一两级,国内一些加工企业就有用武之地。

我们团队在设计数字多媒体广播基带芯片的过程中,改变了信道解码运算的顺序;改变了Huffman解码表的排列方式;改变了AAC+高频信号和知觉噪声信号的产生方法,等等。这些改变综合在一起,成就了一颗功耗最低、集成度最高的DAB基带解码芯片,其主要性能参数领先于国际知名公司用更先进工艺制作的同类芯片。这颗芯片已经量产,一直被使用至今。

愿意与企业分享我们的经验,举一反三,很多芯片可以大大简化。

 

3. 非ARM核架构

ARM MCU核诞生于英国剑桥大学。当时由于Intel CPU过于复杂(基于复杂指令集),且不提供授权给其它单位用,剑桥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为ARM公司开发了简化指令集MCU核,ARM公司又将这个MCU通过授权方式给其它企业使用。ARM MCU核的科学意义在于:任何算法都可以以软件方式在ARM MCU核上运行,这样数字功能的实现便分解成为在芯片上集成ARM MCU核和开发运算软件两部分。到如今,全球大部分数字处理芯片都采用这种ARM架构,包括大部分手机基带芯片。不可否认ARM公司的技术贡献,采用ARM核有利于整机厂家比较快地介入芯片领域。但这样的芯片耗费硬件资源多、功耗大,将导致拼工艺的局面。如果摆脱ARM核,实现同样的功能,能大大减少芯片面积、降低功耗,就不那么需要拼工艺了,对EDA工具的技术支持也降低了,就不必老是更新版本,老是被人家调胃口。

我们数年前便研究非ARM核(更广义地说非嵌入式MCU)的数字电路设计方法,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我们采用全硬件的方式所设计的DAB解码器和MP3解码器,没有购买任何IP核,芯片面积更小,在运算速度和功耗方面都具有优势。下一步将把这种独特的设计方法系统地进行总结、规范化并用于其它的芯片设计,并行地考虑与EDA技术结合,进一步提高设计效率。

如果能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并形成标准设计途径,将彻底摆脱对ARM核的依赖以及ARM模式功耗大、面积大的弊病,在性能指标上更具有竞争力。这将可能成为一项原创性集成电路设计核心技术,提高芯片设计能力(赢在起跑线上)。

 

4. 创新机会无处不在

虽然按照摩尔定律不断提升的半导体工艺带来芯片产业稳定的发展,但芯片产业的显著提升更多地源于科学进步和创新。通信和计算机理论的不断进化,每一次都引起集成电路芯片新一轮发展。理论的突破往往是科学家的贡献,常常有并不著名、也不是很有钱的教授提出了伟大的理论。科学进步和创新时常源于发明人的高度、实力、机遇和灵感,可望而不可及,并不总是用钱堆出来的。

实际上,所有电子信息和通信标准都是公开的,从源头设计才能累积知识和经验。很多情况的症结,并非外国公司要控制我们,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勇气和创新精神,自觉不自觉地跟在后面爬行。在集成电路发展的几十年,我国一直盛行“反向设计”,包括著名大学和研究所亦如此。虽然有一些表象的“收获”,但结果是损失了几代人,导致如今人才缺乏。随着芯片复杂程度的提高,“反向设计”几乎不可能了(这也说明了当初提倡“反向设计”是短视的),但现在“对标”开发芯片的思路,也还是有“反向设计”的影子。很多单位只是考虑能把芯片做出来就满足了,没有认识到每一次新的设计过程就是一次超越的机会。

系统设计和芯片设计过程要体现创新思维,这样的设计才有特点、有神韵,才有竞争力。即使标准和算法已经完全确定,其实现过程仍有许多创新的空间。尤其在外国专利池壁垒的情况下,要努力通过实施过程的创新来破局。

以创新的思维主导IP和芯片设计,将会从算法、结构到具体实现的每一步都有意识地探讨新的方法,这样的设计质量就高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随时会产生重大创新的结果或灵感,改善性能指标,提高竞争力。

我国芯片产业的出路在于创新思维,要大力宣传培养创新意识,尤其要让领导部门、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知晓,由他们提要求、给压力、给支持,明白人多了,办法就多些,选择范围就宽些。反之,如果固守“山寨”意识,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也只能是跟进,做得很累。

 

5. 芯片设计短板是主要矛盾

网上很多观点认为我们的设计没有问题,是工艺做不出来,这完全是误解,芯片设计短板才是制约我国集成电路的主要矛盾。实际上,现在大多数芯片加工采用的是90nm - 28nm这个范围的工艺,更低档的工艺也仍在发挥作用。即使在中低端工艺范围,我们并没有芯片设计的优势,芯片开发一直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短板,是自主芯片上不去的主要矛盾。

原因还是跟进意识,许多芯片设计公司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总想依靠委托设计、购买技术,甚至抄袭、挖人等不规范手段,营造暂时的轰轰烈烈。但是,这是不能长久的(与当初的“反向设计”相似),也导致了许多怪现象。比如,一个初始设计公司几百人几十亿的预算,我不明白为何要那么多人、那么多钱?设计一个芯片几个人、几十人即可。而人才挖来挖去,还是那一拨人,跳一次槽,工资上一个台阶,可惜这些人却一次也没有做出来过像样的东西。

从源头做起,真正把心思用在技术积累上,芯片设计并没有那么难。我一生设计过10多个芯片,都是成功的(大多是一次流片成功),而且每一个芯片在当时都是最好的(与国外同类芯片比较)。我没有那么多人,也没有那么多钱,我能做到的,国内企业完全可以做到。

如果设计水平整体上去了,不仅可以发挥国内现有工艺线的竞争力,而且可以在设计方面下功夫,减轻对高端工艺的依赖。这需要芯片设计的高手,需要系统设计和芯片设计的融合,而国内这样的领军人才奇缺,更缺乏这样的思维。

芯片设计是一门艺术,我们在提高设计成功率和性能指标方面有许多经验和体会,愿意与大家分享。

 

6. 对著名企业的期望

国内某著名通信企业一直重视芯片开发。我一直关注其进展,高度肯定其努力。我亦主动去拜访交流,但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我的相关观点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我非常佩服该企业创始人的眼光和境界,他一直重视创新,他说过吸引几百位数学家物理学家来做基础研究。这个气魄对我也有吸引力,我甚至萌生过进入这个研究群体的冲动。我关于集成电路设计方法的研究就是基础研究呀,而且已有成果,应该正是他所期望的。遗憾的是,我没有机会拜会他,与他交流,迄今也未能见到现任的其他高层领导。因此我写此短文公开发表,希望他们或许能读到,也希望对芯片产业有影响的相关领导专家等重量级人物能读到。

说明一下,我并没有资格要求任何企业改变其已有的计划或规划,只是强调“条条大道通罗马”,无论大路、支路、小路,都有更多选择。加强创新思维,扬长避短,可事半功倍。

 

7. 老骥伏枥

我从事芯片设计40余年。1990年我们团队首次设计成功了单片CIS芯片,1991年我作为主设计师在欧洲ASIC年会上报告了这一进展,引起轰动,获得“最佳电路奖”。2008年我们团队又因CIS的贡献获得国际科学奖“兰克奖”,我很高兴有生之年看到CIS广泛应用并成为我国重头芯片产品。

我一直关注国内集成电路状况,曾于2001年在《光明日报》发文,旗帜鲜明地反对“反向设计”,在当时引起许多争论。我后来隐居西南,潜心研究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并设计了有特色的芯片。我的思路、实践和经验,在现今特殊时期或许有着特殊的价值。虽然我的精力不比当年,但有时脑筋异常活跃,看问题更犀利,更透彻,也希望发挥余热,正所谓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17384.html

上一篇:回答一位不曾谋面的年轻人的提问(2014年1月)
下一篇:对一位网友的项目申请书的意见(2013)
收藏 IP: 219.143.174.*| 热度|

16 尤明庆 郑永军 杨正瓴 宁利中 汪运山 贾玉玺 胡泽春 周忠浩 张亮生 冯圣中 李升伟 赵凤光 崔锦华 牛凤岐 张红升 孔玲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